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错位。

 简慢人生 2022-11-23 发布于上海


羸弱的身体支撑不了活跃的大脑。

这是我最近深刻的体会,大脑工作也是消耗体力的。每当夜深人静,思维特别活跃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的熬夜(不能说是熬夜,晚上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的快,和思维一样快)。

时钟在夜晚开始加速,如秒表般跳动,我的手指则随着它的节奏在键盘上舞动,无需大脑思考,一个个字母会自动组合排列,迅速编辑成文。这是我一天最活跃的时间,也是最快乐的时间,然而也是噩梦开始的时间。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我困顿得瘫倒在床上,见到阳光就旋晕,必须拿厚厚的窗帘挡住阳光的各种漫射。

母亲说,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不科学的,必须改。可是勉强早起的我,看不进一页书,写不出一个字,坐在电脑边上,傻愣愣的,就像是在梦游。阳光下的我,脸色惨白,活像见了鬼。

所以,我的一天,从中午开始,吃完 brunch ,人开始精神,越夜越兴奋。这种兴奋不是表面的情绪,而是体内细胞的狂欢,它们已经适应了,在夜晚中各种突变,把我变得神经兮兮。如果不是受制于人类社会昼出夜伏的制度,可以顺应每个人各自的生物规律,我的烦恼会少很多,起码在灵感迸发时,可以及时的记录,不用像小偷样悄悄起来,在黑暗中打开手机。

猫头鹰生活在晚上,只能活三年多;人类活在阳光下,却有百年华诞。活着的意义大过梦想的实现。

必须改变,我也曾下定决心,对自己狠一点,我要见早上四点的阳光!然昼夜颠倒的生活哪里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比戒烟更难,比失恋更痛苦,反反复复的结果就是,睡得更晚,起得更晚。

错位,也许我可以成为一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不正常的生活,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事物的正反两面都可以带给人进步。

如果我们的社会也可以两班倒,比如首尔夜市,白天和夜晚,各自生活,互不影响,那么享受夜生活的人们,也可以活得很滋润。夜里12点开门的档口,工作到第二天上午12点,12个小时三餐俱备,晒过上午的阳光,安安心心在午后睡去,照样可以完成8小时的睡眠,这难道不是规律的健康生活吗?

熬夜的我,之所以羸弱,晚上没有进餐,白天则在睡眠,营养不足尔。加上心理负担,不能心安理得享受晚睡晚起的生活规律,身心俱疲罢了。

所以,我喜欢广州以及广州以南的地区,有晚睡晚起的习惯,有美食宵夜的习惯。十点起床,还可以慵懒地喝早茶到下午两点,接着就是四点的下午茶,六点的晚餐和八点以后的宵夜了。关键是,那里的人们以此为荣!不会有任何虚度年华的心理负担。

北方,我没有呆过,然而那里寒冷的天气,让你不得不在屋子中呆上大半天。早晨,太阳不出来,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天然冰柜;晚上,太阳落山了,街市也就陆续关张,让你无处流浪。

可怜的江南,人杰地灵,早上四点太阳就出山了,晚上又有太多营业到凌晨的场所。崇尚的又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格言,时间无论怎么过,都让人惭愧虚度光阴,没有能更快一点,再快一点,跑到时间的前面。

生在江南,深以为憾。所有的鸡汤和励志,不是给正在成长的江南孩子看的,就是给背负家庭重任的江南中年看的。结婚生子,挣钱养家,然后挣钱养家,帮孩子结婚生子。也许祖国人类繁衍的重任就在江南地区了。

鸡汤,毒鸡汤,左右着我们的生活,不是油腻而死,就是中毒而亡,活下来的都是什么都不想的粗线条人物。像我这般细腻敏感多愁善感的,为见证奇迹而存在。

立志为作家,就要有早死的觉悟。路遥的一天就是从中午开始,可惜他死了。我立志成为一名写手,靠码字为生,大概也要有为写作而献身的觉悟吧?

某天,看完夏目漱石的小说,我略带悲伤地问道:大概作家,都活不长吧?我妈反应奇快:“巴金活了一百岁!”

其实,人生百态,自是各不相同,为什么要求同,而不能存异呢?以色列从无到有,重在规划;东南亚混吃等死,生活混乱。只要彼此享受自己的人生,又有何不可?

活一百岁当然好,但精彩的五十年,我也了无遗憾了。

好了,就当我生活在两广以南吧,时差让我心安理得晚睡晚起。

错位,挺好。

-作者简介-

夕茜,喜欢读书,专注于书评荐书。如果你也想读书,可同时关注头条号、知乎、豆瓣账号:简慢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