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桥祝谱序跋

 沧州家谱穆国联 2022-11-26 发布于河北

吴桥《祝氏族谱》序跋(8则)

一、乐山公序

尝闻先人遗命曰:始祖原弃世山东青州府安邱县。二世祖播迁直隶河间府吴桥县,然身居吴邑而思亲不释仍回家移葬于吴桥,在祝家庄前立茔以为始祖。由此福泽绵绵,子孙绳绳。不惟业诗书而游宫墙,亦且应贡选而登仕路。凡此皆敦伦焉乃臻于是惜也。世远年湮,支派或有混淆名字,不无重犯,予也忝居族长,颇为伤心。敬邀阖族仪立族谱,序其支派,详其名字,虽不敢自谓有裨于先人不浅或亦子孙振振,不至紊乱之一助云。

乾隆二十六年(1761)秋

十二世孙 存仁

二、午桥公序

秦汉以前无谱牒之说,至晋宋而谱牒之学乃贵焉。有总辑百家之世族者,有自谱其家者,所谓家传家记者是也。

吾祝氏于明永乐间,自山东安邱迁居直隶吴桥,世以耕读为业,历四百余年十有七世,支庶蕃行。乾隆辛巳(1761)岁,族长邀阖族议立族谱,支派犁然可考,迄今又二十余年矣。阅族出公项谋所以重修之者,使德全辑其成,余谓族谱之修明世系,亦以叙族情也。族姓蔓延所居非一村,近者五六里,远者数十里,岁时蜡社聚会之日常少,婚丧葬拜唁之礼多疏,是骨肉之亲渐分渐远,而相视如茶人谱之所为作也。尝闻诸先人始祖在原籍弃世,二世祖迁居之后,思亲不释,仍移葬于吴邑,以为始祖。吾族之人闻斯言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支派虽分,本源则一,今之异地而居者,即昔之一堂共爨者也,而忍相视如茶人乎。古人家传世谱,简明详核,此谱条例世系概存固陋,然存此固陋以俟润色于将来,则原委可稽也。余年已及壮奔走于衣食,颠于仕途,古人敬宗睦族之事有志者未逮,每一思维惭不寐食禄,后稍有余数次第而行之,当亦余责也夫。

乾隆五十年(1785)秋

十四世孙 德全

作者简介:

祝德全(1792年前后在世),清诗人。字葆初,号午桥,吴桥西宋门村人,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改汶水知县,升潞安同知。因公挂议致仕,家居授徒。著有诗集《葆初诗草》。

三、东坪公序

或问于予曰,族谱何为而修也?予应曰:示亲亲也。何言乎示亲亲也?予应之曰:以明世系,以联族属是之谓示亲亲也。明世系联族属之示亲亲奈何?予曰:世系明则人思敦宗族,属联,则人思睦族敦宗,睦族亲亲之道具矣。曰,舍族谱无以为亲亲者乎,曰,有之庆贺吊唁聚会,有常伏腊岁时往来无间。皆所以亲亲也,然则何独取于谱而修焉?予曰:恩之所能速者,用吾恩情之所得施者,用吾情至恩不能速情不得施,则亦已矣,而(周)远尔者无如谱遍亲疏者,无如谱以云亲亲,不其然乎日,谱以亲亲诚哉,善亲亲矣,第其事繁,其责重,非委之老成,无以成其始也,非需之时日无以成其终也。茫茫数十年来,而欲振起,而里定之勿亦徒自劳乎,予应之曰:唯唯否否,不然天下之事创则难,因则易,今兹之谐因也,非创也,渊源可接不事远招支派可寻,无劳旁拽,沿而溯之,推而广之,次第而陈之裕如也。且予之严训禀承久矣,日者家大人呼予而言曰,吾祝氏族谱之重修也,迄今几五十载,葛之本根莫庇行苇之苞体罔歌,过此以往未之或知矣,此予所以慨然自任而无复疑也。曰有是哉,谐已废而子兴之谱将坠,而子举之子于亲亲夫何憾哉。予应之曰,唯唯否否,不然,每见前人再修谱牒皆付剞劂装帖函,颁施阖族以垂不朽。今予也搦管染翰据案勤勤,积日累月所获无几,赖诸父兄弟互相赞成,共得一十八册,散给族中仅十一,于千百揆之始原殆不若此也,虽然观于斯者亲亲之志油然生矣。夫一人亲亲而家道昌,人人亲亲而族风盛,迨至家崇孝友里,尚雍和一族之间秩如蔼如,则谓予之无憾于亲亲亦可或闻之冁,然笑忻然去因摭所问答而志于简端云。

