分享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局审视

 渐华 2022-11-21 发布于山东

一、教学定位困局:办学定位不明晰

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开始落地实施是在2019年。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新生事物,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自诞生以来便争议不断,突出表现教育类型和教育目标两方面。

第一,教育类型定位有待明晰。长期以来,我国将职业教育范围限定于普通高职专科阶段。关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运行规律缺乏深入研究。2021年,教育部正式出台《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提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办学定位要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定职业教育定位、属性和特色,培养国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不难看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类型化改革下对原有职业教育体系的有力补充,然而,该标准并未就“何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以及“与普通职业院校详细区别”这两个问题展开详细论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固有办学经验惯性影响,本科职业院校很难摆脱过去办学理念。大多数院校管理者对于本科层级职业教育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就如何培育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这一问题形成长远、科学的规划,最终导致学校发展定位模糊。

第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作为中职、普高和高职之后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阶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在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要求和特征基础上,扎实培养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教育部2021年发布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指出,培养方案应校企共同制订,突出技能与知识的高层次。但事实上,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制订方仍为学校。一些升格后的院校课程设置、评价标准等培养方案中的关键内容仅是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一种模仿,即强化了理论教学比重,并相应减少实验实训项目。然而,作为类型化改革的重要产物,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天然区别。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均应具备专有特色,未来各院校亟须准确定位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继而制订针对性人才培养方案。

二、教学模式困局:产教融合深度不足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共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人才模式也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终出路。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指出,要发展“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然而,我国产教融合模式尚处于初级阶段,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推动作用有限。

第一,合作模式缺少与校企需求的深度融合。现阶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无法切实满足双方实际需求。具体而言,绝大多数合作企业并没有将行业中最新工艺、新规范及时引入到学校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在校学习和掌握的常常是已经或即将被行业淘汰的内容。此外,从内驱动力角度考虑,企业与本科层次院校合作并无相应激励机制推动。特别是对于企业而言,配合学校完成教学任务的收益并不明显,导致其参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动力明显不足。

第二,专业建设缺少与地区产业的深度融合。产教融合的核心特点是学校教学活动要结合产业发展,实现产业与教学之间的耦合协调。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部分职业院校忽视所在地区产业发展特色,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导致学校培育人才与当地产业人才需求脱节。尽管教育部2021年推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对完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给出初步规定及部署,但主要是从宏观方向进行把控,无法顾及不同地区具体特色和需求,只是在第三章第十六条中提到,院校开设专业需在“充分考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进行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然而,并非全部院校均具备这种可行性、必要性论证的能力。如果学校无法满足本地产业的人才需求,其吸引企业参与教学的难度又会进一步提高,进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三、教学评价困局:评价体系有待革新

任何一种类型教育发展均需要适合其自身特色的教育评价系统。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可以及时纠正教学过程中的方向性错误,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作为类型化改革下的职业教育体系新分支,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沿用传统思路,其“方向盘”引导作用发挥有限。

第一,教师评价未凸现“双师型”特质。现阶段,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对于教师评价主要关注其具体教学成果,忽视了技能水平或者应用型研究成果的综合考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构成复杂,除自有教师外,还包括部分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与外聘教师。尽管目前多数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占比并不理想,但从最终导向来看,未来“双师型”教师势必会成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流。

第二,学生评价未体现“德技双修”教学目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肩负为社会培育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在学生评价方面,除了基本的“技”之外,还需要兼顾“德”的考量。然而,调研发现,目前多数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对于学生的评价并未进行创新调整,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德技双修”的教学目标。评价内容仍存在过于注重教学内容测试,忽视对实际操作、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采用书面测试的量化评价方式,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学生自我评价及社会行业评价不足。

第三,专业评价未显现“产教融合”特质。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而言,其专业建设的成败与否同产教融合深度息息相关。受限于传统专业的评价惯性,现阶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在专业评价时并没有很好地体现产教融合特质。具体而言,一是与新兴产业对接不足,现行评价方式与云计算、智能制造、区块链等热门产业贴近度偏低。二是与行业企业协同度不足,由于院校本身就缺乏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联动,对于专业建设是否匹配于产业发展和技术变革等关键问题的评价自然无法兼顾行业内容。

四、教学队伍困局:师资力量有待补充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师资队伍无疑是落实办学宗旨的关键力量。然而,从目前32所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的师资队伍现状来看,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第一,“双师型”教师占比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兼具本科属性与职业属性,区别于强调技术技能的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对学生的专业性和基础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能胜任技术层面的实践指导外,还应具备将技术原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如果将同时具备教师职称和技术职称作为“双师型”教师的硬性标准,那么就已经升本的32所职业技术大学来看,“双师型”教师比例整体偏低。根据院校官方网站数据整理汇总后发现,截至2022年3月,超过70%的学校“双师型”占比低于50%,最低者甚至不足30%。另外,在已经取得技术职称的教师中,绝大多数并不具备高级职称,教师技术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高层次教师吸引力不足。从当前本科层级职业教育学校构成来看,多数院校前身为民办高校,并没有事业单位编制,教师退休后能够取得的待遇距离公办院校差距较大。在管理体制上,很多院校更偏向于企业化管理,用工形式复杂。多重因素影响下,校方对高层次教师资源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比普遍偏低,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仍旧是主要教学力量。虽然目前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正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但能招聘而来的教师又存在过于年轻、实践经历不足的问题,短时期内无法完全匹配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教育水平要求。

五、教学生源困局:输入生源质量难保证

长期以来,相较于普通教育,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伴随全国范围内适龄生源规模的缩减,职业教育生源不足已成为各地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而言,这一问题同样值得警惕。

第一,职业教育配比不足。《“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中指出,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加剧,“就业难”与“招工难”现象并存,学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与用人需求存在差距。追根溯源,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结构失衡,职业教育配比不足。教育部2015年发布的《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职业教育评估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35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480万人”。然而根据2020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统计,二者缺口分别为495万与384万人,合计缺口近900万人。尽管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比重。但实际上这一现象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趋势。以2021年为例,职业院校减少2000余所,人数缩减近300万,占比下降至33.5%。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而言,其招生规模是否能达到预期值得思考。

第二,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偏低。长久以来,“学而优则仕”传统观点始终影响中国人的择业观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实行就业分配制度,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之说。有关技术性人才的独立地位也一直存在争议。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技术型人才是低水平的工程型人才,而高职教育也只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招生对象理应为普通高校所剩下的生源。在这种错误观念影响下,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低认可度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虽然教育部多次阐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着重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高端性,但也很难在短期内打消社会民众疑虑。根据2021年各职业本科院校官网公示的招生情况来看,高达16所民办职业技术大学存在不能一次性招满现象,部分大学甚至缺额1000人以上,进一步折射出社会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