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传统海军强国的海权长剑——奥匈帝国战列舰发展史

 梦想童年594 2022-11-28 发布于江西

近代历史上的西方列强,除了我们熟悉的英、美、法、德、意以及远东后来崛起的日本,其实还有一个列强,在当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后来这个国家消失了,存在感变低,这就是奥匈帝国。

1867年,奥地利帝国为防止匈牙利再次独立,签订《奥地利-匈牙利折中方案》改组为奥匈帝国,匈牙利获得高度的自治权,但奥地利君主仍然兼任匈牙利国王,成为政合国。奥匈帝国是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版图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第二,仅次于俄罗斯帝国;人口稍逊于俄罗斯和德意志帝国,位于欧洲第三。

作为列强之一,奥匈帝国的海军相比英法等国发展起步比较晚,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地理位置比较尴尬,海军对于他来说意义不大。但为了应对意大利的统一与崛起,奥匈也打造了一支还不错的地中海舰队。一度成为世界排名第四的强国。1861年,奥匈帝国打造了第一款铁甲战舰龙(Drake)级装甲护卫舰(armored frigate,此护卫舰非现代意义上的护卫舰),该级舰排水量3000吨,原始装备为舷侧10门48磅滑膛炮与18门24磅前装线膛炮。从龙级开始,奥匈帝国海军也进入了铁甲时代。

皇帝号船旁列炮式铁甲舰:

1855年3月25日开工,1858年10月5日下水,1859年服役,1902年改名为Bellona贝罗纳,成为一艘宿舍船。在波拉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并于1920年被转移到意大利拆解。

服役时间:1859-1902

舰长:81米

舰宽:17.8米

排水量:5720吨

航速:12节

续航:1520海里/10节

武器:10门229mm/15阿姆斯特朗炮,4座单装47/30 SFK L/33 H炮,3座五管47/22 SFK L/25 H炮,4座五管25/41 Nordenfeldt诺登费尔德炮(1890后加装)。3具350毫米鱼雷发射管(1885加装)

装甲:787毫米木制船体外敷装甲带,船中厚152毫米和两端厚102毫米,装甲带向水线下延伸1.7米处。避弹堡在装甲带上方,711毫米木制船体外敷140毫米装甲配合127毫米的横向舱壁封闭保护,甲板厚18毫米。

服役:皇帝号

文章图片1

皇帝号船旁列炮式铁甲舰

德拉赫级铁甲舰:

1859年,法国铁甲舰光荣号下水后,奥匈海军开始参考光荣号,也开始建造自己铁甲舰。1861年开始建造奥匈第一级铁甲舰,德拉赫级铁甲舰,共建造两艘,这两艘建造进度比较快,工期一年基本完工,这是一级木质船身外敷铁甲的船旁列炮的铁甲舰,在船舷两旁共安装了10座48磅火炮和18座24磅火炮。安装一台一级膨胀式蒸汽机,产生2060马力,可以让船达到11.4节,在长途航行中,使用风帆前进。1866年该级舰参加了利萨海战,编入奥地利铁甲舰分队,在战斗中重创了意大利帕莱斯特罗号,但是德拉赫号却也被击断桅杆并着火点燃了船体,严重受损。战后,该级舰均接受了现代化改造,更换了武器装备。

服役时间:1862-1895

舰长:70.1米

舰宽:13.94米

排水量:3160吨

航速:10.5节

续航:

武器:10座48磅火炮,18座24磅火炮(1862年);10座178mm火炮,2座251mm火炮(1867年)

装甲:水线处115毫米

服役:德拉赫号、火蜥蜴号

文章图片2

德拉赫级铁甲舰

马克斯皇帝级铁甲舰:

马克斯皇帝级为德拉赫级的改良型。该级舰共建成3艘。木制船身外敷铁甲船旁列炮式设计,不过搭载的火炮更多。19世纪60年代中早期,结构简单而廉价的船旁列炮式铁甲舰依旧是各大海军强国大量建造和改装的舰种。

