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夏泻心汤

 经方人生 2022-11-22 发布于四川

  半夏半升   黄连1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炙甘草三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并治法下》(149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一、《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中,刘老认为,这一条149是论述误下少阳以后出现的三种不同情况,很有辩证意义。第一段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第二段是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第三段是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少阳病就是呕而发热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呕还发热,这是少阳受邪,气机不利,所以呕而发热是小柴胡汤的一个概括证候、代表之症。柴胡汤证具,小柴胡汤的证候已经具备,应该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而以他药下之,未用小柴胡汤,而用了其他药物泻下了。这是错误的治疗,违反了禁汗禁下、禁吐的少阳三禁。到了金元四家的时候,李东垣还说禁利小便”。误下以后有没有变化?如果这个人身体好,虽然是误下了,是柴胡证仍在者,少阳之邪未内陷,小柴胡汤的证仍然还存在的,就复与柴胡汤,还得给他吃柴胡汤。为什么叫复与?因为第一次就应该给他吃,如果误下以后柴胡证仍在,不要犹豫,还给他吃柴胡汤。

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还不算错误,为什么?这个人的邪气没变。

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服小柴胡汤后作解,就和未经误下,吃柴胡汤作解”,有点儿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误下以后,虽然是柴胡证仍在,毕竟是正气,脾胃之气受到了一定的挫伤,再吃小柴胡汤透热、和解少阳之邪,这种作解就要形成战而解。蒸蒸形容正气由里向外抗邪;而振,农村叫哆嗦、发冷,这一振二三十分钟,然后却发热字,然后,先恶寒却后又发热,这一发热,正气拒邪而外出,所以汗出而解。有的说叫战汗作解,为什么战汗作解?因为他误下了一次,有这么个情况。大家可能读这一条以后就得出这个结论,误下少阳证以后,再吃小柴胡汤,就得战汗作解。《伤寒论》是这么说的,这事儿也不能太机械,有人没经过误下,吃了小柴胡汤也有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的。这是一个情况,误下少阳以后,还可以吃小柴胡汤。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倘若不是柴胡证仍在”,而是出现心下结满,按之石硬而硬痛的,这就变成结胸了。少阳的半表半里,半表之热就进来了,热与水结就成结胸了。因为太阳病下之后,热入因作结胸,误下太阳,热入因作结胸,这是误下少阳,是少阳之邪构成的结胸,所以跟过去那个病的来路不同。既然是构成结胸了,那没有别的,还是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如果这个人心下满,还是接着要心下满,但是不痛,只是心下满,是局限的意思,但满就是发满,没有其他硬、疼的问题。此为痞,这个就叫心下痞柴胡不中与之,柴胡汤也不中给他了,大陷胸汤也不可以给他了,为什么?因为这是心下痞心下痞是由于误下少阳以后脾胃之气受伤,脾胃的升降之气失调,反映在心下,心下这个地方气的往来、交通、出入就发生了痞塞的病变,所以他的心下就痞。

另外,这个病的来路是“呕而发热者”,呕都是胃气不和,胃里有痰,所以它构成半夏泻心汤证的这种心下痞,这种心下痞古人就叫“痰气痞”。“痞”当什么讲?痞者塞也,就是痞塞了,不通了,壅塞了。为什么壅塞、痞塞?因为脾和胃的升降之气不调,如果气能升而升,气能降而降,升降都正常,就不在这里堵得慌了。现在升降不利,胃气降,降不下去,脾气升,升不上来,所以在这个地方就痞了。那么为什么在心下痞,不会到肚子去痞?因为胸属于阳,腹属于阴,“胸为阳腹为阴”,心下是个夹界,在中的夹界,上不承上,下不承下,不上不下,这个地方就是阴阳交换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发生痞塞是有道理的。

