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笔记:看似较大的成就是如何获得的?

 婷先生 2022-11-23 发布于山西

子禽问于子贡曰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一个比较核心的学生之一,在《论语》当中,将会出现多次。子贡善辩,是一位很优秀的外交家和商人,当时从商之财富,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此外,在孔子离世后,子贡也花费了很多心力宣传孔子的善言善行。子禽,姓陈,名亢,字子亢,又字子禽,比孔子小四十岁,陈国人,是一个比较外围的学生,

有一天,子禽问师兄子贡:“孔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得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夫子刻意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说给他听的呢?”子贡说:“孔夫子靠的是温、良、恭、俭、让,自然而然得来的。夫子的求得的方式,大概是不同于别人的吧!”

从这段对话当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子禽和子贡的境界的差别。无论子禽是出于好奇,还是认知局限,提出了这样一个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是“问政”还是“闻政”的问题。但子贡以高超的沟通方式,既讲明了孔子以德服人、以德化人的道理,同时,略带反问和赞叹的语气,也给后世读到这段话的我们,更多的深入反思。

孔子,正是一切以种善因,即着力于自身意念言行,做到温、良、恭、俭、让,才自然得善果,即各个诸侯国君,国家的领导人、管理者,都十分信任孔子,向他请教,才会“必闻其政”。首先,“温、良、恭、俭、让”是孔子不断自我践行的事,是自己能掌控的能力圈范围的事。其次,孔子并没奢求“必闻其政”,只是通过不断自修、不断改善自己后,心量扩大,格局更加宏观,做事皆为利他,国家的管理层也是有很多苦恼的,当孔子能够有足够的能量来提建议后,最终导致了“必闻其政”。

在此,简单的分享下笔者理解的“温、良、恭、俭、让”。

温:一个充满仁心的仁爱之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表现出的外相是十分温和,不是尖锐的,言行都是温润如玉的。

恭:礼的外在表现是恭敬,有礼、懂礼之人,对待一切人事物都是恭敬的,这种恭敬之心,是基于尊重、理解、包容。正因为有了恭敬,自然也就趋近于礼。

俭:俭的内核之一是,不过度消耗。过度消耗的产生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内心缺乏力量、被贪嗔痴等欲念缠绕等。基于礼,谨言慎行,不过度、不夸张、不自卑,因此不过度消耗。就逐渐由“向外求”的状态,转变为为他人考虑的状态了,自然而然也就获得了更多的信任。

让: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之中,时刻保持谦虚、谦让的状态,为一切大众谋福,自然而然地也就做到了“义”。

良:能够做到以上的人,心怀良善,也会变得越来越智慧。反之,不断增长的智慧,又会滋润到以上几点。

所以,“温、良、恭、俭、让”,与“仁、义、礼、智、信”是一一对应的。同时,五个要素又是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可以从任何一个点切入,就能带动其它四点协同发展。

孔子通过不断学习、践行“温、良、恭、俭、让”,获得了“必闻其政”。同理,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不断践行这五点;亦或是,一天结束工作和学习后,回到家中,反思自己这一天的所言所行,是否靠近了这五点?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没有本可以处理地更好的改进空间?常常这样做,日日恒持,不断积累,也会自然而然地结出良好的、亦或是意想不到的善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