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于国六后处理的控制策略,你真的了解吗?

 卡车维学院 2022-11-24 发布于山东

内容来源:卡车维学院

分享内容:国六后处理的控制策略

文  章 : 1700字 |8分钟阅读


其实,全部了解了国六的系统组成之后,我们发现,国六系统只是增加了更多的闭环控制,对后处理的监控更加的细致化。维修的方式和方法并不是什么技术难点。

只要你懂的它的控制策略和更组件功用。所以在本期软文中,小编将自己的学到的控制策略整理成文字,大家一起交流关于国六后处理相关内容。


根据上图:我们知道柴油机的主要污染物有四种,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pm颗物。而国六法规下的后处理就是要求系统能讲这四种污染物的排放达到接近0的要求,因此国六后处理系统增加了大量的组件以净化所有污染物。

*国六排放路线


在国五只有SCR的基础上,后处理增加了DPM系统、DOC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PF柴颗粒物捕捉器、和ASC氨气催化器。

同时也增加相关的传感器、执行器和闭环控制策略,达到对DOC、DPF、SCR等系统的监测、控制和协调配合,保证整个后处理系统正常工作,实时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整套系统是如何实现的呢?

EGR系统来抑制发动机NOX(氮氧化合物)的生成;HCI系统对后处理进行燃油喷射,为DOC内的反应提供原料;DOC将HCI喷射的燃油与废气中的HC,NO和CO进行氧化,生成NO2,CO2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提高DPF温度,为DPF的再生提供高温环境。

DPF将捕捉到的 部分 碳颗粒与NO2进行反应生成NO、CO2、CO,这一过程就是DPF的被动再生过程;随后进入尿素喷射环节,尿素溶液在高温下分解成氨气NH3和CO2,与尾气混合后进入SCR处理单元。

在SCR的催化下,CO,NO,NO2与氨气(NH3)进行反应,生成N2,CO2和水,可以直接排放至大气中,同时,未参与反应的NH3在通过ASC氨逃逸催化器时与O2反应生成N2和水,最终排入大气。

此种尾气净化技术路线可以达到90%的净化效率。同时,在整个尾气处理过程中,少不了各传感器的监测配合,让ECU了解各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及时调整控制。

国六上的传感器

DOC前排气温度传感器(T4),用于监测DOC的进气温度,作为可进行主动再生的判断条件,若检测温度不满足后处理反应温度时,ECU会进行相应调整,提高发动机原排温度。

DPF温度传感器(T5):监测DPF的再生温度,判定再生是否正常。DPF再生时的温度600 ±50°C,如温度过高或者过低,ECU会根据温度信息调节HCI系统的喷油量,确保DPF再生温度处于合理范围。压差传感器主要检测DPF前端气压与后端气压差,供ECU判断DPF是否存在堵塞或被移除。同时,根据压差的变化,提醒司机对DPF载体进行再生或清洗。

SCR前排气温度传感器(T6):用于测量SCR前的排气温度,控制尿素喷射时机。SCR前排气温度>180°C时,尿素泵开始建压, SCR前排气温度>200°C时,尿素泵开始喷射。

SCR后排气温度传感器(T7)SCR后排气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SCR后的排气温度,更精准的反应,SCR的反应温度,供ECU判断SCR反应过程是否正常。

下游氮氧传感器:

下游氮氧传感器,位于排气管末端,用于监测被处理完的尾气的氮氧含量,与上游氮氧传感器配合使用,根据两者数据对比,来调节SCR中尿素的喷射量,达到实时精准喷射。同时检测后处理系统的反应效率。

PM传感器:

PM传感器是后处理系统中最后一个传感器,负责检测最终尾气的颗粒物含量。测量值反应出DPF的净化效率。若其检测值超出设定值,将报出故障码,10小时内未修复故障,将激活发动机限扭限制发动机功率。

另外,由于氮氧传感器和PM传感器探头需一直保持10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工作时加热至600度以上进行检测或再生。所以,ECU也要根据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确保排气温度大于120度时,才对氮氧传感器和PM传感器发出检测指令。


END

经过以上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国六后处理的技术路线环环相扣,不仅组件与组件之间的配合紧密,包括组件与传感器,传感器之间也是相扣合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后处理的净化效果,同时系统与各组件之间也是采用多重闭环控制,保证整套系统的高效运行。

对于故障方面,常见的后处理故障都是围绕着这几个传感器的信号报出的,所以,了解了这些传感器的作用相互间的配合,再遇到故障码时不至于手足无措。

国六后处理从零到一的认识,从部件组成,工作原理到控制策略。一课一测验,答题解锁新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