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用这个方法走出舒适区,减少了拖延

 阿华读书 2022-11-27 发布于广东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276 天

作者 l 阿华

来源 l 阿华读书(ID:ahuaxuexi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hi_a_hua


当我们接到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总是会本能的拖延,一直往后推。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喜欢呆在自己的舒适区,这是人性使然。而对于处于拉伸区或困难区的任务,已经超出了舒适区的范围,潜意识会不由自主的抵触。

当我们理解了拖延在人性层面的原因后,对于拖延就会多一份理解,当看到别人或自己拖延时,就会少一些责怪或自责。

更有效的策略是,首先要理解、接纳,然后再想如何去推动事情的进展。

01

我的应对之策就是先对任务进行拆解,例如任务为A,难度高、挑战大,迟迟不肯开始做,无限的往后拖。

这时,我就把任务拆解一层,从而降低任务的难度。

例如当我把 A任务拆解为 A1、A2、A3、A4 时,这4个小任务的难度肯定是低于 A 的。

如果对 A1、A2、A3 和 A4 感觉还是有些难度,潜意识依然有些抵触,因为畏难而继续拖延。

那么可以继续向下拆解,进一步降低任务的难度,从而让自己当下的能力水平和任务的难度等级相匹配。

例如把 A1 向下拆解为 A11、A12、A13 等。

如果 A11、A12、A13 这个层级的任务难度,和我们的能力等级相匹配,我们感到任务很简单,那么你就不会拖延了,行动力将会大幅提升。

所以,当我们从这个角度理解了拖延,就不会随便去给别人贴上爱拖延的标签,不会轻易在道德层面去评判拖延。

02

当我们把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进行拆解后,一定要尽早行动。

首先,行动可以消除模糊、消除疑虑,减少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当一件事在我们大脑中是一片模糊时,我们可能会心生恐惧、疑虑等负面情绪,而且会"胡思乱想",不断进行"灾难性想象",过于夸大任务的难度。

例如对于上例中的任务A,由于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意味着你对该任务并没有十分的了解,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正因为模糊,才会导致你不断的"胡思乱想"。

例如你的疑虑可能有:

疑虑1;

疑虑2;

疑虑3;

疑虑4;

疑虑5;

疑虑6;

只要你一直不行动,那么你就会呆在原地不断的进行"灾难性想象",你的疑虑清单只会越来越长。

例如现在又增加了疑虑7、疑虑8、疑虑9、疑虑10。

现在你的疑惑变为10个了,疑虑越多,则行动力必然就会越弱。

如果继续拖延着不行动,那么疑虑还会继续增加,你把自己困住了,你生活在由恐惧、疑虑构建的虚拟世界里,与真实世界相去甚远。

这时,最有效的策略就是,立马开始行动。

当你开始行动了,你的疑虑也就不会再继续向外扩散了,相反你的疑虑在不断收缩、在减少。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在第一天行动后,你就会发现疑虑5、疑虑7和疑虑10完全是自己多想了,于是通过实际行动,马上消除了这3个疑虑。

疑虑1;

疑虑2;

疑虑3;

疑虑4;

疑虑5;

疑虑6;

疑虑7;

疑虑8;

疑虑9;

疑虑10。

在第三天行动后,你会发现疑虑1、疑虑2、疑虑8和疑虑9,也完全是自己臆想出来的,真实世界并非如此,于是又消除了4个疑虑。

疑虑1;

疑虑2;

疑虑3;

疑虑4;

疑虑5;

疑虑6;

疑虑7;

疑虑8;

疑虑9;

疑虑10。

随着你不断的行动,消除的疑虑也就越来越多,你的疑虑减少了,行动力自然就会变得更强。

同时,你在不断用行动去校正你想象出来的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差距。

例如你在行动前,对这个任务的看法比较消极,有10个疑虑,可是当你第三天行动后,你已经消除了7个疑虑,你心目中想象出来的世界,越来越接近这个真实的世界。

于是,任务的不确定性在慢慢减少,你对任务越来越有掌控感。

也就是说,行动的过程,就是不断减少不确定性,减少疑惑的过程。

只要开始行动,你将会面对真实的世界,而非由于恐惧和疑虑而想象出来的虚拟世界。

你将面临真实世界的反馈,而非自己臆想出来的很可能不存在的问题与阻力。

03

所以,当我现在接到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我不再拖延着不做,而是把它进行拆解,然后先行动起来,哪怕是只前进了一小步,甚至有时会选择优先去做。

例如我每天按部就班的写公众号、写星球,有时会突然接到一些付费写作任务。

如果是之前,我会往后拖着,一直拖到 deadline 时间快到了才开始火急火燎的去做,结果可能不理想。

因为自己想着任务可能3小时就做完了,可实际去做的时候,才发现需要8小时,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于是只能赶时间,任务完成质量并不理想。

但是现在,我改变了策略,遇到难的任务,我先行动起来,每天可以做一些,这很重要。

假如我做之前,觉得这个任务需要3小时,可是第一天做了后,我发现之前的预估有较大的偏差,这个任务可能需要8小时。

当从真实世界中收到反馈(例如完成任务需要8小时)后,我就会调整自己的时间等资源,以配合任务的完成。

同时,在行动中我发现,完成这个任务我还需要去查某些资料,还需要学习一些新知识,于是就会去调配更多的资源,来支持这个任务。

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尽快行动起来,才能从真实世界中找到真实的反馈,才能对任务有更加客观的评判,这样才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而且,我们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再加上趋易避难的人性,我们总是会选择做去简单的事。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每天按部就班的写公众号、阅读,当把这些任务都完成后,就已经感觉很疲惫了,根本没精力再去做其它事,更何况是具有挑战的新任务,潜意识更会抵触。

相反,当我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状态最佳的时候,就去开始做有挑战性的新任务,这样就有充足的心力去面对新任务。

当你把新任务插队在前面时,你自然就会对后面的时间安排进行重新优化,例如调整后续任务优先级、停掉更多娱乐活动等。

其实,我们的时间利用率是有很大的优化空间的。

你本来每天按部就班,8小时刚好完成每天的例行任务,可是你现在插入一个新任务后,假如新任务花了2小时。

不用担心,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还是能很好的完成每天的例行任务。

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时间利用的弹性空间很大,你可以对其进行压缩、优化,如减少在工作时磨洋工的时间,减少闲聊的时间,减少刷短视频等娱乐活动的时间等 。

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时间内,你有潜力产出更多,你总是能想到办法的,只要你对新任务有足够的重视。

所以,当下次再遇到具有挑战的新任务时,不要条件反射般的再使用原有的应对策略,不要往后拖,尝试先行动起来,哪怕是行动了一小步,而且最好优先去做。

最后安利一下我的知识星球,我会在星球中陆续推出一系列课程,例如写作、阅读、时间管理、状态调整、习惯养成等,学好其中任何一个,价值都远超星球门票。

我先推出的是写作课,已经写了18节了,我的写作课主要是以"让大家能够写起来"为主,以实用为主,而非"高大上"的噱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