1864年普丹战争期间,马克斯皇帝级中的奥地利的胡安号被部署在北海,但没能参加战斗。利萨海战期间,马克斯皇帝级3艘都编入奥地利铁甲舰分队参战,都有一些不太严重的损坏。1867年该级舰由于奥匈帝国成立后对海军军费的削减而被解除了武装,没有再参加过军行动。19世纪70年代,该级舰的木制船身腐烂严重,已经没有修复的价值,1873年全部拆解。

服役时间:1863-1873

舰长:70.78米

舰宽:10米

排水量:3588吨

航速:11.4节

续航:2000海里/10节

武器:8座210mm火炮,4座90mm火炮,2座70mm火炮,6座47mm速射炮。

装甲:水线处110毫米,侧弦203mm,中央船腰炮室125mm

服役:马克思皇帝号、欧根亲王号、奥地利·唐·胡安号

文章图片3

马克斯皇帝级铁甲舰

文章图片4

马克斯皇帝级铁甲舰

费迪南·马克斯大公级铁甲舰:

费迪南·马克斯大公号是奥地利建造的首艘以冲角战术为主要作战手段的铁甲舰,并且在实战中获得了重大成功。该级舰依旧以法国“光荣”号为蓝本,采用木制船身外敷铁甲的设计,不过相比徳拉赫级和马克斯皇帝级增大了船体,因此火炮数量得到提升。该舰的铁甲厚度从舯部的123毫米向船艏、船艉递减至87毫米,但由于并未设署中央装甲堡,因此仍旧属于最原始的船旁列炮布局。

当意奥战争爆发时,费迪南·马克斯大公级尚在建造之中,船厂工人加速完成了建造,使得该级舰赶上了发生在7月的利萨海战。在利萨海战中,作为舰队旗舰的费迪南·马克斯大公号利用撞角成功撞沉了意大利铁甲舰意大利国王号,此举成为整场战役的关键转折点,迫使意大利舰队撤回。至于哈布斯堡号则对战局的影响微乎其微。战争结束后,两舰均被解除武装。奥匈帝国时期,费迪南·马克斯大公级主要担负训练和演习任务,其在1874和1882年换装了新的武装,后于1886年转入二线部队。费迪南·马克斯大公号从1889至1908年被用作射击训练舰,最后在1916年拆解。而哈布斯堡号则担任港口警戒船,在1898年出售。

服役时间:1866-1898

舰长:83.75米

舰宽:15.96米

排水量:5130吨

航速:12.5节

续航:

武器:16门48磅炮,4门8磅炮,2门3磅炮

装甲:该舰的铁甲厚度从舯部的123毫米向船艏、船艉递减至87毫米,但由于并未设署中央装甲堡,因此仍旧属于最原始的船旁列炮布局。

服役:费迪南·马克斯大公号、哈布斯堡号

文章图片5

费迪南·马克斯大公级铁甲舰

1866年,普奥战争期间,普鲁士的盟友意大利王国的意大利海军(11艘装甲舰、5艘巡航舰、3艘炮舰)和奥地利帝国海军(7艘装甲舰、6艘巡航舰、7艘炮舰、1艘战列舰)在亚得里亚海利萨岛附近爆发利萨大海战。

利萨海战是海上铁甲舰队间的首次交锋,这次海战对其后的海军战术起了很重要的影响,奥匈帝国舰队采用的“V”字楔形横队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在这场战役过去几十年之后的黄海海战中,中国北洋舰队采用了类似奥匈帝国舰队的“V”形阵迎战采用纵队的日本舰队,但海战结局则大相径庭。此外利萨海战中奥匈帝国舰队采用撞击战术屡屡奏效,于是这一古老的战术又复活了,在此之后一直到20世纪初,多数国家的军舰上都安上了撞角。

利萨岛海战是蒸汽装甲舰船的首次大海战。海战证明用火炮对付用有装甲的军舰已经没有效果了,蒸汽动力的舰船具有高度机动性,它们能迅速地变换成各种战斗队行。

文章图片6

利萨海战

利萨号铁甲舰:

