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笔记:孔子一生的学习阶段是怎样的?

 婷先生 2022-11-23 发布于山西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稍微站稳一些,四十岁时不再为外物所惑,五十岁时感知到了上天给我的使命,六十岁时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而内心不再有太大波澜;七十岁时能够很随心所欲地讲话做事,又不会逾矩。”

这是孔子一生学习、修行的一个全过程自述。十五岁时,开始觉得要学习。这里的学习,和我们现在小孩去学校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学习是不太一样的,这里的学习,强调的是修善这件事。即学善知识,和练习使用出来,关于学习的具体解释,可参考《<论语>笔记:离开学校后,我们是否还要学习?》。说到这里,反思自己在受教育时是比较惭愧的,虽然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不错,但却没有很好地磨炼自己的道德修养,对很多事不明事理,因此后来遇到不少问题,也是由此造成的。

孔子三十岁时,由于之前学习的记录,差不多在学习这件事上站的稳一些了。现在很多人喜欢把孔子的学习阶段和自己的人生岁数对应起来,譬如到了三十岁,就说自己到了而立之年。其实,这只是把字面对应起来,因为孔子到三十岁左右时,达到了“而立”。但我们很多人,三十岁时甚至可能还没“志于学”,甚至年龄更大时,对很多的先贤圣哲的善知识都是怀疑和批判态度,甚至没接触学习过。又怎么能讲自己到达“而立”的阶段了呢?

孔子到了四十岁时,就不会对外物所惑了。这里的“不惑”,不是不再有疑惑,而是不为外物所惑。回想一下,我们年轻时,小时候,是不是很容易被外物所吸引呢?一个物品、一件事的发生、一个人的一句话等等。但孔子此时的修为,已经可以保持内在的宁静平和,不会为外物所过多地影响到了。这已经是比较难得的境界了。试想,我们四十岁时,有几人可以做到不为外物所诱惑、所影响呢?

五十岁时的孔子,已经能了解到老天给他的使命是什么了。个人粗浅的理解,这里可用断舍离、极简来解释。就是,孔子的内在已经不会被外在所诱惑了,逐渐地放下很多事物了。由于内心的极简状态,那么真正重要的事物就浮现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能够达到知天命的先决条件。反之,绝不可能一个物欲横流的油腻大叔,说他是知天命的。

六十岁时,孔子的修为,已经可以无论听到什么,内心都不会有太大的波澜的,可以予以相应的回答了。放下物欲是相对简单的,但作为老师,放下一些评论,或是对事物的内心的直接反应是相对困难的。但六十岁的孔子,无论听到什么消息,都可以内心十分平稳,并且可以顺着来,很好地应对。少了年轻时的锋芒锐气,多了份谦和与从容。

七十岁时,孔子无论做什么事,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念头,都可以保持很中正了,不会逾矩了。逾矩,其实是很常见的,因为对任何事情来说,能够妥帖应对,妥善处理,找到平衡点是相对困难的。而孔子不仅是对一些事如此,是可以表达自己,但又不会逾矩。因为此时孔子的言行、意念,已经比较趋于道了,因此无论如何行事,都不会逾矩。

通过学习孔子一生的学习阶段,可能我们现在才开始学习《论语》,大概处于“志于学”左右的阶段吧。但同时,也比较给自己增加信心,因为看到了通过学习,后来可以变得怎样。但关键,还是在于对学习这件事,要恒持下去,也要“时习之”。否则,断断续续,就会进进退退,最后后悔的还是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