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镇三关志》记载的昌镇老长城与西三道关在何处

 客舟听雨 2022-11-24 发布于北京

《四镇三关志》卷之十《夷部考》夷部.昌镇夷部.入犯载:"......由永宁州东下四海冶,过西横岭东南曲莺嘴崖,南犯南冶口。正南至三岔口分路,东雪山东庵,西由草寺儿、大长峪西行,过石垛子犯万涧口,过南横岭由西盘道、杏树台东入三道关犯黄花本镇口。由灰子塘亦犯本镇口。由周四沟、南山、宋王驼南下,亦犯本镇口。由莺查儿犯西三道关,由韩家川、老长城犯鹞子峪。俱黄花镇一带地方。"

此处提到诸多地名。其中:

西三道关在何处?

老长城又在何处?

我们先分析老长城。

老长城位于韩家川与鹞子峪之间。从这一带的地形分析,老长城应是莲花山一带。

而我们所发现的二道关与莲花山之间的隘口墙(参见:《居庸路的鹞子峪堡建在了黄花路的二道关墙内?——二道关西北支墙并非只是支墙!》),正处于这一带。因此,很有可能,《四镇三关志》所述的老长城,即是这道防线。当然,老长城不仅仅是这一段隘口墙,自枣园寨过石城峪外口经莲花山至二道关西北支墙,都是这段老长城防线的一部分。但进犯鹞子峪的线路,还在二道关西北支墙西侧的隘口,即居庸路的鹞子峪口。

《四镇三关志》主体部分成书于万历四年,而鹞子峪早已在此之前的嘉靖三十年由居居庸东路划归黄花路,同是嘉靖三十年,还修建了自山海关至白羊口的连续的边墙,黄花城一带的长城防线也由枣园寨-石城峪-莲花山-居庸路鹞子峪口一线,收缩至今西水峪-鹞子峪一线。原有的防线废弃,成为一道老长城。

这个线索,也为之前推测此处是居庸路的鹞子峪口提供了佐证。

这道老长城只所以是老长城,应当利用了更早期的长城走势。在没有坚固的砖石大墙的情况下,这道防线比现存的砖石大墙一线更有优势,更加易守难攻。

西三道关,在《四镇三关志》的昌镇舆地图上,韩家川一带,绘的也有防御设施。此处与三道关位置基本平行,其北有南山边垣、南山联墩,南侧有居庸路长城,石城峪、门家峪均有内口、外口的重边,因此,此处构成三道关。

三道关也有别于谎炮儿口,根据各种志书的描述,谎炮儿口是沿边各口,而西三道边是进一步南下途中的口,位置要比谎炮儿口偏南。

有迹象表明,现今的韩家川-榆木沟一带,也存在着明长城的遗存。

待到疫情管控放松的时候,该去这一带探察了,包括此前未能进入的石城峪外口。

2022-11-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