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始末(11)德国入侵波兰(中)

 梦想童年594 2022-11-27 发布于江西

德军为了隐蔽突袭波兰,预先在两个方向上展开部署。

在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方向,集合了由21个师编成的“北方”集团军群,指挥官为冯·博克上将,下辖第3集团军,司令官为屈希勒尔上将;第4集团军,司令官京特·冯·克鲁格上将,下辖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

在德国西里西亚地区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军集结了由33个师编成的“南方”集团军群,指挥官为龙德施泰特上将,下辖第14集团军,司令官李斯特上将、第10集团军,司令官赖歇瑙上将和第8集团军,司令官布拉斯科维兹上将。

这两个集群分别由第1航空队,司令为凯塞林将军和第4航空队,司令为勒尔将军分别提供支援。

一线进攻部队,德军共投入了4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步师,1939架飞机,2800辆坦克,共计88.6万人,如果算上预备队则兵力共计62个师,160万人。

德军进攻波兰的战略企图是:集中兵力于首次突击,将主力使用于南北两翼,迅速突破和分割波军防线,在维斯瓦河以西围歼波军重兵集团,力求尽快结束对波战争,尔后将主力西调对付英法。

而波兰在和英法结盟后,在德国进攻的威胁下,也制定了代号为“西方计划”的对德作战计划。

在人数和装备上,波军由于与德军差距过大,为抵抗侵略只能出动39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3个山地步兵旅、2个装甲摩托化旅和近80个民防营。

计有轻型坦克220辆、超轻型坦克650辆、4300门火炮和迫击炮,900余架飞机,波兰海军编有16艘战斗舰艇和辅助船只,总兵力为约100万人,最高司令官为斯米格威·罗兹元帅。

更为困难的是,在战争开始前,波兰武装力量的动员和展开并未完成,波军指挥部在预定的防御地区只展开了24个步兵师,8个骑兵旅,1个装甲摩托化旅,3个山地步兵旅和56个民防营。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轰炸机群呼啸着向波兰境内飞去,目标是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

几分钟后,波兰人便第一次尝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来自空中的突然死亡与毁灭的滋味,而在边境上,德军万炮齐鸣,炮弹如雨般倾泻到波军阵地上。

约1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同时,停泊在但泽港外伪装友好访问的德国“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

波军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线飞机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无数火炮、汽车及其它辎重来不及撤退即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

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

入侵波兰的德国坦克集群

当天上午10时,希特勒兴奋地向国会宣布,帝国军队已攻入波兰,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战争开始初期,波军总司令部计划实施战略防御,阻止敌人,为英法联军的行动赢得时间,并根据形势采取进一步行动。

于是,波军主力沿德波边境展开,在北部防线是“莫得林”集团军:共有2个步兵师,2个骑兵旅,指挥官是普谢德齐米尔斯基—克鲁科维奇将军,以及“维希库夫”战役集群的3个步兵师和“纳雷夫”战役集群的2个步兵师、2个骑兵旅。

在“波兰走廊”是“波莫瑞”集团军:由5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司令官为博尔特诺夫斯基将军;

在波兹南省西部是“波兹南”集团军:有4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司令官库特谢巴将军;

担任罗兹和华沙方向的掩护的是“罗兹”集团军,有4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司令官鲁梅尔将军。

在琴斯托霍瓦、卡托维采、克拉科夫地域,波军集结了“克拉科夫”集团军,共有7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1个摩托化机械旅,1个山地步兵旅,司令官是希林格将军。

执行南部边界的保卫任务的是“喀尔巴阡”集团军,共有2个步兵师、2个山地步兵旅、1个摩托化机械旅,司令官法布里奇将军。

第二梯队为“普鲁士”集团军(8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司令官多姆布-贝尔纳茨基将军)为第2梯队,配置在凯尔采,托马舒夫-马佐维茨基、拉多姆地域。

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

龙德施泰特指挥的南路集团军群以赖歇瑙的第10集团军为中路主力,以李斯特的第14集团军为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维兹的第8集团军掩护下,从西面和西南面向维斯瓦河中游挺进;

冯·博克指挥的北路集团军群以克鲁格(贡特尔·汉斯·冯·克卢格)的第4集团军为主力,向东直插“波兰走廊”,另以屈希勒尔的第3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向南直扑华沙及华沙后方的布格河。

战争的第一天,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的左翼部队在科尼茨东北强渡布拉厄河,该集团军右翼沿奈策河前进。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在这场大进军中,德国装甲兵创始人古德里安成功地实践了他的装甲兵理论,率领第19装甲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第19装甲军隶属北路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辖有1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和1个步兵师。它既是第4集团军的中路,又是集团军的攻击前锋。

开战后,古德里安率部迅速突破波兰边境防线,1939年9月1日晚渡过布拉希河,9月2日,进抵纳克尔西北10公里处,突破了克罗内两侧布拉尼河上的坚固设防阵地,越过布洛姆贝格—迪尔绍铁路,在库尔姆附近进抵维斯瓦河。

9月3日,古德里安完成了对“波兰走廊”地区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合围。

有说法声称,在围歼波军的作战中,被围的波军显然还不了解坦克的性能,以为坦克的装甲不过是些用锡板做成的伪装物,是用来吓唬人的。

二战中的波兰骑兵

于是波兰骑兵蜂拥而上,用他们的手中的马刀和长矛向德军的坦克发起猛攻。

德军见状大吃一惊,但很快就清醒过来,毫不留情地用坦克炮和机枪向波军扫射,用履带碾压波军。波兰人想象中的战场决斗,化成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屠杀。

至1939年9月4日,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3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全部被歼灭,而德军进攻的4个师一共亡150人,伤700人。

