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家

 宋的课 2022-11-25 发布于湖北


今年四月,我香港汉基参加学校IB课程培训,校长方博士在家中设晚宴邀请大家。他家坐落在背靠宝马山的高楼第十层,正对着维多利亚港,是欣赏香港夜景的好地方。当时正是香港的雨季,整个晚上电闪雷鸣,他家在十楼,楼在山上,朝着大海,这风雨就更加气势磅礴。闪电和维港的灯光交汇在一起,一霎时如陷风云变幻的大时代。

校长是美国人,夫人安娜是法国人,都有着极好的品味,整个家就是装满书和艺术品的沙龙。家里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他们从世界各地旅行时搜集而来,有非洲雕塑,云南彝族漆器,美洲铜器。虽不是古董,却都是手工上乘之作,生动朴实,华丽沉稳,观者皆唏嘘不已。

校长却在大家的赞叹声中骄傲地宣布:“我要请你们看看我家的Family Tree,就是你们中文说的什么族谱吗?”年近六十,坚持健身,还学习了中文,他把大家引到客厅正中对着维多利亚港的地方,满脸兴奋地说;“这就是我的Family Tree!”我以为是一本书,结果它是一个柜子,一个漆着神秘发亮暗红色漆的老式欧洲储物柜,那个样式我在人家家里,宜家还有欧式家具店从未见到过。柜子式样简单,只在顶部和四只脚有一些弧度和花纹,通体素净,没有任何金属装饰。可是却在这整间屋子里静静地发着光,房间的一切都围着它,包括人。我这才发现房间的整个装饰,布置,甚至灯光都是衬着柜子来的,当然也不知是不是柜子就是这样和一切和谐相融着,滋润却不侵略。

这柜子是校长家的传家宝,当年他的祖先从故乡爱尔兰去美洲新大陆开拓新生活,这只柜子就随着探险者们越过大西洋,它见证了美国的独立,内战,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到称霸全球,一只柜子竟比这个国家寿命还长。在战争与和平的更替中,它一直追随这个家族,这个家族的人也尽一切努力保护着它。校长和妻子属于全世界工作的“国际公民”,他在美国出生,在欧洲,大洋洲,亚洲工作,柜子就跟着他穿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现在落脚香港宝马山。“我们住过很多地方,我在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我们必须在一起。”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很坚定也很动情。“哦,别提了,这个柜子是我们的祖先也是我们的孩子,每次搬家对它都要恭恭敬敬,特别呵护才行,还要提心吊胆。”安娜捂着胸口边说边摇头,谁都能感受到夫妇两人心里的敬畏。

时间以及人的坚守与敬畏赋予物品特别的意义与光芒,而物品也不决不辜负时间和人,它们在时间的流里,静静述说一个家族的史诗。

昨天,上海图书馆刚结束了年展“琼林济美-上海图书馆翁氏藏书与文献精品展”,集中展出81种珍稀翁氏藏书与文献精品。这个翁氏就是清末光绪皇帝老师翁同龢,明代以来翁氏家族在常熟生活,其藏书涵盖史书,诗词,诗歌,佛经的宋明刻本还有碑帖,从翁同龢父翁心存开始,历翁同龢翁同书兄弟而达到鼎盛。传至子侄孙辈,虽未补益,却能继承先志,谨守藏书。到如今,这些书历常熟翁氏共六代,它们目睹了列强的入侵,辛亥革命的曙光,抗日战争的艰难,国共战争的胶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之后的动乱与改革。

展览中还有翁同龢父兄子侄们的日记,往来信笺,诗文,族谱,家录,碑文,日记灯,甚至还有两封红色的拜年帖,红封和黑色笔墨颜色尚好,好像看到身着长袍马褂的他们拜年盛况。

比起方校长的柜子跨越大洋的迁徙,这些藏书的经历显然更惊心动魄,它们见到了太多的战争与破坏,能历文革而幸存,也确是造化了。藏书纸张已发黄,却依然平整光洁,笔墨更加清晰,他们被紧紧地锁在玻璃展示柜中,室内还是萦绕翰墨书香的肃穆和静谧。书信是多么脆弱多么累赘的传家之物,大火和虫蛀可以轻易将其摧毁,而人的懈怠和无视也会是最大的敌人。凭一家之力,留下这些纸张笔墨,该是倾注了多少心血。

因为学考古,我总试图在家里发现点儿什么古物宝贝,然父亲祖上世代为农,身无长物;母亲祖上是汉江长江上的渡船人家,日日以船为家在水上漂流,更加不可能有珍稀之物。他俩结婚时候的大床现在不知道扔到哪里了,桐木做的柜子我小时候就被虫蛀得惨不忍睹,好在那辆老二八自行车还有一副铁架子躺在后院呢。太太去世的时候,要母亲取下她耳朵上的耳环留个念想,可是母亲想到舅奶奶就在门外虎视眈眈,哪里敢取。外婆早逝,两只银镯子被二姨拿走,母亲没有任何来自她外婆和妈妈的念想,她的首饰全是我们姊妹长大后给她添置的。

父母盖的第一座青砖红瓦的屋子卖给了叔叔,他们搬了家,房子一直留着。我们四姊妹在那个屋子里出生,我长到八岁,母亲不堪奶奶的无理取闹就搬了出来。第二座房子是当年生产队的办公室,很长很傻气,墙上还用白灰写着“大跃进,抓生产”。土筑的地面儿太多老鼠洞,我扫地时从老鼠洞里撮出一枚辛亥革命纪念徽章,印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这枚徽章哥哥一直小心收着,没事就拿出来在嘴边吹吹,非常爱惜。大姐那里有一张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二八年纪的家人,微微一笑分外动人。这张照片跟着大姐年少外出到出嫁为人妻母,我们都很爱这张照片,虽然一直知道母亲是美人,可是还是被那照片里微笑的少女震得说不出话。

母亲的照片和那枚徽章,是我们家唯有的传家之物了,我们姊妹四人都分外爱惜。我们长大的第二栋房子也早在08年推倒做了新房地基,原来简陋的房子所剩也不过就剩下这照片和徽章了。

传家之物是先人留给后人的财富,更多的也是责任和信念。世事多变,时代更迭,潮流冲刷,旧物总是太容易流失和淘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