少阳之气不和,就是半表半里之气不和,半表半里之气不和是从横面上看的,是这么来看的,半表半里之气不和是横面的。这是横面的,这是纵面的。

这么来看这个地方是个半上半下,要这么来看是半表半里,所以都处在一个阴阳枢纽的地方,对不对?所以脾胃的阴阳之气,脾属阴,胃属阳,脾胃的升降之气失调了,它的病变反应是在心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这三个方子都叫和解之法,都是去滓重煎之法,都是小柴胡汤的变化之法,应该看到这一点。这里为什么说是柴胡不中与之也?第一段是说的柴胡,第二段是说的大陷胸汤,底下这一句话概括来说,是柴胡汤也好,大陷胸汤也好,可是都不能吃了,为什么?因为这个病似少阳而非少阳。堵得慌、心下痞,有点儿像少阳,但又没有胸胁苦闷的主证,所以它非少阳。在辨证的时候,不要以为是个小柴胡汤证,它现在没有少阳的胸胁苦闷,只是心下有点儿。似结胸而非结胸,心下有硬满,心下硬满有的时候也像结胸,但是它不疼痛,不是按之石硬,所以也不是结胸,大陷胸汤也不可以吃。应当吃什么?应当吃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是三个泻心汤里的主方。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都叫泻心汤,都治脾胃不和的心下痞塞。这三个方子里,半夏泻心汤是个打头的,是泻心汤的一个主方。半夏泻心汤的主证,一个是有吸,心下痞它有呕,一个是大便有点儿不调,倒不见得腹泻了,为什么?因为这个病是以他药下之,所以脾气不升,它就有一点儿大便不调,胃气不降它就有点儿呕,同时心下痞。这个痞是个气痞,它和结胸的热与水结是不同的。半夏泻心汤为什么以半夏为名?一个因为它有呕,半夏能够治呕,能够去痰水,《神农本草经》说半夏能治疗伤寒寒热,心下坚(心的下边就坚,坚者坚硬也),胸胀咳逆)所以半夏能治心下的痞结。半夏能治心下的痞结。气的痞塞,而且还很牢固的,就叫痞结。张仲景的用药方法不是后世的本草学,而是汉朝的一些用药的规律,所以学《伤寒论》,了解《伤寒论》的方子,有的时候得看《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还反映了张仲景用药的一些规律。

半夏能治心下痞、心下痞结,我们说半夏泻心汤是三个泻心汤的代表方,道理就是在这个地方。半夏泻心汤是七味药组成的,实际上就是小柴胡汤减去柴胡,加上黄连,生姜变成干姜,换了一味药,改了一味药。小柴胡汤把柴胡去了,因为不是胸胁苦闷,它是心下痞,是胃的问题,不是少阳的问题。这个方子有三组药,一个是辛味药半夏、姜是辛味药;一个是苦药,黄芩、黄连是苦药;一个是甜药,人参、甘草、大枣这都是甜药。古人概括地叫辛开苦降甘调之达

辛开苦降甘调”之法,这是古代解释药方的方法。你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他解释药都很朴素的,不是像后世说的那么花哨,说的那么详细,人家就是说的“苦以降之辛以散之”就完了,他就是根据古代的用药的方法来解释的。《黄帝内经》说“酸苦涌泄为阴辛甘发散为阳”,阴阳的概念很朴素的,不是那么太细的。阴阳之气痞塞了,具体说是脾胃的升降之气在这里痞塞了,堵住了,交通不利了,治疗得调和脾胃,所以这个方子叫和解之法。

脾属于寒的,胃属于热的,各代表阴、阳一方,黄芩、黄连降气之逆它往下来,苦降;干姜、半夏这个辛药,能够散脾气之寒;再加上甜药,人参、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补中气。为什么它脾胃的升降气失调了?主要还是由于条文说的误下之后伤了脾胃。在临床不见误下,脾胃虚弱也可以出现脾胃不足的升降失调,所以必须加上人参、大枣、炙甘草来补脾胃之气,脾胃之气足了,升则升,降则降,病就好了。

《伤寒论》的这三个泻心汤治疗胃病,我们现在在内科杂病叫胃病,给治疗胃病开了一个阀门,一个治疗的方法。为什么?因为这个病单纯寒,单纯热,都好治,就怕寒热错杂之邪,也有寒、也有热,这个很不好治。治寒它还有热,治热还有寒,如果不学到泻心汤的方义,没有理论指导,在临床治这个病就难了,也有点儿效,但总不彻底。一会儿用香砂六君子,觉得好一点儿,好像也不行,又烧心烧得厉害了,吐酸水吐得厉害了,用之有热了,赶快用点儿黄连清清胃;一清,酸水少一点儿,嘈杂好一点儿了,大便又拉稀了,还是两个问题,总不平衡。刘老在门头沟带学员,第一次开门办学,有一个患者就是胃气不和,心下痞,吃了一百多付药都没解决,喝几付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五六服就好了。现在这个病包括近代医学的胃炎,急性、慢性的胃炎,也包括一些溃疡病,胃溃疡消化道溃疡里的一些胃气不和的病,还有肝炎,只要是有这些症状,心下痞,寒热升降之气不和,这个方子都有效。