1866年7月,奥匈对意大利取得了利萨海战的胜利,奥匈帝国于1867年开工建造了利萨号铁甲舰,以纪念这次胜利。这是奥迪帝国海军第一艘船腰炮室的铁甲舰,该舰采用了铁木混合结构,船体中部设置一个装甲保护的炮室。水线装甲被加厚到152mm,比之前的铁甲舰防护更好。利萨号服役的时候正赶上奥匈帝国削减海军预算,所以该舰在海上活动时间不多。进入80年代,利萨号因船体腐蚀严重不得不大修,正好安装一些小口径的速射炮。大修完成后,利萨号继续在一线舰队服役,服役到1888年后封存,1892年退役。利萨号的排水量也达到了7000吨,这在当时各海军国家拥有的铁甲舰中可是比较大的。

服役时间:1867-1892

舰长:89.38米

舰宽:17.32米

排水量:7200吨

航速:12.83节

续航:

武器:12座229mm火炮,4座8磅火炮,3座3磅火炮

装甲:侧弦152mm,炮室127mm,水线处厚152mm

服役:利萨号

文章图片7

利萨号铁甲舰

阿尔布莱希特大公号铁甲舰:

阿尔布莱希特大公号是作为库斯托扎号的号的缩小版来建造的,该舰开工比后者要晚,然而因为建造较为简单,更早完工了。船只设计更倾向于高防御,牺牲一些火力和航速。于是该舰以235毫米炮代替了263毫米炮,装甲厚度减小,甚至连航速也逊色了一些。不过该舰的建造费用相对库斯托扎号大幅降低,也是为了应对奥匈帝国削减海军经费不得已的方法。

阿尔布莱希特大公号在服役后并未参加重大行动。该舰没有参加针对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威慑行动,在1882年退居二线。1908年该舰被改装为射击训练舰,并且更名为Feuerspeier弗尔斯佩尔。1915年阿尔布莱希特大公号成为一艘兵营船,在战后赔偿给意大利改名Buttafuoco布达富柯,后作为仓库船直到1950年拆解。

服役时间:1874-1915

舰长:89.7米

舰宽:17.2米

排水量:5980吨

航速:12.8节

续航:2300海里/10节

武器:8座240mm火炮,6座90mm火炮,2座70mm火炮

装甲:侧弦203mm,中央炮室177mm,上层炮室熟铁装甲侧面152mm,舰首127mm,舰尾114mm

服役:阿尔布莱希特大公号

文章图片8

阿尔布莱希特大公号铁甲舰

库斯托扎号铁甲舰:

库斯托扎号铁甲舰是奥匈帝国建造的第一艘纯粹用铁建造船体的铁甲舰。该舰比之前利萨号的防御和火力都加强了。该舰服役后因海军预算遭到削减,活动有限。1880年参加了对奥斯曼帝国的威慑行动。1882年进行重建,1888年参加了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世界博览会。进入20世纪成为一艘训练船,一战期间成为港口的兵营。一战结束后,作为战利品被意大利接管,之后拆毁。

库斯托扎号有一个明显的撞角,这意味着该舰以撞角作为主要作战手段。库斯托扎号在中央装甲堡中安放了10门263毫米炮,火力超过了之前所有战舰。此外,该舰的水线装甲也被加厚至229毫米,几乎是早期铁甲舰的一倍。

服役时间:1874-1914

舰长:92.14米

舰宽:17.7米

排水量:7730吨

航速:13.75节

续航:2800海里/10节

武器:8座260mm火炮,6座90mm火炮,2座70mm火炮;

装甲:侧弦229mm,中央炮室152-178mm,上层炮室熟铁装甲侧面152毫米,舰首127毫米,舰尾114毫米横向舱壁保护。

服役:库斯托扎号

文章图片9

库斯托扎号铁甲舰

特格特霍夫号铁甲舰:

