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胡若思先生画作欣赏

 新世界的礼物 2022-11-21 发布于福建

编辑/道林

胡若思(1916年3月—2004年),字遐思,号琴人。画室名勰一斋。 “桂林山水甲天下”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的赞叹,也勾起无数画家创作的欲望。曾为中国第一部彩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及《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绘制山水画景 。历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 ,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擅山水画,尤喜画黄山。 作品《桂林山水》藏于中国美术馆,《黄山松云图》藏于江苏省博物馆,《万古长青图》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万壑松风图》陈列于中南海紫光阁 。 15岁之作《匡庐瀑布》参加比利时世界博览会获金奖 。






其父长于古书画鉴赏,自幼受其父薰陶 。 9岁入“大风堂”,拜张大千为师,14岁随师东渡日本,举办童年个人画展 。 15岁之作《匡庐瀑布》参加比利时世界博览会获金奖 。 1954年任上海华东美术家协会创作干部,自1955年上海国画院成立后任画师,1957年兼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兼任国画教研组组长 。






胡若思以黄山为表现题材的系列作品,普遍带有一种舒朗的快意。是表现晴朗的黄山。群山在雾中隐现,而雾淡薄轻盈,倍显清丽。近山施墨,墨重而少勾勒,远山用笔,一丝不苟作出山之筋络,石之转折,再敷以淡彩,使冷色中带有暖色。从这种施墨设色布局方式来看,胡若思的山水画创作已不是纯粹的传统表现手法,显然接受了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山之境界更广,气势更大。 胡若思工笔、写意、青绿、泼墨无所不精,堪称罕见的多面手,而其中又以工笔和写意巧妙的融合之法,最为让人称奇。






胡若思先生是当代中国画坛山水大家,尽管他于上世纪80年代末移居加拿大后,在国内宣传日少,音讯渐稀,但他的中国画艺术、连同他富有魅力的艺术人生,却始终是令关注者难以忘却的。






胡若思先生精湛的传统功力更是为知者所称道。他力主中国画须从唐宋入手,取法乎上,攻之弥深。他由宋元古法中汲取精华,奠定根基,继而渐趋佳境,直至自成一家的艺术发展轨迹。当我们观赏着胡若思先生的山水时,不由得为他独具表现力的笔墨技法和瑰丽典雅的笔墨情趣所陶醉、所折服。

















图文/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