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献县护持寺村白氏族谱序

 沧州家谱穆国联 2022-11-26 发布于河北

献县护持寺村白氏族谱序

编修族谱,自古以来,历久不衰,以其有益于社会也。族谱乃国史之支流,涓涓细流方能汇成江河湖海。预知社会之发展,必先知众多家族之变迁,此其一也。历史欲久,繁衍愈众,愈众则愈涣散,族人如同路人矣。故族系明方能知亲疏,族人之间亲爱之情亦油然而生,社会细胞安定团结则整个社会亦能安定矣,此其二也。族谱多录先人之美德懿行,后人敬瞻,可生报本追远之心,增进道德修养,提高人民素质,此其三也。如此等等,不一而是。值此太平盛世,中央崇尚以德兴国,白氏族人共议修谱,乃利国利民之善举也。

献县护持寺村白氏乃清康熙朝宣化总兵二品顶戴白彬之后裔也。自清末由白家口(沧州)迁此以来,历经十代矣。由于天灾人祸,族谱资料散失殆尽,族人慧眼识珠,共推白公焕宗主笔,重修族谱。公虽已届古稀,却仍才思敏捷,历经数载,搜求整理,达到现有资料基础上的最高水平,令人读后叹而羡之。望白氏后人珍而重之,勤于披览,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并不时为之辑补,申水源木本,切勿束之高阁,视此为不急之务也。

白氏族谱堪称完美,除有较详尽之世系、表列、人物、传记之外,且有白氏家风、各支情况、社会关系、宅屋分布、族坟墓地、金石篆刻、诗文选录及前言后记等,可称族谱之范本。尤其倍受教益者,乃教育子弟之家风,即:读书务农,勤俭持家,安分守业,不求宦达,和睦乡里,团结本族。故以世代子孙克承先德,严守家训,上慈下孝,不亢不卑,非但无招惹是非者,且互助互爱,倍受乡党称道。仅吾所知之白公者,乃当地名士,领军人物也。公多读强记,学识渊博,民情时事,历练通达,政绩卓著,口碑极佳,名人雅士,多从其游,以其学为师,视其行为为范者众矣哉。公之子女亦守身敬业,恭俭温良,凡与之接触者皆敬且爱之。此乃祖上之德,个人造化之功力也。

初,公嘱余为谱序,惊且诧之。公何人也,余何人也。览以往为公之作撰序者,非博学宿儒即插笏缙绅。余本平庸,孤陋寡闻,因而却之再三,但公坚信之。为聊申敬意,又虑序者本无定式,乃勉强而为之。今惶恐以奉,敬请公与白氏族人哂正焉。

甲申暮春交河 孟宪珍 杨祯祥

白氏家族谱序

家族有谱,如国之有史也。以史为镜,可知国家之兴废;以谱为镜,可得一族之盛衰。因之,国有史,方有志,有家谱,已成我国之优良传统,凡诸名人,皆可从其家世探其成长之原。因故谱者,亦研究历史之资料也。修谱者,多炫耀功名,夸大门庭,以求哗众取宠,拉虎皮以吓人。况且,从中宣传封建迷信,族权思想,隐恶而扬善。重官以轻民,此皆修谱应批判者也。吾以为,谱者,应如实反映家族历史,不文过而饰非,不隐恶而扬善,学先人之品德操行。继往开来,承先人之互助精神,发扬光大,知先人之失误之处,免入覆辙,明一族之世系沿革,探繁衍之原因。此修谱之意义所在也。不仅如此,人者,社会群中之人也。查一族之历史,须联系社会背景而识之。夫人生在世,于国于民,应有所贡献也。故于国于民有益者,应歌颂之,虽巨富而吝者,私心重也,富而不利国家,应鞭挞之;故修谱者必置于社会背景中观察也。由是而论,不论地位高低,不论从何职业,凡有美德懿行,皆可为之传也;传者,以教育后人,承优良之传统也;有大恶者,亦应为之书写,以之戒于后人也。

故修谱本身,并无弊端,关键者在所反映之内容也。以往对谱持否定态度,固有极“左”思潮之影响,亦因内容有应批判之处也。苟能以正确思想为指导,修出有教育意义之谱书,又何不取焉?忘记祖宗,割断历史,非马列主义之态度也。本此精神,白氏始有修谱之举,欲以先人之优良传统,教育后人者也。

