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肺癌、肝癌、直肠癌)的辨证论治

 医道循天道 2022-11-26 发布于陕西

       肿瘤是一种机体内细胞异常增生的常见疾病,可发生在人体各部。内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有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瘤、胆囊癌、直肠癌、结肠癌、胰腺癌等等。
       肿瘤属于中医学“瘤”、“岩”、“癥积”、“息贲”、“噎膈”、“脏毒”等疾病范畴。因目前临床对食管癌、胃癌的辨证治疗基本与“噎膈”相同,故本篇从略。
肿瘤的病位虽然不同,但其病理总属气、痰、瘀、热毒等邪郁结积聚,相互为患,久则邪盛正虚,脏腑气血津液日益耗伤,形成严重的恶性后果。辨证总以气、痰、瘀、热毒为标,属实;内脏功能失调、正气亏损为本,属虚。治疗应掌握标本虚实的主次,酌情运用攻法和补法。早期肿瘤,正气尚盛时,以攻实为主;晚期病人则宜扶正为主,或适当配合清热解毒抗癌药物。

(一)肺癌
本病以长期咳嗽、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胸闷,胸痛,气急为特征;晚期则见明显消瘦,贫血,不规则发热,吞咽困难,心慌,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症。
辨证治疗:初起证实,宜清化痰热、和络化瘀为主;久病正虚,阴伤气耗,则应养阴润肺,益气培本;虚实并见的酌予兼顾。

(二)肝癌
肝癌初期表现为食欲不振,右胁不舒;逐渐发生持续性钝痛,脘闷腹胀,肝脏呈进行性肿大、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或摸到结节、肿块,逐渐消瘦、贫血,有不规则发热;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甚至发展成肝昏迷。属于中医学“癥积”、“鼓胀”范畴。
辨证多属邪实正虚,治疗以扶正和祛邪为原则,祛邪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补正当予疏运肝脾、补益气血为法,并须按邪正虚实的主次,酌用攻补兼施法。

(三)直肠癌
本病早期症状为大便秘结或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大便带血或夹粘液,伴有里急后重,晚期则有消瘦、贫血,属于中医学“脏毒”、“下利”等证范围。
本病治疗,早期湿毒盛者,治予清肠解毒、化瘀利湿;后期热毒伤阴者,治宜养阴清肠。

按语:
(1)肿瘤的共同特点多属热毒瘀结所致,但由于所在脏腑病位不同,反映的证候不一,后期则均有阴阳气血津液亏损的转归。治疗原则,当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攻其实;分别脏腑病位,扶正培本补其虚。
(2)肿瘤应用“化疗”、“放疗”、“介入”、“靶向治疗”后,一般常见胃肠道反应,血象下降,在治疗过程中如能配合中药调治,可以帮助扶助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缓和防治化疗放疗反应,贞芪扶正颗粒就是一个常用有效的中成物。如出现恶心、呕吐、咽干、食少等胃阴不足者,则用南北沙参、麦冬、紫苏梗、黄连、玉竹、竹茹、芦根、旋复花、砂仁、代赭石、陈皮等药调治;阴津亏损较甚,酌加太子参、玄参、石斛、生地、天花粉。面色晄白、精神不振、白细胞减少,用补气养血法,如黄芪、当归、枸杞子、黄精、鸡血藤、菟丝子、鹿角片、淫羊藿、仙鹤草、紫河车等。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出血者,用益气养阴法,如黄芪、生地、丹皮、白茅根、小蓟、仙鹤草、制鳖甲、阿胶、制首乌、藕粉、大枣、红皮花生等调治。
(3)根据目前药理实验和临床验证,抗癌中草药颇多,可结合各种肿瘤特点,按辨证结合辨病的要求,选择配合同用。
(4)制马钱子治疗肿瘤疗效可靠。我临床治疗肿瘤,不管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必首选制马钱子,用量为:每天0.5--0.9克,分两次服用。
(5)我从事中医临床凡40年,发明八味抗癌汤,用于一切癌症的辨病治疗。八味抗癌汤组成:黄芪三十克,党参十五克,白花蛇舌草三十克,半枝莲三十克,蛇莓三十克,龙葵三十克,蜀羊泉三十克,仙鹤草三十克。临床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肿瘤,再做灵活化裁。

各论
(一)肺癌的辨证论治
辨证分型:
(1)痰热蕴肺证:
病机:痰热雍阻,肺失清肃。
临床症状:咳嗽、咯吐多量脓痰、腥臭,胸闷、气喘,时有发热,口干、或伴有胸水。舌苔黄、舌质红,脉细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解毒抗癌。
例方:清金化痰汤、泻白散。
临床用药:桑白皮、鲜竹沥、半夏、苦杏仁、薏苡仁、海藻、昆布、鱼腥草、山慈菇、胆南星、茯苓、陈皮、百合、葶苈子、全瓜蒌、射干、百部、竹茹。
加减治疗:肺阴伤加沙参、麦冬、百合。
(2)络损血瘀证:
病机:热伤肺络,络损血溢。
症状:胸闷而痛、或
剧痛、咯血或血量较多、血色鲜紫相杂,咳嗽不畅、气急、头晕、唇甲紫暗,舌苔薄、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治法:和络化瘀,解毒抗癌。
常用药物:旋复花、地龙、制乳香、制没药、当归、赤芍、桃仁、红花、郁金、煅瓦楞子、蚤休、芦根。
加减:出血量多去桃
仁、红花、加白茅根、茜草、三七粉冲服、炒黄芩、蒲黄、煅花蕊石、血竭冲服。
胸痛甚加延胡索、失笑散。
(3)肺虚阴伤证:
病机:热毒伤肺,阴气耗损。
症状:干咳、咽干、气短、声音嘶哑、低热,消瘦虚弱、精神不振、纳食减少、自汗、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养阴润肺。
例方: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
常用药物:北沙参、麦冬、百合、玉竹、天花粉、生地、黄芩、紫菀、凤凰衣、制鳖甲、白芍、川贝母、白及。
肺气虚甚者加黄芪、党参、五味子。

