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色方案:德国闪击波兰

 licht3jh8evr0j 2023-05-12 发布于江西

尽管说1937年日本就已挑起了对中国的全面战争,但人们仍旧视1939年的德波战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开端。而在这场为期不到一个月的战争中,德国以惊人的速度将波兰彻底击败,以机械化部队为代表的闪电战也首次登上了各国媒体的新闻报道中。

战前背景

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历史大部分人都已知晓,所以今天帝林我准备重点说下波兰方面。要说20世纪初的波兰,其实颇有点类似后来在中东建国的以色列。其曾经威武的华沙公国早在19世纪初就已名存实亡,而波兰作为一个民族也经历了数百年的颠沛流离。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主要参战国沙俄以及德奥等国都已元气大伤,波兰人才终于找到机会在1918年11月11日建立了波兰第二共和国。从体制上来说,第二共和国属于议会民主制,但与当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样,民主制尽管从长远角度来说有利于人民的福祉,可在应对动荡的世界格局方面却有先天的缺陷。实际上从1918年到1925年之间,波兰政坛上光在册的政党就有高达92个,如此多的党派存在事实上也削弱了政府长期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与此同时,也像以色列一样。波兰第二共和国几乎在立国之初就面临着来自四方的挑战。1918年为保卫波兹南,波兰与德国发生战争。1919年到1921年双方再次爆发上西里西亚战争,同年波兰更与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爆发东加利西亚战争。而在1920年,波兰又与捷克和立陶宛爆发特申战争和维尔诺战争,最后就更有1919年-1921年间的苏波战争了。在上述这些战争中,尽管波兰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代价却是十分惨痛的,因为这意味着波兰难以建立稳定的政体和工业。

而如此频繁的战争更极大消耗了波兰的经济,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为此,在1926年5月由毕苏斯基领导,波军发起了武装政变。政变后,毕苏斯基拒绝了由他本人接任总统职位,转而将政权交给了他的同伴莫希齐茨。

客观的说,此时的波兰政府属于第二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届政府中最为稳定的,但以军事政变登台的政权对于军队的刺刀却始终有其难言之隐。

在这个问题上,毕苏斯基和同期的曼纳海姆的态度也颇为相似,即虽然他们都渴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但也都尽力在避免成为独裁者。而毕苏斯基不幸的地方在于,在1935年他便溘然离世,其后的继任者希米格维虽然不能完全说是庸才,可他毕竟缺乏毕苏斯基那样的个人魅力与威信。

当然了,或许有朋友也会指出,希米格维早在毕苏斯基离世前就已继任为军队总指挥,即军队总监。但事实上此时离德波战争正式爆发也没剩几年了。

至于说在此之前,波兰军队在国防方面的努力为什么没有达到芬兰一样的成就,这很大程度上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

首先是地理方面的因素,与芬兰相比,波兰处于凉温带且有更为广袤的平原,地形上更为易攻难守。为此,长期以来波兰所奉行的国防战略,都是建立在通过机动防御和进行大规模预备役动员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实际上波兰人自己也明白处在苏德两个日益崛起的大国间的窘境,与苏德同时开战更是跟自杀无异。但考虑到此时苏联与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都有更为明显的分歧与矛盾,为此早期的波兰将主要精力用在预防东方的苏联上。一般来说,这也被称为W东方计划,即波兰试图与罗马尼亚进行联合作战,在开战日的72小时后通过充分动员来抵消苏联的攻势,最后通过国际仲裁来迫使苏联走向谈判。

然而随着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的快速崛起,波兰也开始意识到德国的威胁也正与日俱增。在这个问题上,波兰选择了外交路线,试图通过联合英法来共同牵制德国。客观的说,这一策略并无大错,但对于波兰军队的战略调整却提出了挑战。

因为此前为了应对苏联,波兰的主要国防工业集中在了中西部的西里西亚等地区,而这也就意味着德波战争开始后,波兰并不能很好执行其机动防御的战略。但遗憾的是,对于这一问题有深入研究的报告直到1935年才由波兰的希米格维元帅批准进行,而真正意义上的计划即Z计划则更是在1939年3月才提交了初稿。

不过如果说上面还算是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波兰军队国防中最为致命的兵种建设就真算是自作孽不可活了。自毕苏斯基在1919年领导波兰军队取得了对苏联的华沙大捷后,其个人名声与威望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随后由其建立的武装部队总监察局,却几乎包揽了波兰军队从军备建设到军队指挥的所有业务。