半夏泻心汤证心下痞叫痰气痞,内里有痰,有没有根据?以前我对这个问题都不太相信,反正古人就这么一说呗,反正因为它有半夏了,有半夏就说有痰,叫痰气痞。有一次就治一个病人,司机,好喝酒,就得了这个心下痞,恶心呕吐。脉弦而滑,按之无力,脉弦滑就属于有痰饮,按之无力是脾胃虚,又是心下脾胃的呕吐这是半夏泻心汤证。半夏泻心汤的原方就上去了,吃完了以后,他是个司机,说话也很直,说吃过药就好了,病好了,我说怎么的?,他说这里不堵得慌了,药还挺有劲的,吃药以后拉了一些痰沫子,拉了一些就好了。我一听,这不是痰下去了嘛。吃小陷胸汤拉黄涎,吃半夏泻心汤能拉那个白色的,是痰的那种东西,所以《医宗金鉴》就管它叫痰气痞,是有实际基础的。

二、《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中,连建伟教授认为,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本条症状,上面可见到呕吐,有声有物谓之呕,下面可听到肠子鸣响,有肠鸣音,而在中间胃里,即心下有痞满的感觉,是胀胀的、闭塞的感觉。上有呕吐,下有肠鸣,中有痞满,治疗上就是“上下交病治其中”。治中就是治胃,关键在于中焦升降失常,所以中间痞满,上有呕吐,下有肠鸣或下利(在《伤寒论》里还有下利症状)。所以叫“上下交病治其中”,就是治胃。把胃的升清降浊功能恢复了,症状就会好转,所以用半夏泻心汤。泻心就是泻胃、泻心下的疾病。亦即把心下的疾病排除,故叫泻心,实际上就是泻胃。

本方是由三组药物组成:半夏、干姜是一组,黄芩、黄连是一组,人参、甘草、大枣是一组。历代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注家都认为,这是寒热互结在中焦,所以产生了心下病,又导致了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则呕,脾不能健运则肠鸣。要把中焦寒热互结之邪祛除,这里的“寒”,实际上是一种寒湿邪气,指的是阴邪、寒湿之气,所以用干姜、半夏。干姜、半夏两味药,是温中、祛寒湿的。因为有热,所以用黄芩、黄连清热。针对寒热互结,两组药一组祛寒湿,一组清热,而且黄芩黄连也能祛湿,这类病人的舌苔往往都比较偏厚腻。但是中焦为什么会寒热互结呢?关键还在于胃气虚,所以用了人参、甘草、大枣。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方按照《方剂学》的分类,属于和解剂,称为“调和肠胃”、“调和寒热”。因为它既有热药,又有凉药,既有祛邪药,又有补气药,所以称之为“和”。“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这就是和解剂的定义。如果病人以湿热为主,胃气不太虚,临床上可以去掉人参、甘草、大枣。

张聿青是清代末年江苏无锡的一位名医。《张聿青医案》治疗湿温证,往往就是用四味药: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因为湿温证,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合在一起,光祛湿不行,光清热也不行。湿热在体内,影响中焦脾胃的升降,往往心下痞满,饭吃不下,胸闷,舌苔腻而黄,所以用半夏、干姜、黄芩、黄连这些药物。在农村当医生的时候,有个病人跑来门诊,诉心下有块,胀胀的,很硬。我想,这个可能就是心下痞。病人舌苔虽然有点黄,但是舌苔不干燥,是水滑的,上面口水很多。我考虑是寒热互结在中焦,就用这四味药: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再配伍理气药物,如枳壳、厚朴之类。结果服了三剂,心下痞就消失了,就觉得心下不硬了。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我们刚学医的时候,就知道寒病用热药,热病用寒药,想不到寒药与热药如何结合运用。这要等到你学习到一定程度,才会运用。当然也要好好考虑寒热两方面的因素。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和热合在一起,就是寒热互结,所以这四味药就是针对寒热互结、湿热病邪的。对于湿温病,后世医家治得比较好,也是脱胎于张仲景,慢慢地再加入了他们的一些经验。