道光十年(1830)岁次庚寅间月之吉

廿十六世孙 东坪

四、雪樵公序

吾族谱自乐山公修之,支派犁然可考,逮二十余年,午知公重修之倍极详明。又五十余年,先叔父瞻泉公邀同族长议,所以重修之者,议甫成旋即弃世,事遂不果庚寅岁,东坪兄重续手抄三册存贮家祠,迄今又二十余年矣,族姓蕃延,居址异方,主支派益分,户口益析,名字不无重复,非所以明世系而叙族情也。兹东坪兄又议重修,但商谋未协,镂版之费等备无赀,其难矣。春间稍得公项仅足纸笔之费,特邀族中公同商酌详为考核,更为补辑写十册,俾族中各支支长各存一册,以贮家祠。虽不敢自谓有功于先人庶,吾族成知敦宗睦族之义或亦侧,然而动水源木本之思,慨然而知祖功宗德之不可泯没,傥有捐厚赀倡仪重修之事,寿诸枣梨以继先叔父未速之志并慰东坪兄之情斯,亦吾族之幸也夫。

咸丰二年(1852)岁次壬子仲秋上浣

十六世孙 廉能

五、菱舫公序

闻本固者枝比荣,渊源者流自长。吾祝氏自迁居以来,世以耕读为业,迄今历五百余年十有九世。支底蕃衍,户口众多,既不能一堂共爨又不能聚族而居,长支五世祖讳得忠、得恕两支分居新镇店,长支九世祖讳永寿一支分居西宋门。然世远年湮,难言其详,惟据父老传闻及先人遗命皆言住西宋门始自先九世祖讳嘉印字九如,国初时由东宋门迁居西宋门,子六人,后分为六院,追弃养后遗命仍归葬东宋门前祖茔。自九世以上墓前俱有碑碣。今年春,合族谋立公项,议重修族谱,本欲镂版刊示,俾家各敬守一谱,昭示来兹,无奈除补栽柏树二百余株并垫修茔地诸项外所余无几,不得已仍照咸丰二年(1852)修谱方式再抄示二十部,议成,诸尊长命昌绪将西宋门各支支派名字考核详明,补辑惟是,与胞兄椒加意延访,留心参稽,幸得不致挂漏舛错。