特格特霍夫号铁甲舰是奥匈帝国建造第一艘铺设甲板装甲的铁甲舰,配备了新式280mm克虏伯火炮,采用新式锅炉和三级膨胀往复式蒸汽机,由于采用新式动力,可靠性不佳,这艘船服役后很少活动。后来更新了动力部分,但是奥匈海军有了新的前无畏舰,该舰沦为港口警戒船,一战结束后被意大利抢走,1920年出售拆毁。

这艘船是那个时代最有特色的船之一。冯·罗马托的意图是设计一艘可以在追击和撞击中使用其火炮的船。这艘船的设计表明,在低排量和六门完全受保护的重炮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这些被安置在一个炮堡中。炮兵没有保护在近距离战斗或被撞后有危险,弹药直接储存在炮下。另一项创新是在水线周围的船体形。在一次重大改装期间,拆除了桅杆,竖起了两根带有战斗顶的重型军事桅杆,安装现代火炮。特格特霍夫号对主炮射击角度采取了优化设计,这对以后奥匈新舰的发展也是一种借鉴。

服役时间:1881-1918

舰长:92.4米

舰宽:19.1米

排水量:7390吨

航速:13节

续航:3300海里/10节

武器:6座280mm火炮,6座89mm火炮,2座70mm火炮,9座47mm速射炮;

装甲:侧弦230-356mm,炮室127-305mm,甲板76mm,指挥塔178mm

服役:特格特霍夫号

文章图片10

特格特霍夫号铁甲舰

1884年,奥匈帝国海军迎来大发展的一年。年初服役的配备3门305毫米舰炮,新型旋转炮台的皇太子鲁道夫大公号,排水量6800吨,除大口径主炮外,还装备6门120毫米副炮,该舰火力相当强悍。年底竣工的太子妃斯蒂芬妮女大公号排水量5000吨,配备305毫米主炮2门,150毫米副炮6门。这是奥匈帝国海军最早装备305毫米主炮的2艘铁甲舰,为后来巡洋舰的建造开创了先河。

皇太子鲁道夫大公号铁甲舰:

在19世纪80年代,露天炮座的铁甲舰在各列强海军比较流行,但是奥匈海军一直坚持中央炮室较为保守的布局,因此饱受争议。随着海军获得预算,奥匈海军也开始建造带有露天炮座的铁甲舰。

鲁道夫大公号铁甲舰是奥匈海军建造的第一艘带有露天炮座的铁甲舰,该舰安装3门305mm主炮,都安装在前后露天炮座上,射界非常好。动力采用了2座三涨式往复蒸汽机,动力6000马力,驱动两具螺旋桨可以达到15.5节航速。该船还有4台发电机,为内部照明和探照灯提供电力。

该舰服役后经常出访他国,随着造舰技术发展,该舰很快落后时代,编入二线舰队,1908年奥匈试图将该舰出售给乌拉圭,没有成功。一战结束后,被移交给新生的南斯拉夫海军,不久被废弃拆解。

服役时间:1889-1921

舰长:97.6米

舰宽:19.27米

排水量:6829吨

航速:15.5节

续航:

武器:3座305mm火炮,6座120mm火炮,7座47mm速射炮,2座37mm速射炮,4具400mm鱼雷管

装甲:侧弦305mm,甲板95mm,炮台254mm

服役:皇太子鲁道夫大公号

文章图片11

皇太子鲁道夫大公号铁甲舰

斯蒂芬妮女大公号铁甲舰:

斯蒂芬妮女大公号铁甲舰是奥匈帝国建造的最后一艘旧式铁甲舰,这是一艘带有露天炮座的铁甲舰。相比较鲁道夫大公号铁甲舰,该舰装甲较薄,主炮火力由3座减为2座,但是动力部分进行改进,两台复合式蒸汽机可以产生8000马力,驱动两具螺旋桨让船达到17节航速,这个速度在当时比较高的,斯蒂芬妮大公妃号铁甲舰有点装甲巡洋舰的味道。斯蒂芬妮大公妃号铁甲舰服役生涯十分有限,该舰服役的年代是造舰技术发展迅速的年代,服役不久便落后时代,加入舰队仅仅做一些出访和训练任务。