三、《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中,认为此方为经典的胃肠病方,传统的和胃降逆方,具有止呕、除痞止利、除烦的功效。现代研究提示能调节胃肠运动、保护胃黏膜、抑制幽门螺杆菌、抗消化性溃疡等。适用于心下痞、呕吐、下利而烦的疾病。

  【推荐处方】姜半夏15g黄芩15g干姜15g党参15g炙甘草10g黄连3~5g红枣20g。以水1000mL,煮取汤液300mL,2~3次温服。

  【方证提要】上腹部满闷不适,按之无抵抗,恶心,呕吐,腹泻,肠鸣,食欲不振者。

  【适用人群】营养状况较好,焦虑神情,语速快,情绪急躁,眼脸充血,唇厚红或黯红,肿大或起皮;容易腹泻,或排便次数较多而量少,大便黏臭如泥,或深黄色或黑酱色;肛门口灼热、疼痛、坠胀,或出血等;舌苔黏腻,根部厚,或黄或白;易口腔黏膜溃疡、牙龈出血,口干苦黏,有口气;腹证见心下痞硬,有时可伴有轻度胃内振水音;生活没有规律(酗酒、抽烟、熬夜)的成年人多见;焦虑失眠者居多

【适用病症】首先推荐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使用本方,亦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辨病使用本方:

1.以上腹部满闷不适、恶心为表现的疾病,如功能性胃病、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及其所致咽喉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

2.以腹泻为表现的疾病,如醉酒呕吐或腹泻、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放射性肠炎及化疗药物、抗肿瘤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阿法替尼所致腹泻

3.以口腔清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包括化疗药物引起的口腔炎、放射性口腔炎、抗肿瘤靶向药物阿法替尼舒尼替尼导致的口腔黏膜炎、口腔溃疡亦用于麻醉插管后咽喉黏膜损伤所致咽痛

4.以睡眠障碍、焦虑为表现的疾病,如焦虑症、惊恐发作、眩晕症、心律失常等。

四、《伤寒名医验案精选》中,认为本证为痰气痞,以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常为发病基础。胃气不降则生热,脾气不升而生寒,进一步寒热之气错杂于中焦,故此心下痞又属“寒热错杂痞”类。痰气痞特点:中见心下痞满不舒,上见呕吐或吐涎,下见大便泻利。舌苔白腻,脉多见滑。

本方由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以半夏为主药,化痰和胃止呕;以芩、连苦寒清热,干姜辛热散寒;以参、草、枣补益脾胃。辛开苦降,寒温一炉,为脾胃不和,寒热错杂之第一方。后世师其法,凡脾胃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清浊混淆而致肠胃不和、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者,多用本方加减治疗。

 1.刘渡舟教授曾用此方治疗,呕利患者,男,素嗜酒。1969年发现呕叶、下病闷,大便每日两三次而不成形经多方治疗,效不显。其弦滑、舌苔白,辨为酒湿伤胃,郁而生痰,痰独为邪,胃气复虚,影响升降之机,则上见呕吐,中见病满,下见腹泻。治以和胃降逆、祛痰消痞为主。拟方:半夏12克,干姜6克,黄芩6克,黄连6克,党参9克,炙甘草9克,大枣7枚。服1剂,大便泻下白色胶涎甚多,呕吐十去其七。又服剂,则痞利皆减,凡4剂痊愈。

本案辨证时抓住心下痞而确定为泻心汤证,根据恶心呕吐及有嗜酒酿痰的病史而确立为痰气痞,所以服用半夏泻心汤后从大便泻出许多白色痰涎而愈  

2.岳美中教授曾用此方治疗腹胀,患者,男,42岁,19588月起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大便日2-4次,呈稀糊状,腹胀多矢气,曾在长春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肝炎,治疗10个月出院。此后因病情反复发作,5年中先后4次住院,每次均有明显之肠胃症状。1964年元月住人本院,87日会诊。经治医师报告:病人肝功能正常,谷丙转氨酶略高声150-180单位之间。唯消化道症状明显,8个月来多次应用表飞鸣、胃舒平、酵母片、黄连素……治疗,终未收效,现食振,口微苦,食已胃腹胀,干噫食臭、午后脘部胀甚,矢气不畅,甚则烦懒言,不欲室外活动睡眠不佳,每2-4小时,肝区时痛。望其体形矮胖,舌苔白润微黄,脉沉而有力,右关略虚。为寒热夹杂,阴阳失调,升降失常的慢性胃肠功能失调病症。取用仲景半夏泻心汤,以调和之。党参9克,清半夏9克,干姜4.5克,炙甘草4.5克,黄芩9克,黄连3克,大枣4枚(擘)。以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再煎取200毫升,早晚分服,日一剂。