在这点上,如果说毕苏斯基属于曼纳海姆那样比较开明的人物还好,可偏偏其个人却颇为保守。为此直到1935年毕苏斯基去世前,波兰军队在现代化方面的发展均乏善可陈。此后吊诡的是,虽然毕苏斯基的离世使得波兰军队再一次拥有了现代化的动力,但因为再也没有人能获得像他一样的个人威信和号召力,而使得其国防建设计划也变得五花八门起来。

如是其国防战略的核心从理论上讲在于建立广泛的预备役制度和机动部队,那么按说来波兰军队现代化的首个重心就应着重于通讯手段的改善。但直到1931年,波兰方面才忽然睡醒似的开始加强其通讯力量, 然而这点现在看起来却非常难以理解。毕竟在20年代的苏博战争中,波兰方面正是靠着科瓦列夫斯基的情报破译了苏军的进攻,最后才有了华沙大捷。为此,其通讯部队究竟因为什么原因而成为了波军中最为落后的单位,实在令人费解。

其次的地方则在于,尽管说波兰人认识到机动作战的价值,但其主要机动部队即骑兵方面的编成上却也着实走了歪路。至苏德开打前夕,波军共拥有11个独立骑兵旅,它们由38个枪骑兵团、轻骑兵团、骠骑兵和骑枪团组成。客观的说,波军骑兵属于整个波兰陆军序列中最为精锐的部分,但在面对坦克等新技术兵器方面,波军骑兵既没有完全像同期的机械化骑兵旅去靠近,也并没有重新界定其在新时代下的定位。

比如众所周知的是,整个波兰第二共和国的财政几乎从始至终都捉襟见肘,而能用于国防方面的预算则更是低得吓人。为此,就算不能像同期西方普遍的摩托化部队或者机械部队一样集成大规模的装甲单位,那一样可也以通过改善其炮兵和通讯设备来强化其机动作战的能力。

可事实上呢,整个波军的骑兵部队尽管也装备了部分装甲车辆和炮兵,但要就是型号复杂、维修不易,要就是缺乏必要的牵引车辆,导致这些本来被用于机动作战的骑兵在机动性上遭到严重削弱。而以师级单位而论,此时相比于同期的德国或者法国来说,波兰师在无线电方面的装备率仅相当于前者的四分之一和后者的七分之一。

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整个波军从上到下,不管是在兵力火力还是通讯和机动力上都比对手要弱得多,而地形上又注定了其无法建立稳固的防线。于是呼从这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整个波兰在二战中战略方面的四不像了。

德波双方的作战序列与作战计划

波兰方面

截至到1939年战争爆发前,波兰方面共有30个步兵师、14个骑兵旅、3个机械化骑兵旅和11个国民警卫队营,总兵力约在135万人之间,但实际上因为动员令下达迟缓,其大量部队并未满足战时编制。在编成上,波军一共分为波莫瑞、波兹南、罗兹、克拉科夫、喀尔巴阡、莫德林以及纳雷夫等七个作战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集团大部分在战争前夕才开始建立,属于临时的编制。且波兰国防政策中一个有趣的地方在于,其和平时期的DOK属于行政区域而非普遍的战区体制,这就导致了整个波军的军政分离现象颇为严重。

某种程度上,这或许也是政府为了规避军队叛乱的风险,但仓促的集群组织无疑对于军队的指挥能力和通讯也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不过正如我们上面所说,波兰军队的短板之一正在于缺乏现代化的通讯器材,而正是这点严重挫伤了其军队的机动作战能力。

至于军备和军械上,波兰最为能打的要数它的14个骑兵旅和3个机械化骑兵旅,不过后者只有两个旅组建较早且具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总体上无论是波兰的骑兵旅还是机械化骑兵旅都严重缺乏现代化的炮兵部队,至于防空力量则更是乏善可陈。这一点很可能也是源于1920年的苏波战争经验和财政窘迫的影响,使得波兰认为传统的骑兵部队仍是机动战争的主要构成。

有必要一说的是,德波战争一度流传着波兰骑兵用马刀来砍坦克的悲壮事迹,可事实上无论是波兰还是同期还保留大量骑兵建制的苏军,自20年代开始这些骑兵部队就大都已逐渐演变为骑马的步兵。长毛和马刀虽然你不能说它就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事实上的确已经不再作为骑兵的主要作战样式,在更多时候甚至只充当仪式和装饰。