服役时间:1889-1921

舰长:87.24米

舰宽:17.06米

排水量:5156吨

航速:17节

续航:

武器:2座305mm火炮,6座150mm火炮,9座47mm速射炮,2座37mm速射炮,4具400mm鱼雷管

装甲:侧弦229mm,甲板50mm,炮台283mm

服役:斯蒂芬妮女大公号

文章图片12

斯蒂芬妮女大公号铁甲舰

维也纳级战列舰:

在1890年代,世界主要强国的海军逐渐接受标准化的前无畏舰配置,哪怕是海军上将斯特内克都感到有必要抛弃新学派思想和利萨海战的战略,是时候跟上世界发展潮流了。1892年,他请求为建造一级共三艘的岸防战列舰拨款。

随着造舰经验的日臻完善,1893年,第一型采用炮塔设计的主力舰维也纳级开工建造,本级舰排水量5800吨,前后两个炮塔内各安装2门240毫米主炮,另外还有6门120毫米副炮。维也纳级具备了后世军舰的雏形,所以该级2艘舰用帝国两大都城命名为维也纳号、布达佩斯号,可见奥匈帝国海军对这级舰还是相当满意。

“君主”级的低干舷让它看着有些像浅水重炮舰(monitors),而它两个主炮塔间巨大的上层建筑又使两者有所区别,这还是奥匈帝国首级拥有全封闭式主炮塔的战列舰。

服役时间:1889-1921

舰长:99.7米

舰宽:17米

排水量:5547吨

航速:17节

续航:

武器:2门克虏伯240毫米40倍径炮,6门斯柯达150毫米40倍径炮,10门斯柯达47毫米33倍径哈乞开斯速射炮,一挺斯柯达M1893式8毫米机枪。2门66毫米水陆两用炮,1917年各装备了一门斯柯达K10式70毫米50倍径防空炮。2个450毫米舷侧鱼雷发射管 。

装甲:装甲带在船中部的最厚处达270毫米,前后主炮塔处递减为220毫米,舰艏减至120毫米,炮廊有80毫米的装甲保护;装甲带下方厚180毫米。主炮塔有250毫米的装甲,指挥塔为220毫米,甲板装甲厚40毫米。

服役:维也纳号、君主号、布达佩斯号

文章图片13

维也纳级战列舰

哈布斯堡级战列舰:

1897年,海军上将斯特内克去世,海军上将赫尔曼.冯.施鲍恩接任海军部长和海军指挥,施鲍恩意识到新学派思想已无法满足奥匈帝国的需求,他上任不久便提出了一个新的舰队建设方案,包括12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和72艘鱼雷艇,十年内完成,三艘已建成的“君主”级被包括在计划中的12艘战列舰之内,而其余的九艘将按与别国海军类似的标准新建。

施鲍恩幸运地得到了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支持,斐迪南大公同样意识到建造战列舰的必要性且坚定支持海军。帝国外交大臣也敦促建设一支更强大的海军以保护奥匈帝国的海外贸易利益,尤其是见到1898年美西战争中美国人依靠现代化舰队在古巴圣地亚哥湾和马尼拉湾打败西班牙人之后。奥匈帝国的汽船航线在黎凡特有重大贸易利益,同时停靠的港口也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到一战开始前,奥匈帝国的商船总吨位欧洲排名第七。

该级相较于“君主”级的显著进步主要在于适航性的提高。由于波普尔(设计者)要面对糟糕的越算,她们和同时期的别国战列舰相比明显更小(海军除了战列舰外还得在其他舰种上花钱)。“哈布斯堡”级的外观和武器分布与英国的“伦敦”级战列舰相似,像是缩小版。

英国皇家海军战列舰的标准主炮口径为305毫米,“哈布斯堡”级则采用了和之前“君主”级相似的克虏伯240毫米40倍径炮,这对于帝国海军高层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因为同时期德国人的“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用的就是这一口径的主炮 。与“维特尔斯巴赫”级不同,“哈布斯堡”级只有三门240毫米炮。

