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宓小品60幅

 12345csdms 2022-11-24 发布于湖南
可闲斋 2022-10-30 07:59 发表于浙江

图片

曾宓小品的题材宽泛到无所不可,却又似乎都是在不经意间,从坊间邻里、田野陌上目之所及信手拈来。而作品呈现到面前时又常常让你会心一笑,然后陷入思考。曾宓曾说过,他的画是在追求一杯浓咖啡的境界,是那种没有加过糖的浓咖啡的境界。我不会喝咖啡,难得喝一下,就喜欢喝美式不加糖的纯咖啡,那种苦后豁然的感觉和喝生普茶的感觉相似,这正巧与我喜欢曾宓的画相契合,冥冥中也算是一种缘分吧。这里我整理出50幅曾宓小品,配以他女儿曾莹为《小有意识----曾宓小品册页展》写的序言,让我们在曾莹的《拙又何妨》的引领下,慢慢领略曾宓画中那不加糖的浓咖啡的境界。

图片

                        拙又何妨

                          文 / 曾莹

一袭白衣一顶白帽,长长的脸上有点憨样。这就是我的父亲三石楼主曾宓。

图片

父亲从来就是一个顽童。小时候不好好做作业,在课堂上只要有纸就乱涂,竟还画了老师打毛衣。现在年逾古稀了,还要捉弄家里养的小松鼠,趁它不备时去扯尾巴上的毛。然而正是这种孩子般的天真,让他在生活中事事乐观,处处见美,在平凡中寄予真性,从而成为了艺术创作中不尽的源泉。

图片

他画舞蹈者,画人家上班,画开会,也画生炉子起火,孩子撒尿,足球入网。画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整个世界都是画,有感而发,发而为画。画反映了他的慧心,他的关注,他的兴趣,他的想法,正像前人所说:“一画一世界”。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爱我们的生活吧!自然、坦诚、明快而又和谐的生活,洋溢着爱的活力,孕育着无尽的情思、无穷的形式。艺术的创造正从这里开始。”

图片

父亲更是一个真人。一个爽直的,不虚伪不做作,也不溜须拍马的人。他自己就说过:“不要名人抬举,不要掮客吹捧。我有多少丑陋,就多少丑陋;我有几分姿色,就几分可人。”没有年龄的限制,没有地位的考虑,他只是用作品来承载情感,因而画得无拘无束,自由随性,也因而每一幅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洋溢着诗人的灵气。

图片

他的画不仅用心于笔墨、造型、色彩,还很在意他的款,他的印,甚至是每张画的题目,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父亲一生吃了很多苦,正如名人所言:“苦难是文艺创作的财富”,他的画常常是凝重忧郁的,如《雨中行》、《伤心的孩子》等等。但他近期的作品,特别是2007年的那组人体画,则色彩明快,充满了平和安详。

图片

我知道,父亲是用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走到了这一步。对于女儿来说,这是最大的宽慰了。我看到一支八十岁的笔,画出了一颗三十岁的心。他的作品,人物和山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像是肖邦的曲子,自有诗意无限,缓缓流动。

图片

在艺术的世界追求了一辈子,父亲听到过无数评价。然而他只是静静地思考、默默地探索。山水画于他早已驾轻就熟,但是他继续尝试进入其它领域,用中国画最根本的观念,用意象来画人物画,将人物画与他本身的山水画结合起来。他综合了多年的艺术素养,将笔墨技法、造型、素描,包括光影的表现,以及水彩画的基础,色彩的运用······把人物当作了一种载体,用来表达他的感受;用人物肢体语言的细节来描绘人物,并跟环境相结合。

图片

同时运用比以往比例更大的色块,很好地处理了对比关系。更难得的是,他还能保持中国画的骨法用笔,在描画人物外形的时候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与彩互留余地,两者互相咬合,交相辉映。尽管很多作品中,父亲画的人体其实都是有“问题”的:这个腿短,那个手长。但他画的人物是写意的,以神带形,讲究的是“神似”,在父亲心中,意象才是主要的方向。技巧只是一种表现手法,而最重要的就是要“写意”,以意趣感人,把对生活的感受表现出来。拙又何妨,大巧如拙,大智若愚。

图片

父亲是笨拙的,在杭州生活了大半辈子还不会说杭州话。父亲更是一个执着任性的人,一个极其有激情,且感情非常细腻的人。由于长期敬业绘画,专注画面的章法,在生活中也讲究构成。每次他来用餐,坐下之后都习惯地挪动菜盆,换个摆法。经他一调整,不大的桌面,居然立见舒畅起来。他常常对我说:“绘画艺术,最后就是构成艺术,笔墨精良可以穷尽,但构成组合却永无止境。你看很多名家书画首先是从章法中显示出不凡的。”

父亲搜集了许多画片剪报,不时翻翻看看,其中包含了国内外儿童绘画、各类画作和摄影等等各种类型,就是为了研究构成和章法的学问。他的画雅俗共赏,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以写为法,以形带意,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表达了他对艺术的见解和审美的境界,让人在他精心营造的意境里,一再流连。

                      曾宓小品欣赏

     ( 图片系手机现场拍摄,灯光影响未作处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