一场典型的骑兵战斗,是骑兵使用马匹机动到预定的作战地点为开始。然后骑士们留下马匹,徒步进入战场,并以马匹拖拽的轻型火炮和机枪来展开战斗。只有当发现对面敌军呈崩溃状态之时,骑兵方才有可能以骑乘的方式进行尾随追歼。至于说波军机械化骑兵旅中的坦克和装甲车,其占主体的为TKS坦克、M-17FT型坦克和维克斯6吨坦克,其中最具威力的当属M-17FT坦克里那可怜巴巴的一门37毫米火炮。

当然了,客观的说,1939年的德国在这方面也是半斤八两。但毕竟德国从I型到IV型坦克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车族,这使得其后勤维护方面具有更为便捷的优点,而无形中也提高了德军整体的战役机动能力。

除此之外,波兰军队的主体仍旧由广泛的步兵构成,其一个满编的波兰步兵师下辖官兵16492人,拥有战马6939匹,轻机枪326挺,重机枪132挺,反坦克步枪66支,反坦克炮27门,75毫米野战炮30门,100毫米榴弹炮12门,105毫米加农炮3门,155毫米榴弹炮3门,40毫米高射炮4门。

单从纸面来说似乎还算过得去,不过这显然并非波军的普遍装备水平。事实上由于财政问题和波军的战略定位于建立广泛的动员体系,为此其现役维持了一个较低的水准。也就是说,波兰的一切国防战略均建立在通过维持一定的现役部队来为动员预备役赢得时间,并辅之以外交战略来将敌国拖入持久战的漩涡之中。一定程度上这也是近现代以来中小国家在面对军事威胁时为数不多的法宝。

那么波兰人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呢?

理论上讲,截至到战争爆发前期波兰共有近210万可动员的兵力,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但下述几个原因却削弱了其动员的效率。

其中原因之一是财政,我们前面说过波兰第二共和国直到1918年才获得独立,且还经历了数次战争。等到好不容易获得了几年和平,军队必须在现代化和维持动员体系方面做出选择。于后者来说,由于彼时波兰东西两边斗不太平,故而其波军最终选择了以现役师为单位,在每年3月将适龄青年送入其中并接受为期18个月的训练。从积极的角度讲,这一制度有助于帮助波军快速建立起预备役。

但不利的地方在于这意味着几乎每一个现役部队,都存在至少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力量属于训练水平较低的程度。至于说为什么波军不曾试图建立专门的边防部队和二线部队,除了苏波战争经验的原因外。或许也有波兰的人口构成的原因,其主要人口除了波兰人外,事实上也包括了大量的乌克兰人、德国人等等民族。据1931年的人口统计,整个波兰的总人口约为3195900,但其中波兰人仅有22102723名,而剩余的人口里乌克兰人有4441000名、犹太人有2822501名、德国人有741000人、白俄罗斯人有989900名。

如此庞大而不安分的群体为整个波兰的稳定带来了巨大隐患。此时若建立固定的、纯民族的边防军,难保不会出现外敌未至,而内乱已起的局面。

至于原因之二,则在于为了更好的动员和武装其预备役,波军不得不依托于几个主要的地带来储备其军用物资。比如著名的莫德林要塞之所以对波军来说很难放弃,一方面除了其本身的地理因素外,也在于这里属于波军用来存放军火的关键地点。但与之相对的,因为没有多余的钱来将这些地点打造成真正的要塞,波军又不得不以更多部队来试图保卫这些地方,无形中也就再次削弱了其剩余不多的机动能力。

至于最后一点则跟波军的战略指导紧密相连。那就是自打Z计划出台以来,波兰方面开始意识到希特勒的威胁更为近在咫尺。而经过一番运作后,虽然波兰成功将英法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但彼时其同盟关系却颇为玄妙。一方面双方都希望彼此能更多吸引德国的火力来增加己方的胜算,另外一方面双方又都不希望自己为此付出太多牺牲。

故而,尽管英法两国信誓旦旦的承诺波兰会在其受到德国进攻时给予其帮助,但对于英法来说,他们更希望德波两国拼个筋疲力尽才更符合自己的利益。在这个点上,你要说波兰完全就是信了英法的鬼话倒也不尽然,但的确波兰方面小瞧了德国新式的战争方式。那么,究竟什么是德军的新式战争方式呢?