服役时间:1901-1921

舰长:114.6米

舰宽:19.8米

排水量:8232吨

航速:19节

续航:5000海里/10节

武器:1座双联装240mm火炮,1座单装240mm火炮,12座单装150mm火炮,10座单装66毫米火炮,6座单装47毫米火炮,2座单装47毫米火炮,2具450mm鱼雷管,1916-17年:加装2座单装66mm/42炮

装甲:侧弦180-220mm,甲板40mm,炮塔280mm,指挥塔150mm

服役:哈布斯堡号、阿尔帕德号、巴本贝格号

文章图片14

哈布斯堡级战列舰

卡尔大公级战列舰:

二十世纪初,波普尔被委任设计一级新的战列舰,此级战列舰需要能与意大利“玛格丽特皇后”级(Regina Margherita class)战列舰相匹敌或优于她们。这标志着自三国同盟成立后奥匈帝国海军第一次主动在战略考量中把意大利皇家海军视作未来的潜在对手。对这级新战列舰的主要要求是其需要有比“玛格丽特皇后”级更强大的副炮。这也是海军上将施鲍恩担任舰队总司令时期设计的最后一级战列舰。

1902年,万吨主力舰卡尔大公级开工建造,相比于英、德、法、美等主流海军强国晚了10年左右,质量更是差距明显。1906年6月17日,奥匈的第一艘万吨主力舰卡尔大公号完工服役,该舰排水量达到10472吨,航速突破性地达到了20.5节,主装甲带厚度为210毫米,从这里看上去似乎达到了第一代前无畏战列舰的水平。要命的是,卡尔大公号的火力完全对不起这一万吨的排水量,仅有2座双联装240毫米炮以及12门190毫米炮,这也就是个装甲巡洋舰的水平。但必须肯定的是,卡尔大公级的舰体结构设计基本符合早期前无畏舰的特点,为奥匈战列舰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服役时间:1906-1921

舰长:126.6米

舰宽:21.8米

排水量:10472吨

航速:20.5节

续航:5000海里/10节

武器:2座双联装12门斯柯达190毫米42倍径炮,12门斯柯达190毫米42倍径炮,12门斯柯达70毫米45倍径炮、4门斯柯达47毫米44倍径速射炮、2门斯柯达47毫米33倍径速射炮、4门维克斯37毫米机关炮以及4挺施瓦茨罗斯8毫米机枪,船上还有两个舷侧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

装甲:水线带最厚处210mm,向两端延伸减少到50mm,甲板装甲厚55mm,主炮塔厚240mm,副炮塔后150mm,指挥塔厚220mm。

服役:卡尔大公号、弗雷德里希大公号、马西米连诺一世号

文章图片15

卡尔大公级战列舰

拉德茨基级战列舰:

1904年5月18 日,奥匈帝国海军部运营办公室下令设计一级新的战列舰,并要求新舰要优于意大利在建中的“埃琳娜皇后”级战列舰,这级新舰被寄望能超过任何已有或在建中的意大利战列舰。“拉德茨基”级战列舰应运而生,她们是海军上将鲁道夫·冯·蒙特库科利·德格利.埃里伯爵1904年升任海军部长和海军总指挥替代退休的施鲍恩后的建造的首级战列舰。

拉德茨基级是奥匈帝国第一型真正的战列舰。相比于英法等国,奥匈帝国的铁甲舰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看似乎都略逊一筹。但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没什么海军传统的国家,能造出这样的铁甲舰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这级战列舰的上层建筑十分简约,只包括了有舰桥的指挥塔、前后桅之间的小型上层炮廊和后主炮塔与后桅杆之间的辅助指挥站。由于波普尔的减重措施,“拉德茨基”级的军官宿舍相当宽敞但水兵宿舍空间狭窄。

“拉德茨基”级完工时她们的火力超过了所有已经服役的意大利战列舰以及刚服役的“埃琳娜皇后”级。得益于奥匈帝国斯柯达军工厂优异的火炮制造工艺和超前的技术(高速重弹+硬被帽穿甲弹),拉德茨基级战列舰被誉为最强前无畏型战列舰。

