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单位,领导更喜欢人才还是听话的人?

 昵称20302719 2022-11-25 发布于安徽

有能力但不听话的员工属于“野狗”,可以短期利用,但从长期来看必须被干掉,话虽然不好听,但却是职场的真相。

事先声明,本文只论述客观现实,不涉及立场,如果感觉现实太残酷接受不了的,请自行努力改变现实。

在阿里的百年大计中,有一个著名的员工“辅导四象限”,通过能力维度和意愿维度,将员工划分到“高能高愿、高能低愿、低能高愿、低能低愿”这四个象限中,分类进行辅导管理。

后来,这一理论又被更多企业引申沿用,根据价值观和绩效将员工分为“明星”、老黄牛”、“土狗”、“野狗”、“小白兔”和“大白兔”六种类型,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

文章图片1

“明星员工”

阿里将“高能高愿象限”内的员工称为“明星员工”,而用现在大家更喜闻乐见的称呼来表示,那就是“卷王”。

“明星员工”是职场上的“永动机”,也是领导最喜欢的“心头好”。他们认同公司的价值观,又听话又能干,永远不知疲倦,持续高效地帮公司创造着价值。

他们最需要的是能够快速地成为管理者,获得较大的成长空间。因此,管理者在辅导时,一般给予“明星员工”信任、欣赏、认可,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授权,让他们成为团队的榜样。

文章图片2

“老黄牛”

“老黄牛”一般是指那些能力并不突出,价值观水平也马马虎虎的员工,他们往往很难有亮眼的业绩,但是也不会犯大错误或给公司带来大麻烦,这些员工基本上是所有企业中的主力军。

对于老黄牛员工的管理,公司还是以利益驱动为主,强调绩效,尽可能让员工卷起来,同时辅以必要的培训培养,希望他们整体上能够往“明星员工”靠近一些,而不是往“土狗”的方向下滑。

“土狗”

和“明星员工”相反,“土狗”是那种低能低愿类型的员工,他们既不愿意干,又干不好。业绩奇差无比不说,还喜欢散布各种负能量,破坏团队氛围,不仅不能帮忙,反而屡屡做出“拆家”之举。

文章图片3

对于这样的员工管理起来倒也比较简单,直接淘汰即可。

“野狗”

“野狗”是典型的有能力但不听话的员工。他们有很强的业绩,个人能力强,但是价值观不行,团队配合度也差,比如经常抱怨公司文化或者违规操作。

这就像草原上了野狗,总是能够高效地捕获猎物,至于过程是否不择手段,他们从不在乎。

文章图片4

对于领导者来说,这种类型的员工价值观如果不能被扭转,那他的危害程度往往远大于“土狗“。因为相比“土狗”的不作为,“野狗”往往更有能力伤害公司,所以必须要毫不犹豫地清除出队伍。

早期阿里还是销售文化的时候,由于业绩考核比较重,很多销售员在拿高绩效高提成的同时,贪污腐败刷单虚报无恶不作,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当年最著名的阿里b2b总裁卫哲引咎辞职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不过,在很多企业我们却依然能够看到很多“野狗”的存在,这是因为企业迫于业绩和发展需要,很多时候不得不利用“野狗”们的能力,而一旦企业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建立起完善的运行监督机制,“野狗”们就会在第一时间逃离或者被“卸磨杀驴”。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蜀国大将魏延,此人军功卓著,是一个难得的良将,但是因为“脑后有反骨”,所以一直无法真正得到刘备集团的完全信任,最终由诸葛亮设计由马岱将其斩杀。

文章图片5

“小白兔”

“小白兔”是指在基础岗位比较正直听话的员工,他们工作积极,但由于能力问题导致业绩不达标,属于低能高愿,一般这样的员工都是一些职场新人。

对于“小白兔”,公司最主要的就是进行辅导培训,给予适当的机会,来提升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早日成为“老黄牛”甚至是“明星员工”。但“小白兔”如果迟迟培养不起来,那最终也会被淘汰。

“大白兔”

“大白兔”同样属于低能高愿类型的员工,但和“小白兔”最大的不同,就是“大白兔”们通过熬年限或是关系运营,已经爬上了领导岗位。

很多时候,“大白兔”对于企业的危害其实也非常大,他们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人畜无害,甚至会像奶糖一样受人喜爱,但实际上“大白兔”的存在会占用大量岗位和资源,甚至会导致公司人才竞争导向出现偏离,溜须拍马风气日盛。

文章图片6

所以对于“大白兔”们,公司也不能心慈手软,必须予以淘汰。

那么在单位,领导更喜欢人才还是听话的人?

借用前面的理论,其实我们可以用听话和能力,划分员工的四象限。那根据领导的喜欢程度,排序大抵如下:“明星”>“老黄牛”>“小白兔”>“大白兔”>“野狗”>“土狗”。

这里面,“明星”和“土狗”的排序,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质疑,因为又听话又能干的员工,没有领导会不喜欢,而既不听话又不能干的员工,领导肯定也是最讨厌的。

但是中间的4个次序,也许有很多人就不认同了,那么我来解释一下为何会这么排序。

首先“老黄牛”为何能排第二,有人认为第二应该是“白兔”,也有人说应该是“野狗”。

先来说说“白兔”,他们虽然听话,但领导最终是要业绩的,因为领导的领导也会跟他要业绩,所以“白兔”们有可能短期内获得领导的信任和喜爱,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没有业绩支撑,最终还是一场空,领导不可能因为你听话就替你背锅。

文章图片7

又有人会说那“野狗”不是业绩漂亮吗?为什么不是他排第二。下属有业绩固然好,但是下属如果不听话,就会严重挑战领导的权威。你一个人挑战权威也不打紧,问题在于你挑战了以后会形成很差的示范效应,到时候会领导对于整个团队的掌控力都降低,最终团队执行力一落千丈,成为一团散沙。

所以很多时候领导表面上看仿佛很喜欢“野狗”,但这只是因为短期内没有办法,实际在领导内心中一直盘算着的是如何找到替代者,然后干掉“野狗”。

与“白兔”和“野狗”相比,“老黄牛”虽然各方面都比较平庸,但却是职场中的大多数群体,大量的基础工作还是得需要依靠他们来承接,只要稍加管理,就是除了“明星员工”外最值得信赖的群体。

至于“小白兔”和“大白兔”的排序应该也没有啥疑问,毕竟“小白兔”还存在培养价值,“大白兔”则往往已经被证明不具备培养价值。

那“大白兔”为什么还能排在“野狗”之前呢?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在听话和行不行之前,听话的人总是更占便宜。

就算同样是淘汰,在淘汰“大白兔”的时候,往往采用调岗等更加温和的形式,而对于“野狗”则更多地是直接选择裁员或者逼迫其自行离职等更加决绝的手段。

文章图片8

当然,有时候受到领导者自身理念的局限性,有时候上面的这份排名也有可能会出现偏离,但是从宏观的、长期的角度来看,上面的排名都是正确的。

说在最后

阿里对于员工的“四象限分类”,也许会让很多职场人士看了不爽,但我想说的是,现实的职场规则就是这个样子,我只是将其真实地呈现在你眼前,无论这是否符合你的期望,它都客观存在。

而且,所谓的“四象限管理”也并非阿里所独创,像京瓷、GE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有类似的管理模型。

至于这种分类管理是否合理,欢迎发表你的看法。

文章图片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