辨病选用抗癌药如下:白花蛇舌草、紫草、蜈蚣、全蝎、壁虎、山慈姑、蚤休、半枝莲、石打穿、全瓜蒌、白英、石上柏等。
肺癌常用中成药: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贞芪扶正颗粒、蛤蚧定喘丸、鲜竹沥口服液、西黄丸、六神丸、肿节风片。


(二)肝癌的辨证论治
辨证分型
(1)热毒壅结证:
病机:湿热毒邪内壅。
病机:肝胆疏泄失常。
症状:面目肌肤发黄、齿鼻易衄血,肝区疼痛,或消化道出血、神识不清,有不规则发热、纳差、小便色黄。舌质红或有紫斑,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胆退黄。
例方: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
用药:鸡骨草、茵陈、生大黄、田基黄、黑栀子、金钱草、黄连、苦参、丹皮、赤芍、生地、漏芦、大黄、板蓝根、人工牛黄粉吞服。
加减:衄血量多加白茅根、生地、水牛角丝、黄芩、板蓝根、白芨、玄参。
神识不清加服安宫牛黄丸。
(2)血瘀内结证:
病机:热毒阻络,气血瘀结。
症状:肝脏肿大、高低不平、质硬疼痛、痛剧如锥刺,形体消瘦、息短无力、面色錅黑或有黄疸,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或弦。
治法:活血化瘀,消癥散结,清热解毒,抗癌。
例方:膈下逐瘀汤。
用药:三棱、莪术、炮山甲、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郁金、当归、制鳖甲、土元、枳壳。
加减:气虚加党参、白术、黄芪。
(3)肝郁脾虚证:
病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
症状:右胁肿块,疼痛不舒、或有腹水,小便量少、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舌质淡,脉细弦。
治法:疏肝运脾,消癥散结,解毒抗癌。
例方:柴胡疏肝散、香砂枳术丸。
用药: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楝子、陈皮、木香、砂仁、厚朴、大腹皮、炒鸡内金、车前子、炒白术、苍术。
加减:腹水甚加茯苓、泽泻、冬瓜皮、猪苓、马鞭草。
(4)气血虚滞证:
病机:积久伤正,气血两虚。
症状:肝区癥积,隐
痛、形体消瘦、面色晦黯,精神不振、自汗、盗汗,舌苔薄、舌质淡红,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养气血,消癥散结。
例方:人参养营汤。
用药:党参、黄芪、当归、白芍、山药、郁金、山萸肉、茯苓、鹿角片、熟地、丹参、枸杞子、制首乌。
加减:肝郁血瘀,肝脏肿硬者酌加三棱、莪术、炒鸡内金、制鳖甲。
肝癌常用中成药:贞芪扶正颗粒、百令胶囊、康复新液、肿节风片、西黄丸、鸡骨草胶囊、小金丹、华蟾素、鳖甲煎丸、脉血康胶囊、大黄蛰虫丸、安宫牛黄丸。

(三)直肠癌的辨证论治
辨证分型:
(1)湿热下注证:
病机:湿热瘀毒,蕴结肠道。
症状:下腹疼痛,腹胀,大便带血,或者下利赤白粘液便,里急后重,肠鸣,腹部包块,纳食减少,舌苔黄腻、质紫暗,脉滑数。
治法:清肠利湿,化瘀解毒。
例方:四妙九、白头翁汤、脏连丸。
用药:苍术、黄柏、黄连、薏苡仁、地榆、槐角、黄连、蜀羊泉、木香、苦参、白头翁。
加减:热毒甚加马齿苋、败酱草、金银花。
(2)阴虚热毒证:
病机:湿毒久留、损伤阴血。
症状:便血粘冻、少腹阵痛。低热、口干,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舌苔薄黄、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养阴血,清热解毒。
例方:大补阴丸。
用药:熟地、制龟板、黄柏、乌梅、薏苡仁、当归、地榆、苦参、白芍、诃子。
加减:
阴血虚者加生地、制鳖甲。
毒瘀内结者加蜀羊泉。
气虚者加党参、白术。
直肠癌常用中成药:百令胶囊、康复新液、西黄丸、槐角丸、贞芪扶正颗粒、四季青胶囊、肿节风片。
一般通用抗癌药:全瓜蒌、土茯苓、石打穿、八月扎、铁树叶、乌梅、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