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眼中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

 地瓜5gbq29yd5l 2022-11-25 发布于湖北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对马宁远说过:“孔子告诉你,知不可为而为之,是说你做事情之前不要问能不能做,而要问应不应该”。

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我认为却是对孔子人生的高度概括。

不要问能不能做(这样做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应该问应不应该(这样做对不对)。

让我们回到孔子的时代,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那是一个礼仪和规矩逐渐崩溃,各国争相变法图强,疯狂地利益最大化,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来的时代。孔子就像一个固执、喋喋不休的、不合时宜的老头,坚持在做自己的事情,做当时的人看不懂的事情,说当时的人不爱听的话。

他用自己的判断标准改写《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既记载了国内的事情,同时也记载国外的事情,更像是一部以鲁国为主的国际史。

孔子,和我们后世理解历史的方法不同,不是按照史实怎么发生我们就怎么写的方法写史,而是用这段历史应该怎么发生的方法来写史。

我们可以从最出名的“郑伯克段于鄢”的例子发现很多细节。

鄢作为地名,是比较好解释的。于鄢(在鄢这个地方)

首先按照当时史书惯例,称“郑伯”而不称呼郑庄公就大有门道,孔子在讽刺郑庄公这个人,讽刺什么呢?这就和“段”这个人有关系了。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段从小品行多有不端,郑伯不加劝阻,反而是想等段恶性暴露之后再一举将他杀掉。孔子这里隐含了对郑伯的强烈的不认可,认为作为兄长,应该规劝弟弟,而不是像仇人一样杀掉对方。称“郑伯”意思是讽刺这个哥哥不像哥哥,没有起到教养弟弟的职责。称“段”,同样称名,也是在讽刺,讽刺什么呢?讽刺“段”这个弟弟不像弟弟,与哥哥在战场上刀兵相见,因此用“克”这个一般用在两个国家之间战争的用词,以示兄弟之间,哥哥不像哥哥,弟弟不像弟弟,如同敌国一样互相攻伐。

短短六个字,却蕴含着孔子深刻的褒贬。和他眼中应该的世界。

这样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以作者的主观意图来判断史实,要求作者治学严谨、时时反省和没有私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的历史史实高于个人判断的原因,能够这样写的人太少太少了。

孔子的努力有没有作用呢?

有。

判断的标准很简单。

谁是春秋最强的人,有的人说是楚庄王,有的人说是齐桓公,肯定没有人说孔子是春秋最强的人,最厉害的人,最有权势的人。但是春秋这几百年的历史,最后是由孔子修订的鲁国史《春秋》来命名的。我们知道的这些人、这些事,都是《春秋》留下来的。


时间或者说历史有其内在的判断标准,就是几百年来人们的是非判断的总和,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春秋百年,唯有《春秋》。

我想起台湾的作家唐诺的一个很感人的比喻,历史就是一个窄窄的甬道,甬道的尽头有光在若隐若现,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把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拼命地送进这个甬道,希望这些他们心中的珍贵的东西能够保留下来,却从来没有想过,把自己送进去。甬道之外的东西,绝大多数被时间洪流冲散,甬道之内的东西,很多也都不一定能保留下来。

他们知道吗?

他们知道。

那支撑这些人无怨无悔,孜孜不倦地把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送进这条历史甬道的动机是什么呢?

我猜,是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就这样停滞在我手里,我有义务传给后人的文化自觉,以及他们心中的世界应该的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