药后诸症逐渐减轻,服至40余剂时,患者自作总结云:治疗月余在5个方面有明显改善:食欲增进,食已脘中胀闷未作,腹胀有时只轻微发作,此其一;精力较前充沛,喜欢散步及室外活动,时间略长也不感疲劳,此其二;大便基本上一日一次,大便时排出多量气体,消化较好,此其三;肝区疼痛基本消失,有时微作,少时即逝,此其四;睡眠增加,中午亦可睡半小时许,此其五。多年之病,功效明显,后因晚间入睡不快,转服养心安神之剂。

病程既久,反复发作,脾胃虚弱于前;便溏腹胀,神疲懒言,口干微苦,舌苔微黄,寒热错杂于后。终至气机痞塞,升降失常,而见心下痞满,干噫食臭,矢气不畅。用半夏泻心汤补益脾胃,辛开苦降,调理寒热,毕数功于一役也。坚持服用,终使顽疾尽拔。

3.李克绍医生用此方治疗不寐病,患者,女性,年约六旬。1970年春,失眠症复发,屡治不愈,日渐严重,竟至烦躁不除,昼夜不眠,每日只得服安眠药片,才能勉强略睡一时。当时我院在曲阜开门办学,应邀往诊。按其脉涩而不流利,舌苔黄厚黏腻,显系内蕴湿热。因问其胃脘满闷否?答曰,非常满闷,并云大便数日未行,腹部并无胀痛。我认为,这就是“胃不和则卧不安”,要使安眠,先要和胃。处方:半夏泻心汤原方加枳实。傍晚服下,当晚就酣睡了一整夜,满闷烦躁,都大见好转。接着又服了几剂,终至食欲恢复,大便畅行,一切基本正常。

中者为四运之轴,阴阳之机。今湿热积滞壅遏胃脘则阴阳不能交泰而失眠。 用半夏泻心汤加枳实泄热导滞,舒畅气机,俾湿热去,气机畅,胃气和,则卧寐安。

4.郑玉兰医生用此方治疗胃脘痛(胃窦炎),患者,女,45岁,1987214日初诊。主证:近半年来,胃脘经常胀痛,伴有饥饿感,喜热食,进食痛减,饭后半小时胃痛加重,平日食量很小,常嗳气,夜晚胃痛影响睡眠。舌质淡红、舌体胖,舌尖红,苔薄白,脉濡数。钡餐透视为胃窦炎,心电图提示为心肌炎。分析患者以上症状属寒热错杂,气机不畅,且寒重于热,并兼气血不足,故用半夏泻心汤,干姜加至9克。处方3剂,嘱患者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218日二诊:患者述服前方后,胃脘痛减轻,但仍感心下痞闷,舌脉同前,前方干姜用量加至12克,并加佛手9克,以助调气,嘱其继服5剂。228日三诊:患者食欲增,胃脘胀满痞闷已愈。虑患者素有心肌炎病史,现仍有虚象,故于前方去佛手,加黄芪20克补气生血,继服5剂以善后。半年后随访,胃脘痛未再复发。922日钡餐透视结果:胃、十二指肠无异常。

5.曹英信医生曾用此方治疗便秘,患者,男,9个月。半年来大便秘结,状如羊屎,每周需蜂蜜一斤,常用开塞路灌肠方能大便。吾投半夏泻心汤、一生不解,问之:“半夏泻心汤治下利,此无疑,何以能治便秘?”吾曰:“按其脘部甚满甚胀,其舌淡而润,其苔白而厚,乃胃不降,脾不升也。若不明升降之理而用攻剂,则脾气愈损,其胀益甚,当与半夏泻心汤调其气机升降。”药尽7剂,大便已不燥结,每日一行。

