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子茯苓汤,组成附子、赤茯苓、槟榔、母姜、陈橘皮、桂、桔梗、白术、吴茱萸功用温经散寒,行气通脉,主治肝气受寒,胁下胀满,痛引少腹

 任我游129 2022-11-21 发布于陕西

附子茯苓汤中医方剂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

审阅专家王华敬

附子茯苓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四十一。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脉之功效。主治肝气受寒,胁下胀满,痛引少腹。

名称附子茯苓汤

出处《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组成附子、赤茯苓、槟榔、母姜、陈橘皮、桂、桔梗、白术、吴茱萸

功用温经散寒,行气通脉

主治肝气受寒,胁下胀满,痛引少腹

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七枚,赤茯苓(去黑皮)三两,槟榔二十四枚,母姜五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桂(去粗皮)各三两,桔梗(炒)、白术各四两,吴茱萸(汤浸,焙干)一两。

用法用量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一日三次。

功用:温经散寒,行气通脉。

主治:肝气受寒,胁下胀满,痛引少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