服役时间:1910-1921

舰长:137.5米

舰宽:24.6米

排水量:14741吨

航速:20.5节

续航:6000海里/10节

武器:2座双联装305mm火炮,4座双联装240mm火炮,20座单装100mm火炮,4座单装70毫米火炮,2座单装66毫米火炮,4座单装47毫米火炮,3具450mm鱼雷管;

装甲:侧弦230mm,甲板48mm,炮塔250mm,指挥塔250mm

服役:拉德茨基号、弗兰茨.费迪南德号、兹里尼号

文章图片16

拉德茨基级战列舰

联合力量级战列舰:

1906年,意大利海军开始研制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战列舰,这是意大利海军的第一种无畏舰。得到消息的奥匈帝国海军坐不住了,他们一向将意大利海军视为在地中海地区最主要的对手。可笑的是,意大利海军目光紧盯着法国海军不放,法国海军的一举一动,意大利海军都会做出反应;而奥匈帝国海军紧盯着意大利海军不放,意大利海军的一举一动,奥匈帝国海军都要做出反应。

当其他欧洲国家都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变身为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钢铁巨兽时,奥匈帝国却更像是一个基础不牢的泥足巨人,帝国境内此起彼伏的离心运动让帝国皇帝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办法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集中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奥匈帝国海军从1906年开始研究无畏舰,结果一直忙到1910年才勉强开工建造,然而此时帝国议会和政府竟然还不知道此事。已经开工的两艘战舰被紧急叫停,奥匈帝国海军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使得这两艘来之不易的宝贵战舰没被废弃。

1911年,奥匈帝国内部终于在建造无畏舰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议会通过了建造4艘无畏舰的预算,并由皇帝陛下亲自指定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对建造工程全权负责。顺便说一句,这位费迪南大公就是三年后在萨拉热窝遇刺并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个人。

新的无畏舰被命名为联合力量级战列舰,“联合力量”是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座右铭,如此命名也有讨好这位皇帝的意味。

服役时间:1914-1922

舰长:152.2米

舰宽:27.3米

排水量:19698吨

航速:20节

续航:4200海里/10节

武器:4座三联装305mm/45倍径舰炮,12座单管150mm/50倍径副炮,18座单管70mm/50倍径速射炮,以及4座533mm鱼雷发射管

装甲:水线主装甲带装甲最大厚度280毫米,主炮塔四周装甲200-305毫米,水平甲板装甲48毫米,指挥塔四周装甲280-356毫米

服役:联合力量号、特格特霍夫号、欧根亲王号、圣·伊斯特万号

文章图片17

联合力量级战列舰

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奥匈帝国海军已拥有4艘联合力量级无畏舰,3艘拉德茨基级、3艘卡尔大公级、3艘哈布斯堡级前无畏舰,6艘海防战舰、3艘装甲护卫舰、5艘防护巡洋舰、4艘新式巡洋舰、3艘老式雷击舰以及数十艘鱼雷艇,舰艇总吨位37.2万吨,排行世界第八。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包括四艘联合力量级战列舰的整个奥匈帝国海军大多数时候都被意大利海军封锁在亚得里亚海中,因此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在整场战争中都没参与过重大行动,只是优哉游哉的停在港口里。1918年6月30日,四号舰圣伊斯特万号出航时被意大利海军用鱼雷击沉。首舰联合力量号则在1918年11月1日停战前夕被悄悄潜入港口的意大利蛙人使用炸弹炸沉。两艘沉没的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均毁于水下爆炸物,且都发生了倾覆,充分验证了该级舰存在的缺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帝国原有的海岸线分别被划给了意大利和新生的南斯拉夫王国,实力不俗的帝国舰队瓦解。失去了母港的特格霍夫号和欧根亲王号则作为战争赔偿被分别移交给了意大利和法国。前者20年代被意大利拆毁,后者则于1922年被法国海军当成靶舰击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