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古道今 | 徐媛:苏州才女,被誉为“吴门二大家”之一

 黄之中 2022-11-25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吴门二大家”之一

徐媛

图片
图片

家中有一部《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闲来无事时我总爱翻几页解个闷儿。有一回无意中翻到一首名为《渔家傲》的词,眼前一亮,忍不住多读了几遍,词的内容是这样的:

图片

“板扉小隐清溪曲,夜月罗浮花覆屋。木笼戛戛摇生谷。庄田熟,桔槔悬向茅檐宿。青山一片芙蓉簇,林皋逸韵飘横竹。远浦轻帆低几幅。浓睡足,笑看小妇双鬟绿。”

图片

这词有点直追文坛大腕苏轼、辛弃疾田园词的意思,叹赏之余便去翻看作者的名字和简介。一看之下却有些吃惊,作者是明代的徐媛,竟是个女子。一名闺阁女子如何作得出这等清新豪健、全无脂粉气的田园词来?心中实在纳罕,从此便留意起了这位“名家不作女郎诗”的才女。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这几年我马不停蹄常跑各大书店、大图书馆,手头颇积攒了一些关于徐媛的资料,心中的疑惑终于慢慢解开了。徐氏较为详尽的生平大致如下:徐媛(1560——1619年),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明万历年间女作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长女,福建布政使参议范允临妻。善填词,长于绘事,与时姑苏才媛陆卿子齐名,得吴中士大夫交口称誉,与陆卿子合称为“吴门二大家”。著有《络纬吟》十二卷。

图片

徐媛《络纬吟》中收录的《训子》

徐媛是个地道的名门千金,她出自苏州名门望族下塘徐氏,父亲徐泰时官至太仆寺少卿,在苏州城郊拥有东园(今留园)和西园(今西园寺)两座园林。徐媛自幼聪明异常,但因为童年时身体比较孱弱,经常生病,故而怜爱她的父母虽为她请了家庭教师,却特意关照先生不必给这孩子安排太繁重的功课。这样小徐媛就很少进行文学创作。当然她少女时代虽然不大写诗,人却是极聪慧的,不但读书过目成诵,而且刺绣、纺织等女红活计也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徐媛大约在15岁那年嫁给了家境清寒的松江书生范允临。徐泰时何以给爱女选了这样一门亲事?——原来这范允临此时虽境遇不佳,家中根基、门第却相当出色,他是北宋贤相范仲淹的直系后裔,他父亲范惟丕曾与徐泰时同朝为官,范、徐两家交情一直不错。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大概在允临14岁那年,他父亲忽然病故,次年他母亲亦因悲伤过度而离开人世,如此允临就成了一个失去亲人、生活清苦的孤儿——徐泰时同情小范的遭遇,常去看望故人之子,时间长了发现这个比女儿大两岁的小伙子才学、人品其实都很出挑,有一天就萌生了让他成为徐家女婿的念头……经过若干曲折,徐媛高高兴兴与允临结为了百年之好。

图片

徐女士婚后的日子甚是和美。据史料记载,徐泰时曾一再邀请女儿女婿结婚后仍住在自家的东园,徐媛不忍拂逆父亲的好意,便住下了。但范允临有些不愿意,于是私下里叮嘱妻子:我们虽寄住此处,可咱们这个小家庭的吃用开销一概自己负担,不能再花你爸妈的钱。徐媛本不想依赖娘家,见新婚丈夫与她心意相通,暗道自己果然没看错人,遂含笑应允了……因允临一直在努力读书以期考取功名,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挣钱养家,徐女士便日夜纺纱织布,以出售女红布匹所得来贴补家用。眼看妻子一个千金万金的大小姐如此辛劳持家,范允临不能不在心中连叫几声惭愧,从此更加发奋苦读,终于在万历二十三年、他38岁那年金榜题名,高中二甲第七名进士……

图片

范允临书法

那么一直担任着贤内助角色的徐媛怎会写出了令苏州才子交口称誉的诗文呢?《络纬吟小引》中记述了徐氏学诗的过程:徐媛嫁与范允临没多久,发现他不惟八股文作得好,诗词、书画水平亦非常棒,心里就很向往。不过那时她主要精力放在支持丈夫获取功名上,待允临考中进士后,她方才正式研习诗文。起先,她并不自信,完成一首诗后就偷偷将其藏在一个锦囊里……一日允临忙完公事回家,发现了这个锦囊,打开来读后很认真地对她说:你的诗已不乏可观之处,缺点是有佳句而无佳篇,建议系统读些古人的诗词文章。徐媛认为她说得中肯,“从此泛滥诗书,上采汉魏六朝,下及唐之初盛,已而直溯根源,遂逮楚之骚赋。”徐氏之前的文学修养本就深厚,这时有丈夫的点拨,加上后来不时同本地才媛陆卿子等人进行诗词酬唱,天长日久就成了当地声名卓著的女诗人。

像许多闺秀诗人一样,范允临在外做官期间,徐媛也曾写过一些柔情似水的赠别诗。但徐氏后来长期随丈夫宦游江苏南京、云南、贵州等地,见识日益广博,其作品也就一洗从前的婉丽,变得常带一份刚健——至此我们大抵明白了为什么本文开头徐媛能作出那么清新豪健、不带一点儿脂粉气的《渔家傲》,既然她曾像一名聪慧异常的男子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千里路,那么她笔端的诗词自带一份潇洒豁达的男儿气,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图片

范允临《天平山》诗手迹

徐媛的晚年生活亦花好月圆。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厌倦了宦海沉浮的范允临辞官携爱妻回到老家,在风景宜人的苏州天平山麓修造了一处园林,从此和徐媛过着享园亭诗酒之乐的隐居生活。大书画家董其昌去他俩的庄园做客后,还特地写了一组诗来赞美这一对神仙眷侣的静好日子:……滇海奇游万里余,天平楼阁化人居。鹿门不独偕庞隐,彤管犹闻续汉书。

图片

晚明吴门画家张宏笔下的天平山庄全景

笔走至此,忽然想起一首著名的爱情诗《致橡树》:我如果爱你……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徐氏拥有的,不正是这种木棉树式的珍贵爱情吗?——互依互助、心心相印而独立平等!

徐媛,一位早在400多年前就已洞悉了爱情真谛的苏州才女,一位在狭窄的空间和社会里依然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女子,我以为她的成长经历可以让现代女性悟出点什么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