德国的武备和作战序列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公认说闪电战在1939年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可事实上即便是德国人自己在此前也并不曾有关于闪电战的专门说法。这一点我在《欧洲装甲战理论发展简史》中就曾有提到过。实际上德国早期的装甲部队一并都被成为“快速部队”或者说“摩托化部队”,其含义是利用机械化车辆进行快速机动的作战力量,本质上它属于德国军事思想中关于机动战的延申。在此之中,与其说德军是用了闪电战打败波兰,倒不如说是其军官团惯于机动战的传统刚巧和机械内燃机碰撞出了时代的火花。

而在这里面,一个经常容易被忽视的地方还在于,德军早年真正最为突出的成就,其实是在航空兵领域。实际上正是得益于德国在飞机领域上的成就要远高于同期的英法和波兰,这才使得其可以通过不断袭击敌军侧后的交通枢纽、桥梁来进一步削弱其动员和反应能力。比如在1939年战争爆发时,德军方面就共有近两千架飞机参战,这相比于波兰区区数百架老式战机来说,这几乎是压倒性的力量。

当然了,德军在这方面也并非毫无弱点,实际上与普遍的想象不同。德军在坦克和飞机上的应用也是随着战场实践而不断进步的。比如在早期的对波战争中,德军就表示其空军并没有对波兰的机场予以彻底的破坏,大量波军的战机主要是在升空后由于性能落后而被击毁。

德军的作战序列

截至到开战前夕,德军的总兵力为106个师、3000辆坦克、10000门火炮和2500架飞机。

在编成上德军共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其中最弱的C集团军群由33个师和约500架飞机组成,其主要被用于防备西方的法国。而剩余的北方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则主要承担对波兰的作战。

在具体配置上,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3、第4两个集团军,共计为5个步兵军1个装甲军(包括9个现役师、8个新兵师,2个装甲师、2个摩步师和1个骑兵旅)。

而南方集团军群则下辖第8、第10、第14三个集团军,共8个步兵军、4个装甲军(约15个步兵师、3个山地师、8个新兵师,4个装甲师、4个轻装师,2个摩步师)。

仅从兵力上讲,似乎C集团军群并不比其他两个集团军差,但实际上C集团军的30多个师里有超过一半属于新组建的单位。用德军自己的话来讲他们仅能承担维护交通和治安的任务,而哈尔德更是挖苦其最多用来收收关税。进一步的,如果你认为南方集团军群才是德军的核心所在,那就同样也被小德子所骗了。事实上在北方集团军的配置中,虽然其兵力是最少的一个,但由古德里安所统率的第19装甲军却是整个德军序列中装备III型和IV型坦克最多的部队(第3装甲师)。

而由此我们也可以说,盛传的所谓德军波兰闪击战是集中兵力于一处,其实算是一个广泛流传的鬼故事。

在整个对波兰的战争计划和执行期间,德军的所有行动都没有脱离基本的安全、机动、集中、经济、突然性等系列原则。对华沙的进攻也并不妨碍当德军发现有必要围歼其侧后集团时停下脚本。

事实上白色计划的核心就在于沿着波兰境内维斯瓦河等几条河流快速向华沙推进,并分割和歼灭其中的波兰主力。在这个问题上,《希特勒的战争密令》就说的是十分清楚。

“国防军的任务是歼灭波兰的军事力量。为达到此目的,必须做好准备,力求达成进攻的突然性。秘密的或公开的总动员,将尽可能推迟到进攻日的前一天才下令进行。计划用于防守西部边界的兵力暂时不得另行调用。对立陶宛须保持警惕,对其边界只须进行监视。

国防军各军种的任务:

1、陆军

在东线的作战目标是歼灭波兰陆军。为此,在南翼,可进入斯洛伐克地区。在北翼,应迅速在波莫瑞 [ 译者注:波兰北部面临波罗的海的地区。] 和东普鲁士之间建立联系。

必须做好开战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以现有的部队也能发动进攻,而无需等待动员后组建的部队按计划开到后再行动。现有部队的荫蔽的进攻出发地区,可在进攻日直前予以规定。

我保留对此事的决定权。预定担负“西部边界掩护”任务的兵力是全部调往该处,还是留一部分作他用,将取决于波兰的局势。

空军必须对波兰实施突袭,而在西线则可只保留必不可少的兵力。

空军应在极短时间内歼灭波兰空军,此外,主要担负以下任务:

①干扰波兰的动员,阻止波兰陆军按计划开进。

②直接支援陆军,首先是支援已经越过边界的先头部队。

开战之前航空兵部队可能要向东普鲁士转场,但这不可危及达成突然性。

第一次飞越边境时,在时间上应与陆军的作战行动协调一致。只有在给中立国家船只规定的离港期限过了之后,方可对格丁尼亚实施攻击。对空防御的重点是施特廷、柏林和包括梅伦地区的奥斯特劳和布吕恩在内的上西里西亚工业区的空域。”

也就是说,利用快速部队的机动性迅速夺取华沙以西各主要河流上的渡口、枢纽来将波兰军队分割歼灭才是德军白色计划最初的目标。那么,为什么波兰战争中德军并未像后来的法国战役或者其他战争一样,集中部队于一翼达成突破呢?