念谱之修也,于今五次矣,俱各简核详明,堪为后世之法。今族中又有是举,何乐如之。用是倘有捐厚赀倡议重修之人,不惟合族仰望,昌将翘首望之矣。是为序。

大清同治十一年(1872)岁次壬申巧月

十八世 昌绪

六、松轩公序

谱者,志祖宗世系之源流,使子孙不忘所自来也。谱谍宜简,谱式宜详,简则易修,详则易考,易修则子孙人人乐修,而谱存者多易考,则子孙人人乐考而知祖者众。吾祝氏族谱,自乐山公创其始,厥功已伟,洎午桥公重修之规模大备,所谓简洁而详明,亦云至矣。以及东坪公修之,雪樵公修之,故历今五百余岁,支派犁然了如指掌。其所以明世系,叙族情者良有以也,自壬申岁族中有续修之议,然所成无几,功未竣而中止。迄今近二十年矣。族姓蕃衍,且居非乡,年既愈湮,而情亦益暌,年湮则追远易忽,情[暌]则同姓日疏,夫远而不使忘、疏而可使亲、唯谱足以兴之。何也?由后而观,虽支分而派别,由前而溯,实一本而同源,睹斯谱者,孝悌之心油然而生,考稽之念忻然而动,尚何至讯祖父之名讳而茫然,论高曾之功德而莫知乎,此谱之宜修,诚有不容不亟者也,夫修之亦无难耳。成规具在,奚事更张,前迹可循,不劳旁搜,因其旧而辑之易易也。兹同族中诸尊长共议,特取近今十余年以来,详为续之,其名子之,已登谱与未登谱者,细加斟酌,虞有重复也。其继嗣者,双祧者,皆为注明,惧有紊错也。其徙居他乡者必志其地,记其人,以补异日考验也,其乏嗣而借于他姓者,名下直书止字,恐乱宗也。议之既成,奈公项无资,难谋镂版之费,而写之责又为余所不容辞者。因装成若干册,要未能遍给族中,仅可付给各支支长收之存诸家祠,每遇春秋祭扫之余,父诏其子兄,勉其弟底咸知祖功宗德,以兴其木本水源之思,广其敦宗睦祖之益,俾人人不忘祖训,皆能业安耕读,心存忠厚。食旧德而服先畴,务勤俭而乐诗书,则自兹以往,先人之流泽孔长子孙之绳,殷将见福荷绵绵,裔ト振振,又理所固然安至有极胜难继之概,俟后有捐资重修者,寿诸枣犁,以承先志,于无替,使谱牒愈存而愈多。又诚吾族厚幸也夫。

光绪十四年(1888)岁次戊子清明日

十八世孙 增年

七、晋笙公序

尝闻万殊根于一本,百川始于一源,虽远近异形势要其本源则之一。古人设有谱牒之典,所谓敬宗睦族者是也。吾祝氏自迁居以来,不惟业安耕读,而且子孙绳绳,岂非敦崇孝友有臻于此乎,且族谱之重修也,迄今三十有三年矣,支庶繁衍,所居不一村,往往相遇而不能相识,即识之亦不知为长幼,良可慨也。于是族长偕同玉瓒、炳麟、英华暨支长元钰、寿祺、文源、纪勋、官俊诸尊长筹谋公款议详为之续,使予任其责,幸吾族又有是举,何乐如之,考稽先诸公家传谱式,世系明焉。而支派犁然规模条例均堪为后世之所,然吾族人丁日益繁盛,命名实难,按字排传亦联族情也,谨拟十字自二十世起以侯将来之高明亦可化而裁之,予自请命之后,日夜勤勤,细心调查而加意于补辑,尤赖诸父兄弟互相赞成,又以写难艰,故付诸石印,亦取其字工精美而成效速也,并精装成若干册,须施各支支长珍藏,庶一披阅,成知木本水源而广敦宗睦族之风欤。予承先人之志,正愿我族中共体此意,庶几勿替于家法焉。倘后有倡议重修者,岂非吾族所深望者哉。

中华民国九年(1920)岁次庚申元旦

十九世孙 桂森 谨序

八、

  据我祝氏族谱记载,始祖原逝世山东青州府安丘县祝家岭。

  二世祖明朝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迁直隶(今河北)河间府吴桥县东宋门村,二世祖虽然身居吴桥,然而思亲心切,因此回家始祖灵柩移葬吴桥,在东宋门立  以为始祖。

  九世祖讳嘉印,自幼失去父母,在其祖父母抚养教诲下成家立业。清朝初搬迁西宋门村居住,逝世后葬东宋门祖  

  我祝氏族谱自十二世祖乐山公创始以来,先后经八次续修,虽历今五百玖拾伍年,但世系支派仍一目了然,此乃前辈续修之功也。

  自上次续修至今又已七十九年矣,族中大多年轻人对自己世系支派不甚了解,起名用名也略有紊乱,究其原因其一是多年没有续修,其二是族谱保存下来的甚少,大多无所考核,因此邵民叔多方面筹款,并多次督促本次续修。本次续修其目的是一、通过本次续修使我祝氏子孙人人了解自己世系支派,知其本源,继承发扬我祖先勤劳治家立业、尊老爱幼,族人互助之美德。二、起名用名要多加斟酌,以免重名及辈分紊乱。

  因我族人丁兴盛,如三村同续,实有诸多不便,经东宋门洪瑞、新镇店绍友、本村绍民共同商议,确定各村自行续修,印刷后互相交换保存,以备日后考核。

公元壹玖玖玖年六月廿日

廿一世孙 正岩 

(张宪臣 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