第二天,希特勒来到第19装甲军视察,古德里安在向希特勒谈论这次作战的主要经验时说:“波兰人的勇敢和坚强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令人吃惊的。但在这次战役中我们的损失之所以会这样小,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坦克发挥了高度威力的缘故。”

古德里安对于坦克集群的结论,给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但泽地区,战斗主要集中在韦斯特普拉特,由于德军进攻准备不充分,尽管有德战列舰重炮的火力支援,德一支海军突击队的进攻仍遭到失败,对迪尔施附近几座大桥的袭击也未成功,桥梁均为波兰人炸毁。因此,在较长时间里,东普鲁士方向中断了与德国其他地区的联系。

希特勒要求在9月2日对韦斯特普拉特再次实施攻击,日期确定为9月4日,但是,后来又多次推迟。

为保险起见,德国进行了周密准备,对韦斯特普拉特地区多次炮击,并动用60架俯冲轰炸机进行轰炸,同时还向但泽调来1个工兵连,加强步兵的力量。

9月3日,德北方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在图霍尔荒原北边建立了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之间的陆上联系,在库尔姆附近渡过维斯瓦河的行动,也未遇波军多大抵抗,中路部队继续向东推进至德雷文察河。

而在图霍尔荒原被德军合围的波兰部队试图向南突围,但其战斗力很快便被大大削弱,9月5日,这股波军被德军歼灭。

德北方集团军群第3集团军的右翼部队未经重大战斗,进抵布罗姆贝格,后掉头向南直逼霍恩萨尔察,担负支援第4集团军进攻的任务。

该部越过普鲁士边界后不久,便遭到波军的有力抵抗,9月4日,攻占格劳登茨,接着,继续南进与从波美拉尼亚向前推进的德第4集团军会师。

在第4集团军向维斯瓦河推进时,他们只想保证自己的侧翼,不受驻守在“波兰走廊”北部、负责守卫格丁尼亚港的波军的攻击,对该部波军未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9月6日,由考皮施将军指挥的由德国边防军组成的预备队“北方兵团”,才开始对该部波军实施包围。

在但泽自由市,在德军不断猛烈空袭和炮击的情况下,波兰守军由于弹药补充不足于9月7日投降,至此,“波兰走廊”战役结束。

此战结束后,原属第4集团军由古德里安指挥的第19军,立即奉命向第3集团军左翼开进。第21军在格劳登茨东南与第4集团军会师后,也被抽调出来,同其他由北方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和第4集团军组成的部队一起,被调往约翰尼斯堡—吕克地域。

此外,位于勒岑附近的所有非必需部队,也被用来加强第3集团军的左翼,以保证在这里形成的主攻方向。

在奈登堡—维伦贝格地域集结的德第3集团军主力,开始进展顺利,后来,他们遇上波兰北方集团军的强大重兵集团。

波军依托姆瓦瓦和普扎斯内什北面的筑垒阵地,进行有力防御,并组织反突击。但是,到9月6日,德第3集团军主力,依然得以进抵纳雷夫河并在鲁然附近渡过该河。

在“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突击方向,德军也取得很大进展。

战争刚刚打了两天,第8集团军就进抵普罗斯纳河,第10集团军进抵瓦尔塔河东面,并占领了琴斯托霍夫,该集团军的坦克部队向拉多姆斯克方向推进,第14集团军在维斯瓦河上游渡河,并艰难地向西贝斯基德山区推进直至诺伊马克特盆地。

占领波兰城市的德军

在德第8和第10集团军的打击下,波军已部分陷入混乱,仓皇后退。由边防部队组成的德预备队“吉南特兵团”受命去占领德国的前波森省,而第8集团军继续向罗兹方向推进。

9月6日晚,第10集团军右翼的快速部队,进抵维萨山北麓的凯尔采和孔斯凯之间,再往北,第10集团军的坦克部队在皮沃特勒库夫附近实现突破和粉碎波军的反击后,向托马舒夫方向追击。

也是在9月6日,德第14军几乎未经战斗便占领了克拉科夫,西南方的第22军在到达平原以后,对波希米亚和塔尔诺夫的突击进行得很顺利。

最南部的德第18集团军,主要由山地师组成,其任务是继续在贝斯基德山区粉碎波军的猛烈抵抗。同日,该军在诺伊桑德茨附近渡过杜纳耶茨河,进抵戈尔利采西部地区。

德南方集团军群依然希望通过其快速部队的快速行动,迫使波军在维斯瓦河和桑河以西进行决战。

但为谨慎起见,指挥官龙德施泰特上将命令第10集团军的右翼部队在登布林和普瓦维附近,渡过维斯瓦河,以加强第14集团军的右翼,并让其依然按原定计划,实施迂回包围。

在波兰方面,波“克拉科夫”和“罗兹”2个集团军遭到重创,开始向东撤退。“波莫瑞”集团军的情况跟它们差不多。“莫德林”集团军受到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第4和第3集团军两翼包抄的威胁,但是,撤退就会过早地让开通往华沙的道路。

“波兹南”集团军的处境略好一些,但未及时后撤以便与其他友邻部队建立共同防线。

这时,波军再无可供使用的预备队,因为“纳雷夫”作战集团由于担负着防备德第3集团军的任务而受到牵制,“普鲁士”集团军还在集中阶段就遭到德国飞机和坦克的袭击而动弹不得。

这时,波兰元首雷兹·斯米格雷元帅认为,波兰已输掉了这场战争。

9月6日,波兰政府由华沙迁往卢布林,9日,又迁至克列梅涅茨,13日,再迁至紧靠罗马尼亚的边界城市——扎列希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