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论语】为政篇第四则

 liuhuirong 2023-02-02 发布于湖北

弘丹参考的是傅佩荣老师的《细说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240发简信


IP属地:上海

今天开始学习“为政篇”第四则。

1、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2、傅佩荣原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傅佩荣:

孔子说出这段话时,显然已超过七十岁了,这等于是他在离开人世之前,对自己生平的回顾。这段话非常重要,孔子思想的进展阶段,都以此为标准。

在古代,十五岁正好是平民停止接受教育的时候。孔子不是贵族子弟,自然没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但此时也正是他生命的转折点,别人都离开学校,只有他继续求学。

孔子立志求学并非为了为了学历或就业,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立身处世的能力。他后来说自己“学而不厌”,表示他一辈子都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这实在是常人望尘莫及的。

三十岁在古代已经是成年。“立”,指学习立身处世的成效,由此立于礼,走上人生正途,在社会上立足。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在社会上就没有立足的凭借,等于立身处世没有原则和方法。

孔子“四十而不惑”,理性上已经通达了,何来“五十而知天命”呢?这实在令人费解。天命就是自觉有一种使命感,“知天命”,即领悟自己身负使命,必须设法完成。这种使命的来源是天,所以称为天命。命运被指被动的、盲目的、无奈的遭遇。使命则是自己的选择,是看清人生之后,有了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这是主动的、积极的、进取的、光明的、一旦确定了自己的使命,就感觉这一生都充满希望。所以,形容孔子的天命观,最扼要、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化命运为使命。

关于“耳顺”,历来众说纷纭。我把“耳”字放在括号里,因为我认为它是衍文。从孔子的思想和儒家思想的演变中,都找不到“耳顺”的合理解释。将孔子此话和他的生平的行为互相印证,可以确定,“六十而顺”是指顺天命。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孔子讲述了自己生命关键的一些节点,15有志于学、30自立、40而无所疑惑、50而知道天道之理、60而声入心通无所违逆、70已能够随心而发且都不逾越规矩......这些昭示了一个自我修养的路径,对于这样的路径不同的解释也有一些自己不同的理解和逻辑推演。但是我觉得我们并不用去拘泥于每个词的字面意思,因为这并不是让我们完全照搬,只需要我们学着把握自己的人生、去感觉到自己的生命起根本性的变化。

4、弘丹学习心得

这一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时至今日,人们还经常引用:“三十而立”这样的说法。

这一则中,关于“六十而(耳)顺”是争议最大的,很多注解都是解读为:六十岁时能广泛听取多种意见,但傅佩荣有着自己的解读。

这则论语是孔子晚年总结自己的人生而有感而发。我现在的阅历还不是那么丰富,就谈谈“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和“三十而立”两方面吧。

正如傅佩荣老师说的,十五岁是孔子人生的转折点,别人都离开学校,只有他继续求学。对我们的启示是,我们也应该立志于终身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不应该中断自己的学习,而是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现在社会发展变化之快,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很容易就过时的,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很容易被社会淘汰的。所以,我们应该像孔子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仍然立志于学,努力达到“学而不厌”的境界。

我们常常在讲三十而立,具体是要立什么?是确定了自己以后的事业方向?还是成家立业?

现在人们的寿命比古代长了很多,现代人在学校的时间也比古人要长很多,硕士生毕业就已经25-26岁了,要做到三十而立是挺难的。况且现在社会发展的节奏很快,新技术,新商业,新创新层出不穷,在30岁之前确定以后的事业方面也挺难的,正如《30岁前别结婚》的作者陈瑜在书中写的:不到40岁,不要担心自己的事业。再者,现在大都市的男女青年们都不着急成家,更希望追求梦想,过自己的单身生活。

“立”,在社会上立足的凭借,立身处世的原则和方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在三十岁左右,应该要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自己的做事原则。用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5、都市隐居人 对《论语》为政篇第四则的理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孔子说自己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礼乐道德,也就是大学之道;三十岁学问才巩固,才算是能够立地生根;四十岁时,外界的一切言论一切变化已经都不能动摇他学问的根基了,这才能做到“不惑”。这时虽然不惑,但是总还希望自己的努力能看到成果,还有点强求的意思,而到了五十岁时则能够接受天命,做天命要自己做的一切,不求回报,不求看到成果。这时候,孔子的学问应该已经进化到了信仰了吧?

人的眼睛可以选择看什么不看什么,但是耳朵能听到什么不能选择。五十岁能够接受天命时,孔子大概还觉得自己做不到接受一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吧,而到了六十岁时,孔子对天命看得更透彻了,可以接受一切现实问题,并做好了应对准备,这样才算可以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治理国家了。到了七十岁时,一切的规矩、礼法都已经融入孔子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行为细节中,这时候,孔子才算能够做到随心所欲地行事,也不会有违背礼法之处了。

孔子被称为生而知之的圣人,但是从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循序渐进,一步步不断前行的好学者。孔子用自己的一生告诉后来的学习者,学习没有捷径,更不可半途而废;更是要告诉执政者,为政以德,结果听起来很美好,但是需要执政者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

或者,他也想告诉后人,不管是执政者看百姓,还是百姓看执政者,都要有一份宽容。毕竟象孔子都没法一下达到完美的德行,那我们更不应该对百姓(对执政者)要求过高,只要看到他们在不断努力不断前进,就先不要挑剔他们的不完美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