这一点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地形方面的考虑。华沙以西纵横相连的几条主要河流将波兰西部平原割裂开来,为此也就为德军依托河流将波兰军队分割包围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与此同时,德军方面也较早认识到装甲部队的集中和后勤是相互制约的。即尽管在《坦克前进》中,古德里安用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向人们表明,坦克只有集中起来才能实现突破,但并非是说坦克集中得越多就越有利,因为庞大的部队也会相应增加其后勤上的负担。

言语及此,所谓闪电战就是集中坦克、飞机于一点突破,然后快速向纵深突入的说法可以休了。

战争进程

1939年9月1日清晨,趁着德波边境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开,由古德里安所率的第19装甲军率先出击,他的目标直指但泽走廊的库尔姆。在这里,古德里安终于有机会践行他书中的理论。而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心情大好的古德里安几乎乘着指挥车就一路冲在最前面,其距前线之近以至于他本人差点被慌乱中的己方炮兵给干掉。

但应该说古德里安的狂飙对于波军来说还是相当震撼的,因为战前谁都未曾想到德军竟然敢于以如此少量的部队就快速推进。而且对于古德里安来说,幸运的还有但泽走廊并不属于波兰方面的重心所在,为此波军在这一地段驻守的也更多属于预备役等次要部队。

不过无论如何,古德里安的快速深入还是将波军整个北部集团绞得一塌浆糊。而同时在当天展开战斗的还有飞地东普鲁士的第3集团军以及整个南方集团军群。考虑到第3集团军和古德里安所在的第4集团军同属北方军序列,其作战目标也相互联系,为此我们先将视角放在东普鲁士方向来看看德军的进展。

在9月1日当天的战斗中,除了左翼古德里安的狂飙外,德军的第3集团军也对其当面的莫德林集团军发起了猛攻。不过在这里他们碰上了波兰方面少有的筑垒工事,为此第3集团军在当日的战斗中并未获得决定性战果,且还损失了不少坦克。

但就在当日晚间时候,德军却发现了波兰方面部署上的问题。那就是整个莫德林集团军几乎是呈一线部署,其侧翼则只有两个骑兵师规模的部队作为掩护,而纵深是一个第8步兵师作为后备力量,这就为德军发挥机动性从翼侧迂回提供了条件。

某种意义上,莫德林集团军的处境也反映了整个波军在1939年战争头三天所面临的普遍窘境。

其展开的部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如对面的德军部队,但因为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波军又不得不试图守住每一寸土地。而新组建的各集团军因为缺乏统一领导,不得不频繁向位于华沙的波军总指挥希米格维进行通报,这在无形中使得波军的行动严重滞后于事态的发展。比如作为巩固波兰北部的莫德林集团军和两翼的纳雷夫集团军(实力上近为一个军)、波莫瑞集团军间就没有一个高级的指挥单位来进行协调,波军在通讯方面的落后则更是再次加深了这一影响。

最终,尽管说莫德林集团军在首战当天打得还算不错,但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实际问题,对面的德军不仅兵力火力强于自己,更在机动性上优于己方。若继续作战的话,被迂回只是早晚的事。而如果在敌火下撤离,能不能成功姑且不论,就算撤下来了,没有波莫瑞和纳雷夫集团的统一协作,那么整个波兰的北部防线仍旧会存在巨大的空隙。

考虑及此,波军莫德林集团军司令普谢德齐米尔斯基·克鲁科维奇przedrzymirski在9月1日选择了让后备的第8步兵师前来填充战线。但就在克鲁科维奇做出这一抉择的同时,德军第3集团军也终于通过与莫德林集团军右翼的接触发现了这一地域的虚弱。

于是,在9月1日-2日之间,德军对莫德林集团军两翼发起猛攻,一度逼得波军骑兵不得不向后撤离。危急时刻,克鲁科维奇命令第8步兵师迅速向集团军右翼机动,但不曾想这一命令却加剧了后者的混乱。在9月2日的行动中,该步兵师因为组织错误,结果导致并行的两路部队因为太过紧张而在夜间相互打了一晚上。

更为可怕的是,由于此时的第8师位于整个莫德林集团军的侧后方,这就更加剧了莫德林集团军前线官兵的惊惧。难道德军已经杀到我们背后了??!

