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学书法跟常人反着来,用了三个方法多次在书法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书法古今 2022-11-26 发布于陕西

书《石门颂》怎样临摹才是正确的?一些书法爱好者在临摹《石门颂》时,往往因为原帖的点画很细,也就临摹得很细,写出来的字形也很像,自认为还是临出了水平。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完全不对,只是在临摹中没有注意合理的方法,为日后的出帖带来一些苦恼。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临摹?怎样临摹才会给后面的出帖打下好的基础?

我们以隶书名家李守银的隶书为例,看看他是如何临摹而成为书法名家的?李守银是中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多次获得过全国书法篆刻一等奖,担任全国书法评委。他的书法取法于《石门颂》、《大开通》、《陠阁颂》等诸多东汉隶书名碑,其书法风格雄强朴拙、浑然一体,有大气苍茫、恣肆朴茂的艺术感受。

李守银的隶书作品如何从《石门颂》作品中演变而来的?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学习隶书书法,尤其是从《石门颂》中走出来自成一体,是很有借鉴和帮助意义的。

一是,他打破了《石门颂》细线的写法,将原有的细线全部改造成粗线。这一点,从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是可以验证的。《石门颂》中的点画,均为细线写成,这一方面是由于它是一件摩崖作品,要刻在石上,因此,线质是因石走势的,另一方面,这是作者当年的一个书写习惯。但人们在学习《石门颂》时,要尽量减少使用这种方法,而李守银的做法就是打破了这一书写常规,改细为粗,创立了自己艺术风格,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二是,李守银的做法,并没有破坏《石门颂》书法的主要风格。《石门颂》有隶中草书之称,它的风格恣肆浪漫,飘逸动感,因此,在学习《石门颂》时,也要把握它的总体风格,即使怎么改变它的点画或字形,但这一风格尽可能地不要变化。李守银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临摹和创作的,我们看到他对笔画的改变后,但对风格上的变化还是没有完全改变的,这个方法也是学习《石门颂》书法的一个高明手法。

三是,改变字形。《石门颂》书法的字形大多都是以方匾为主的,这也是东汉诸多隶书的一个共同特点。但书法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也总不可能沿用古人的写法,那样去做的话,也只能算作是抄袭或者复制,这是当代书法艺术性所不提倡的做法。李守银并没有这样去做,而是将《石门颂》的方匾字形改成了长方字形,但总体风格没有改变,因此,他的作品一经参加书法展,而获得了诸多评委的一致认可,拿下了九届全国书法展的一等奖。

人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照着前人的字帖去临摹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不去临摹,将会走上江湖一路,但临摹也是有方法的。前人言: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极大的勇气打出来。说的就是临摹时要认真临摹,但也要从古人中走出来。如何走出来,走得更好?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和创新。照着古人作品写,这不叫创新,它叫复制,是不可能成气候的。而如何学了古人,再去写自己,并且自成一家,这才是学习书法真正的目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石门颂》中的点画纤细就缺少了书法的浑厚之气,相反,《石门颂》中的笔画线条恰恰是带着一种韧劲和弹力,这种力又是一种饱满含刚之气,反而成就了它的飘逸、天真、洒脱、力逾千钧刚劲之美。而书法创作时,则是要从中找到它的艺术性特点,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便可以这里进行拓展性训练,例如有的书法家就用纤细之美展示《石门颂》,也有的则用浑厚之美来表现《石门颂》,李守银便是后一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