泄泻乃脾升不足为主,便秘属胃降不足为甚。当升不升,该降不降,均系升降失调所致。本方治便秘,其意在于调气机,运脾胃,使脾气(阳)得运,脾津(阴)充盈,阴阳协调,气足津充,则便自润。曹老先生告诚:凡遇便秘要详辨细思,求其根源,不可急于攻下,实属经验之谈。

6.郑大为医生用此方治疗胸痹(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男,55岁,1983124日初诊,患冠心5年,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近1周来加重。心电图检查,心胜前壁侧壁心肌梗塞。现独自行走困难,胃院憋闷、纳呆,乏力、舌红、苔薄白,脉沉滑。证属脾虚生痰,阻遏胸阳,治以辛开苦降,健脾通阳。方药:半夏泻心汤加薤白15克,炒谷芽30克。服16剂后,心前区疼痛消失,半年内未复发,已能独自行走。

脾虚生痰,上犯心胸,使胸阳不展,气机不运而病胸痹。正如《医门法律》说:“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气不用,阴气上逆之候也。”病起于中焦,仍以治中焦为宜。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兼豁痰湿,与病相宜,故一投即应。

7.郑大为医生曾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头痛,患者,女,29岁,1983617日初诊。头痛已5年余,经常持续头痛,闷胀以头后部为甚,视物昏花,反复发作,久治未愈。伴有胃脘胀痛,纳呆,有时恶心,舌淡,苔白腻,脉沉滑。此乃中焦痞塞,寒热夹杂,运化失常,不能升清降浊而致。治宜辛开苦降,宣通上下。方药:半夏泻心汤加竹数15克,共服20剂而痊愈。

头痛伴胃胀痛,纳呆恶心,苔腻脉滑,病缘于湿痰阻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清气不升,头窍失养,或浊气不降,上扰清巅,均可致头痛,故以辛开苦降,宜通上下之半夏泻心汤获愈。

8.沈秒勤医生用此方治疗耳鸣,患者,男,42岁,198046日初诊。耳鸣闭塞,头胀30余天。一周前经五官科检查无异常,察其形体尚盛,苔黄腻而润,脉濡数。询其病史,大便不实半年余,多一日两次。辨证:脾胃虚弱,湿热蕴蒸,清窍为之不利。治法:泻热除湿,甘温补脾,以利清窍。处方:法半夏10克,黄连5克,黄芩10克,干姜3克,党参12克,炙甘草6克,大枣6枚,陈皮10克。5剂,耳鸣减少,腻苔渐化。继服7剂,耳鸣消失,大便成形,随访半年未发。

本案乃脾胃虚弱,湿热蕴蒸,浊气上升而致耳鸣。《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叶天士也曾说:“湿与温合,蕴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故取半夏泻心汤甘温补脾,泻热除湿,加陈皮以调畅气机。待脾胃调和,热清湿化,耳鸣顿失。

9.岳在文医生曾用此方治疗口腔溃疡,患者,男,28岁。口腔溃疡半年余,时好时犯,服清热泻火之剂,不仅不效,反而更剧,西药维生素B2、维生素长期服之不应。询其致病之因,外出工作,饥饱不均,寒热不调。自感胃脘痞满不适,腹中肠鸣漉漉,大便稀干不等,瘦黄,饮食欠佳,晨起口苦咽干,舌质红,苔白腻,脉濡数。证属脾胃不调,寒热错杂,升降失宜,火邪炎于上,寒邪居于下。治法健脾和胃,清上温下。方拟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6克,干姜6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山药15克,炙甘草6克。2剂后口腔溃疡应手而瘥,脾胃诸症随之而愈。

脾开窍于口,寒热错杂于中焦脾胃,津不上洞而阴火上行,致口腔溃病反复发作。病属寒热错杂,单清其火或只温其寒,皆不能愈。唯寒热并投,升降气机,翰旋于中焦,方能使开结散,津布而火降,口糜自除。临床对口腔溃疡久不愈者,不妨用本方一试。