最终,当时间来到9月3日清晨,克鲁科维奇已经不得不承认莫德林集团战败在即。为此他命令部队迅速向南撤离,试图依托维斯瓦河建立新的防线。但不得不说,这又算是一个十分糟糕的命令。因为前者莫德林集团军已经跟德军的第3集团军绞杀在了一起,而原本的预备队第8步兵师也已被冲得七零八落。此时就算能撤出,一路上在德军的飞机坦克追击下,也必然会损失惨重。

事后的发展也证明了这点所言非虚。就在莫德林集团刚撤下阵地不久,德军的飞机便一路尾追波军狂轰乱炸。最终尽管有少数波军得以撤离,但其重型装备也基本都被丢弃在了路上。

与此同时,莫德林集团军的惨败还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整个华沙以北地段出现了巨大空隙,如果波军无法迅速堵截和破坏华沙到纳雷夫河的桥梁,那一旦德军从中穿插过来就能深入到波兰的整个大后方中去。

而与北方的窘迫相比,波军在西部和西南部的战斗却打得颇有些声色。9月1日当天,德军南方集团军的第10集团军以第16装甲军为先导,率先由斯塔克皮斯附近撕开了对面波军罗兹集团军的防线。其目标是顺着瓦尔塔河一路向华沙挺进,有利时先取华沙震慑波兰全境,或者也可以通过分割将波兰最为重要的两个作战集团波兹南和罗兹集团军彻底歼灭在华沙以西。

必须承认的是,德军眼光之狠辣几乎从一开始便坐实了罗兹集团军的最终命运。但令德国人未曾想到的是,就在当日第16装甲军的第4装甲师突飞猛进之际,却在莫卡拉方向碰上了波军沃扬斯卡骑兵旅这个硬岔(也有说法叫沃里尼亚骑兵旅)。该旅属于波军骑兵序列中少数编制有4个团的部队,其指挥官菲利波维奇将第21、19两个骑兵团和部分步兵以莫卡拉村为核心,散布在一线的森林中。而剩余的一个团,即第12骑兵团则和装甲分队构成预备队被布置在战线的中后方。

在此过程中,菲利波维奇约束其部队不得随意开火,直至德军第4装甲师的坦克接近林线边缘之际,方才展开射击。突如其来的炮火使得德军坦克瞬间就被报废了几辆,不得已第4装甲师只能向后撤离,随后德军开始命令部队由北部开始尝试迂回。

但这一切动作也在菲利波维奇的预料之中,其部署的第19骑兵团几乎是等到迂回德军完全进入射程时方才开火。如此一来,当19团开火之余,几乎瞬间便将该股德军予以歼灭。

然而尽管初战顺利,波军整体上的处境却并不见得好转。此时大范围讲,沃扬斯卡骑兵旅除了当面要面对德军的第4装甲师外,其翼侧还必须应对随时可能加入的德军第1装甲师(目前该师正和波军的第7步兵师交战)。与此同时,调整过来后的德军第4装甲师也很快重新组织起进攻,其从早上10点到下午5点前,德军一度发起数轮进攻。而最为致命的要数当日下午3点时,德军发起的全面攻势,在该轮攻势中德军除了继续派出两翼部队进行迂回外,更集中了约180辆坦克在炮兵和航空兵的掩护下向莫卡拉村推进。

此时波军的指挥官菲利波维奇几乎已经用完了他手头所有的部队,甚至于就算是作为预备队的第2骑兵团和少量的装甲分队,也因为多次的前线救火而几近崩溃。就在德军即将突破波军北翼防线时,波军的勇敢号装甲列车沿着铁路赶到战场,该列车共装备两门100毫米野战炮、两门75毫米野战炮和二十二挺机枪。虽然其行动受限于波兰有限的铁路网,但好在火力和装甲在当时都属于一时之冠,为此当勇敢号出现在战场时,德军惊恐的发现自己坦克有限的火力竟然不能对其产生半点伤害。

不多时,德军便败下阵来。此时的整个德军第4装甲师撤退得非常狼狈,不仅在途中碾压己方步兵,更甚者还在慌乱中对着德军自己的阵地就好一顿输出。此战结束后,德军一共损失了大约800人和近160辆装甲车辆(其中至少有50辆坦克),而波军方面则有约200人阵亡和300人受伤。

然而尽管波军赢得了莫卡拉村的胜利,但总体局势仍旧持续恶化。此时在沃扬斯卡骑兵旅左翼的第7步兵师基本被歼,面对突如其来的口子,波军不得不疯狂调集部队试图将之封闭。但主要依靠马匹机动的波军步兵,又如何比得上乘坐坦克和摩托化车辆的德军呢?

