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杞人忧天》教学设计

 孙远的图书馆 2022-11-28 发布于黑龙江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读懂故事。2.结合语境,分析人物。3.转换视角,讨论寓意。【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读懂故事。【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讨论寓意。【教学策略】 一线串珠,层层推进。【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用“忧”字引领课堂学习。二、抓住“忧”字,理清情节,读懂杞人故事。1. 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2. 按照“为何而忧→忧成何状→谁来解忧→何以解忧→是否解忧”的顺序,寻找对应原句,串译课文。3. 教师小结:解释重要文言现象,强调重点文言字词用法和句式特点。三、 紧扣“忧”字,分析人物,讨论故事内涵。4.分角色朗读,体验杞人忧状,看作者如何看待他。明确:讽刺不必要的担忧。5.转换角度,联系杞人表现,谈我们如何评价他。明确:杞人是一个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乐于放下的人,是一位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人。以后的众多天灾地难,证明了忧者该忧。他是一位具有远见的人,是一位真正的智者。6.学生质疑,解析晓之者“是否解忧”? 明确:智者非智。7.教师小结:我们要深忧远虑,敢于问“天”。四、创读“忧”字,研讨问题,赋予新的寓意。8. 根据下面《杞人忧天新篇》提示,尝试寄寓新的寓意。杞人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则信息,内容是他将要在宜昌东山开辟旅游度假村。消息一传出,网友纷纷评点赞、吐糟。一时众说纷纭、热闹非凡。看到这些,杞人开始坐卧不安、茶饭不思了,他一会儿担忧降雨滑坡造成交通堵塞、一会儿又担忧环境污染破坏景区风光。一筹莫展之际,他打电话把晓之者和一群朋友约来,对他们说出了他的忧虑,……最后终于找到了解忧良策。如今,他的度假村已经门庭若市,游客爆满。思考:①杞人的忧虑对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②展望我们的未来生活,你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吗?五、齐读课文,小结“忧”字,强调学习态度。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觉得遥不可及的忧虑大可不必,是因为那时认识局限或发展缓慢。在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当今,防患未然的“深忧远虑”确实必须。我们学习寓言,既要走进去追根求源,把握本意,又要走出来结合当今,获得新知。六、延伸阅读,推荐书目。   1. 出自《列子》的其它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2.《伊索寓言》。  【板书设计】          杞人忧天       《列子》忧→→讽刺不必要的担忧杞人——提倡深忧远虑,敢于问“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