10.张东明医生曾用此方治疗啮(nie)齿:胡某某,52岁。初诊:1986514日。自述一月来上下牙齿相互磨切,格格有声,不由自主,终日不止。曾用针刺、中药和西药镇静,效果不显,遂来求治。见其啮齿声高清脆,连连不断,前牙已磨掉三分之一,口有浊气,伴有心中烦闷,心下痞满,时有干呕,小便色黄,舌红苔中心黄,脉弦数。症为湿热内蕴,阻于中焦,气机不畅,脾胃升降失常而致。治以苦寒清热,辛热宣通,少佐甘温调补之法。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味:半夏9克,黄连9克,黄芩7克,干姜4克,生姜4克,党参6克,竹茹9克,丹皮7.5克,生姜6克,大枣4枚。2剂。二诊:服药后自觉心中豁达,心烦、痞满等症消失。磨牙间隔时间延长,且能控制。苔白,脉数。药已中病,仍守原方,继投3剂,一月之痼疾痊愈。

11.黄禾生医生曾用此方治疗目赤(结膜炎),患者,女,62岁,19841128日来诊今年三月患急性结膜炎以来,经中西医反复治疗,白睛仍然红赤,眼眶酸痛,头昏乏力,羞明流泪,视物昏花,早上胸闷,略吐稠痰,便溏不畅,舌苔淡黄腻,脉现弦数。索阅所服中药处方,皆从肝肺有热着手,尽不见效。此案实由脾胃湿热波及肺经,白睛属肺所主,故致红赤,遂用半夏泻心汤加桑白皮15克治之,服药2剂病减,再服2剂则愈。

白睛红赤缘于肺热,而本案肺热乃是由于脾胃湿热上泛所致。病源在于脾胃,不在肝经,故清泻肝热徒劳无益,服药数月亦不见寸功。一经辨证准确,即使半夏泻心汤中有辛热之辈,亦能轻取获胜。

12.彭海燕医生曾用此方治疗不孕,患者,女,29岁,199037日初诊。婚后4年余,3年前曾于孕3个月时无明显诱因自然流产一胎,此后3年同居未孕。曾行多种检查及治疗,盆腔碘油造影提示“宫腔形态正常,双侧输卵管通畅”,诊刮病检报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不良”。测基础体温双相,但高温相上升较慢。其爱人精液检查正常,屡服健脾及补肾填精之品不效。患者平素小腹冷感,胃脘嘈杂胀满,大便质稀1-2次。月经周期正常,末次月经1991227日,舌红苔薄黄腻。证属寒热互结,胞脉受阻而致不孕。治宜调和寒热,理气温经。投半夏泻心汤化裁:半夏、党参、香附各12克、黄芩、干姜、陈皮各9克,黄连、炙甘草各3克,大枣3枚。服5剂,胃脘嘈杂明显减轻,苔薄黄略腻,余症同前。上方去黄芩、香附,加白术、桑寄生。服药月余来诊,告知月经40余天未至,经查怀孕,后足月顺产一男婴。

脾胃虚弱,寒热与痰湿互结于中焦,气机不畅,胞脉阻滞而致不孕。治又当撇开补肾之传统大法,而予半夏泻心汤以辛开苦降,祛除痰湿,调畅气机。虽不刻意种子安胎,而实子安胎之效矣。

13.青英信医生曾用此方治疗小儿五迟五软,患者,女,1岁。前额狭窄,发稀不润,肢体软弱,反应迟饨,涎水多而清淡,纳差,腹胀,拒按,易惊。舌苔白润,脉濡。病属五迟五软。当先后天并调,投半夏泻心汤:半夏6克,干姜5克,炙草5克,酒黄连1.5克,黄芩5克,大枣6克,党参5克。服4剂,涎水减少,纳增。再进7剂,腹胀尽除,精神好转。继以脾肾双补,以“人参健脾丸”、“杞菊地黄丸”早晚各服半丸,调理一月,行走较前有力。嘱常服上药,以图治愈。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患儿虚弱既久,单用补肾之法则滋腻妨食,故先调中焦之升降,待脾胃健运,则布津微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矣。据曹英信老中医经验:治疗脾肾同病时,当重视后天脾胃,为补肾奠定物质基础,继而用填补肾精之法,使精血同生,脾肾共健,方能愈其顽疾。