9月3日,德军第10集团军已经拿下了关键枢纽琴斯托霍瓦,而由此也割裂了罗兹集团军和南面克拉科夫集团军的最后一层联系。9月5日,德军继续推进至彼得库夫,该地守军惊讶于德军的推进不得不选择投降。

而此时的波兰方面,尽管已经在华沙西面仓促拉起了一支新的集团军,普鲁西集团军。但其集结却受制于德军的轰炸以及通讯的落后,而十分缓慢。同时直到9月5日中午,尽管波兰方面已经认识到有必要将部队撤退到维斯瓦河附近设置新的防线,但如何撤离却成了问题。

因为彼时整个罗兹集团军和克拉科夫集团军已被德军撕得粉碎,而实力最强的波兹南集团军虽然建制还算完整,但因为北面防线的崩溃,希米格维也不敢让波兹南集团军由侧翼南下打击德军突击的箭头。

关键决策发生在9月6日到7日之间,此时希米格维面对四面破碎的战线,心态上已经失衡。且由于彼时英法仍未按约定向德国西线发起猛攻,而让整个波军的高层几乎都蒙上了一尘阴霾。

悲怆间,希米格维否决了由波兹南集团军指挥官库特雷兹巴少将南下进攻德军侧翼的想法,而仅仅要求各部迅速向华沙进行收缩。与此同时,更为可怕的是就在9月7日早些时候希米格维更是认为华沙沦陷已成定局,为此他在当天决定将波兰的最高统帅部迁移至布列斯特。

很大程度上,这算是希米格维在这场战争中的又一个重大失误,因为既然说波军现阶段的战略在于将部队以华沙为核心进行收缩,那么华沙必定需要有军队的高层将领坐镇才能形成坚强的抵抗核心。而且最高统帅部的坛坛罐罐在这样危机时刻的轻率转移,也必然会加剧波兰现有各部队的混乱。

但不论我们后来人对此有多少假设,总之因为这一动作导致9月7日到9月9之间,波军尤其是华沙和波兹南方向出现了严重的混乱。此时因为华沙方面缺少核心将领,为此原罗兹集团军的指挥员罗梅尔奉命前往该地组建该地的抵抗力量,而剩余的罗兹集团军残部则在菲利波维奇的指挥下继续抵抗。

值得一提的是,后者曾在9月6日到8日间在苏鲁索瓦达又取得了一场对德军的成功反击,几乎将德军的第10步兵师彻底打崩。但这个胜利却也仅仅稍微迟滞了一下德军前进的脚步。

紧随着罗梅尔的离开,更加剧了菲利波维奇在乱局中重新收拢和组织部队的困难。不得已,菲利波维奇只能尽力将能罗兹集团军中尚能联系到的一切部队尽可能快的向华沙方面转移。

而在此期间,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来自于波军高层最终还是同意了由库特雷兹巴少将提出的,波兹南集团军立刻南下进攻德军侧翼的设想。但此时华沙方面之所以会如此果断的同意,恐怕也是跟不久前9月8日左右德军第4装甲师已经打进华沙这一事实所相关。只不过后者因为组织仓促,其坦克部队几乎在既没有做侦察,也缺乏步兵配合的情况下贸然突入市内。毫不意外的,第4装甲师在市内遭到了波兰军民的殊死抵抗,而损失惨重(有说法称损失高达近60辆坦克),最终不得不撤退到华沙外围。

然而尽管说第4装甲师被打得很惨,却也进一步误导了华沙方面对总体局势的判断。此时波军方面忽得认为自己有能力依托华沙城阻击突进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而彼时只要波兹南集团军能顺利进行南下反击,那是很有可能还原1920年苏波战争中的华沙反击战的。

也正是有这层考虑,华沙方面再次草率的将最后一支生力军投入到无谓的反击中。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要知道此时和1920年不同,整个波兰的中部防线和北部防线都已洞开,即使波兹南集团军得以反攻成功,也并不足以保证其不会被与华沙方向的联系被切断。