我白氏原本有谱,抗战时期恐遭兵燹,乃藏于墙壁中,孰料未被日寇焚毁,反被鼠虫咬碎,诚可惜也。不但如此,先人所留历代神主,亦在“文革”中悉遭破坏,由是族人历史遗物,庶几荡然无存矣。虑及日久年深,沧桑变化,恐历史状况湮没,故阖族人等重议修谱,并推予担此重任。予实感能力所限,而忐忑不安。然阖族之托,不敢辞也。于是乃访诸故老,求教于亲友,忆先人之口述,查神主之抄底,经分析整理,始成此谱,拙陋之作,献人有愧也。

先人名字,有不能追忆者,亲友亦有不详何处者,只可暂缺待补。传*有后人作者,有自作者,亦有求于至友代作者。吾之先人事状,求助于所识之诸公,幸为慨诺,已成数篇。本族他支之先人,吾冒昧草就数篇,因他支先人事迹不详,尚待访问整理,求贤者为之传,此须说明者也。

考我白氏家族,来源于沧州白家口,清康熙宣化总兵二品顶戴白彬之后裔也,约于清朝后期,衍庆公之二子义山、燕山二公迁来献县王三才地方护持寺村定居,至今已有十来世在世矣,因恐世系湮没,前人事迹不为后人所闻,故成此谱以传世,虽不完备,亦可见其大概矣。

八世孙 焕宗 谨序于一九八五年四月十八日

刻印后题跋

我白氏家族,自清朝迁居护持寺村已经十世矣。由于刀兵水火,家谱被毁,神主已无,族人对此感到十分焦虑,因此公推我父承担修谱重任。但修谱本非易事,不仅编写要花很大精力,而且刻制印刷需要资金。父亲为此晚上撰文,白天抽暇四处奔走求援,确实费了不少心血。再者自己为先人作传,恐受讥于世,只好求友叙事,请为握管操劳,也花费了许多功夫。我目睹现状,始知修谱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我因年幼不谙旧事,本族情况也很寡闻,通过刻印读谱才知道我族繁衍之大概情形,自觉很受启发和教育。

我认为这仅仅算做一个草本,因为:第一,族人名讳尚未补齐;第二,先人传略尚不完备,有些有事迹可传者,因不详而未能成文;第三,现在本族人居住地址图中尚缺新建之房屋坐落;第四,现存族人名字尚未完全列入,因为不详其情无法填写。

为了使以后世系不乱,经我父亲提出,合族人等通过,自第十世开始,为名号排列议定开世共字二十,现列于下以便将来分散之族人能按世相认,其排列顺序为:****************************************

在印刷中任丘王焕玲、山东平原纪秀丽二同志为之操劳协助,于此表示谢意

九世孙 白希永 谨跋

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五日

白氏族谱修订后记

吾家旧谱,抗战时已被鼠噬。解放后进入太平盛世,然因诸事羁身,未遑顾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思想顿开,乃慨然有思源之感。于是断断续续,1985年谱稿初创,并油印后分送本族各户。世系原委清焉,于辨支认亲,情况备矣。

然则,族谱非只本族之私物也。人事活动涉及方方面面,择其重者收之入谱,乃史料也。对采摘民风,编史修志,均有参考价值。因之,不仅本族重视,史志学家亦颇重视之。有感于此,乃重新修订,充实文字,对金石诗文亦选择录入,意在反映族人之社会活动状况也。吾族虽非名门,但亦非无知无行。读是谱,可知吾族之概略矣。

为提高本谱之重量,特烦善书诸友,为之缮写成册,于是又成为不同风格之书法作品集矣。为(写?)文者皆沧州之雅士,为(写?)书者,皆沧州之名流。得诸公之青睐,蒙诸公之拨冗,此谱已成可观巨册矣。余深感焉。

修谱不仅在于追念先人,生落实思木之感,使子孙明孝道,敦家风,更在于鼓励后人立青云之志,继往以开来也。愿我白氏后人励精图治,报国荣家,不负相助诸公之望也。

本谱可视为第一卷,若干年后,不仅人丁增长,且事迹也会增多,所遗者重录成册,可定为二卷。如此相延,愿我白氏世代不乏修谱之人,总有可记之事。能如此,则可报先人之德矣。

白焕宗 ○○三年年十月十日

沧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李德瑞

时维二仟零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白希永 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