五、半夏泻心汤为治疗寒热错杂的,调理脾胃气机的好方,笔者临床经常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气机不畅,寒热错杂的脾胃病;心火旺盛脾胃不调的失眠病;治疗口腔溃疡体质;治疗湿热引起的泄泻病;治疗脾胃不调引起的面部痤疮;治疗其他疾病及体质调理前的调理脾胃阴阳的调阴阳方,目前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很多患者的脾胃都有问题,很多患者上热下寒,中焦壅滞,气机不畅,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中焦不通,气机难以升降,故表现出上焦易上火,下焦及下肢易寒凉,很多疾病需要用调阴阳方,把患者的脾胃气机调通畅,再去辩证补肾或补气或补血或补阴或补阳等,才不会导致虚不受补或者上火、长痘、便秘等。故半夏泻心汤作为慢性病、疑难杂症,先通脾胃,先调理脾胃及调阴阳比较好的一个方子。与大家分享几个病例。

1.患者,男,44岁,气血不足,脾肾阳虚,在药店或其他医生为其开了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益脾固肾丸等中成药,患者一服用便上火,上火几天后咽喉肿痛,必须输液才能降火,后找我诊治,予半夏泻心汤先通中焦,解决患者脾胃虚弱,上热下寒的症状,予半夏泻心汤加白术、茯苓等健脾祛湿之品,服用几剂后,患者不易上火,此时调整半夏泻心汤的黄连、干姜、党参(或人参)的比例,吃至中焦气机通畅后再具体辩证,予香砂六君子、八珍汤或苓桂术甘汤或炙甘草汤加减以温阳补脾肾,补气血为主。

2.一位高三班主任老师,失眠、焦虑,心烦,手脚冰凉,胃胀,口臭,食欲不振,偶感气喘,易疲劳,舌质红,舌尖红,苔白腻。脉左右寸数,左右关滑,双尺弱。予以半夏泻心汤合越鞠丸加减,处方如下:党参15g,法半夏10g,黄连6g,酒黄芩15g,干姜6g 炙甘草6g,大枣10g  炒白术15g,川芎10g,醋香附10g  栀子10g  ,炒麦芽30g,茯苓30g ,地黄15g ,桔梗8g,炒枳壳20g  木香15g  醋青皮15g,合欢皮30g  ,首乌藤30g  醋北柴胡6g三剂,两日一剂每日饭后服用三次,患者复诊时反馈服完一剂后可以睡至凌晨4点,醒后又能继续入睡,胃部舒服,饮食可,二剂后,可以睡至天亮,胃胀好转,饮食多。患者欲减肥,告知控制饮食,多运动。配合丹栀逍遥丸一起服用, 自诉洋芋吃多后仍会腹胀,嘱其饭前服用参苓健脾胃颗粒,饭后服用中药。处方如下:党参15g  法半夏12g ,黄连6g,酒黄芩15g  干姜6g  炙甘草6g,大枣10g   炒白术20g  川芎10g,醋香附10g  栀子8g ,炒麦芽30g,茯苓30g  地黄10g ,桔梗8g,炒枳壳20g  木香15g ,醋青皮15g,合欢皮30g,首乌藤30g ,醋北柴胡3g,鸡矢藤30g三剂,两日一剂每日饭后服用三次,后用此方加减又反复服用9剂后,睡眠可,心情可,饮食可,精神状态佳,未复发。以上两个患者找过其他中医医生开中药治疗过失眠,但疗效不佳,因缘分我为其开中药后,吃了三剂后稍有改善后,坚持服用了一段时间睡眠明显好转,故治疗疾病治病如抽丝,从量变达到质变。贵在坚持,需要慢慢调理。

3.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多例口腔溃疡,口腔溃疡长在舌尖,半夏泻心汤加导赤散(生地、木通、竹叶、生甘草)加减,效果很好,一般1-2剂中药就痊愈了。如果溃疡长在舌中或唇边或唇内,这是脾胃热盛,用半夏泻心汤合泻黄散(藿香、石膏、防风、栀子),夏天加用滑石30克,如有食积加焦三仙,效果也是出奇的好。如果长在舌边加半夏泻心汤加疏肝解郁的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或川楝子、香附、丹皮等。

4.一位患者,胃痛,33岁,反复胃痛,口苦,腹胀,大便无规律,时有便秘,时有溏泻,不思饮食,易上火,小便黄,右关脉滑,舌质红,苔黄稍腻。辩证为脾胃气机不畅,寒热错杂,因患者外出旅游,予半夏泻心汤加原方十剂配方颗粒,服用后患者复诊胃痛明显好转,口苦,易上火症状明显改善,胃很舒服,于是要求原方再开10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