为此这样的反击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局部性的胜利,无法根本改变整个战场态势。与之相对应的,整个华沙北部防线的虚弱还使得德军有能力继续完成波兰东部方向的深远穿插,如此一来整个波军的危机依旧。也故而,客观说此时波兹南集团军已经错过了其最后的反击时机,其真正有效的策略还应该是继续向华沙靠拢。

不过对此我们必须说明的是,上面这段说法也是我们基于后来人的上帝视角。实际上华沙方面之所以在9月8日能同意波兹南集团军的反击,恐怕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此前希米格维离开所留下的混乱,导致这一期间所接手的后继者未必清楚当时波军真正面临的处境。

而无论怎样吧,9月8到9月10日间,波军在布楚拉河发起反击。此时尽管南方集团军的司令龙德斯泰特已提醒过第8集团军要注意防范侧翼,但仍旧被波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德军第24和第30步兵师先后遭到重创,损失更是达数千人之多。但也正是这次反击,使得德军高层得以说服希特勒将歼灭波兹南集团军作为主要目标,而非置重兵去华沙城内绞肉。

9月11日,尚不知大限将至的波军继续向布楚拉河以南发起进攻,其最远一度深入到斯特雷科附近。然而就在该日晚些时候,德军的第4集团军已尾随波莫瑞集团军背后向波军重镇库特诺杀来,与此同时德军第3集团军的第2军一部也在普沃茨克成功建立了一个滩头阵地。更为重要的是,库特雷兹巴很可能在当日还获知了古德里安越过纳雷夫河的消息,而这也就意味着华沙方面是肯定派不出援军来弥补自己和华沙方面诺大的地域了。

为此,波兹南集团军再这么下去只能被彻底歼灭。9月14日波兹南集团军开始全面后撤,但这时的布楚拉河和维斯瓦河反过来成了波军撤离的障碍。截至到9月16日该部已被压缩到两河中间的狭小地带。

9月17日,随着布罗恰夫被德军占领,整个波兹南集团军东撤的道路也被彻底封闭。此后的三天里,尽管波军在突围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但依旧无法挽回根本颓势。最终,波军约有两个骑兵师和两个步兵师借着坎皮诺森林逃回了华沙。但从作战来说,他们已几乎丧失了作为战斗单元应有的装备和能力。

可以说,波兹南集团军的覆灭使得波兰彻底输掉了一切胜利的可能。但更为令人震惊的消息还在于,就在当天,东面苏联出兵了!!!!

原来早在德波战争之前,苏联和德国就已秘密签署了协议,准备共同瓜分波兰。这个协议之隐蔽,以至于当听到苏军出兵的消失时,德军的前线将领们都禁不住在问:他们冲谁来的?

而这一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加速了整个波兰的瓦解,此后虽然波兰各地仍有不乏英勇的抵抗,但紧随着10月6日波军将领克莱伯格所率的2万人,在科茨克战役中因弹尽粮绝而被迫选择有条件投降。波兰战争也就此划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战后点评

德军方面的赞美之词我们都听多了。所以今天主要从军事层面来说一下波兰方面的得失。在如今的不少网络文章中,都认为波兰第二共和国在20世纪同时得罪了苏德两个巨人,颇有些自作孽不可活的味道。

一定程度上这事有其道理,但联系到波兰和苏德之间都算是百年世仇,我们又不能太过苛责其行动。而且事实上,整个波兰在1920年-1935年间得罪的从来就不止苏德两个国家,实际上哪怕是其与盟友英法之间也有颇多不和谐的地方。比如波兰在未曾知会英法的同时,就悍然在捷克和立陶宛事件中提出激进的领土要求。而这就导致整个波兰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初都变得十分孤立。

但与此同时,波兰军方在事实上是认同仅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与苏德两国中的任一一方进行对抗的,为此其国防战略又不得不严重依赖于和英法等国的计划相同步。而地形上的广袤平原和波兰军队乐于进攻的传统,也使得波军从上至下都并不曾喜欢花费太多精力在防御和构筑工事上。

于是乎,这一系列的原因也就致使波兰军队在开战前的国防战略始终处于进攻和防御之间。而经济上的窘迫和毕苏斯基晚年的固执更导致其有限军费被分散得太开。最终当战争爆发时,尽管波军从纸面上尚属于一支能动员百万大军的国防力量,却并没有可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指挥系统。至于说一开场就遇到德国这样的新锐选手,那就更只能说是时也,命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