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诗拾遗:偷声 联边 独桥 间韵 促句诗

 观点转载 2022-11-29 发布于山东

偷声诗


偷声诗,即三句半,原名“瘸腿诗”,窃恶其名而改之。把绝句的第四句减半,即是偷声诗。其诗眼,在那半句,须仔细吟之。这种诗,出现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元丰、元佑年间。据宋代王灼《碧溪漫志》记载,多为民间艺人创作,“与雅言抗行”。


明朝正德年间,有一个诗人十分热爱偷声诗,几乎到了言不离偷声诗的地步。一年,家乡大旱,郡守亲自出马祈雨,接连数日行跪拜礼,可是连一点儿雨滴也不曾飘落。诗人觉得郡守迂腐可笑,就作诗讽刺他:


太守祈雨泽,

万民多感德。

昨夜推窗看,

见月。


郡守恼之,寻来问罪,可是罪从何而来呢?没有办法,就说:“若能吟出好诗,便放了你。”郡守自诩心慕东坡,自号西坡,便命诗人即以“西坡”为题。那人应声吟道:


古人号东坡,

今人号西坡。

这坡比那坡,

差多。


郡守恼羞成怒,喝令打十八大板。诗人忍痛吟道:

作诗十七字,

责板一十八。

若上万言书,

打杀。


郡守以诽谤罪,发配他去郧阳。他舅舅闻讯赶来,两人相对流泪。诗人的诗瘾又上来了。


发配到郧阳,

见舅如见娘。

两人齐下泪,

三行。


原来,他舅舅是独眼儿。


来到发配地,县令和夫人想见识这位怪才,令他即地吟诗。他瞅了一眼步出厅堂的官夫人,张口就来:

环佩响叮当,

夫人出厅堂。

金莲整三寸,

横量。


联边诗

先联结同字边的字而组成诗句,再以之组成整首诗词,这样的作品,称之为联边诗。古人所说的字边,今人谓之偏旁。联边诗通过字边的同形,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例如,宋朝黄庭坚的作品:

戏题

逍遥近道边,憩息慰惫懑。

晴晖时晦明,谑语谐谠论。

草莱荒蒙茏,室屋壅尘坌。

仆僮侍逼侧,泾渭清浊混。

联边格,还常用于对联。明朝宰相叶向高,福建福清人。天启元年一天,路过福州,留宿在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正春为了表示自谦,即兴出了个上联: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一看,九个字都是宝盖头,颇觉有趣,当即对了下联:

客官寓宦宫,富室宽容。

据说,有两个同窗好友,一个看透世态炎凉,出家当和尚;一个一味迷恋仕途,但科场黑暗,屡试不第。一日,穷书生枯坐窗前,百无聊赖,吟了个上联:

寄宿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字字都笼着宝盖头,象征着被困在牢狱中,炼字很是精到。刚写罢,他的和尚朋友来找。和尚见之,对出下联,借以相劝:

远避迷途,退回莲迳返逍遥。

每个字都含“走之”,意思十分明确。秀才思前想后,觉得有理,便与和尚出游去了。

下边的这副《海神庙联》,上联满是水,下联全是雨。单单字形,就富有象征意义。

浩海汪洋波涛涌溪流注满;

雷霆霹雳霭云雾霖雨雱霏。

云南人民出版社的《奇联妙对故事》中,也收有联边对。例如:

送迎远近通达道;

进退迟速逰逍遥。

湛江港清波滚滚;

渤海湾浊浪滔滔。

独桥诗

独桥诗,原称独木桥体诗,或称福唐独木桥体诗,它要求整首诗(词)的韵脚用同一个字。

明朝谢榛的《灯》,就是有名的独桥诗。诗曰:

烟苇出渔灯,书声半夜灯,

山扉树里灯,风幢闪佛灯,

竹院静禅灯,蛾影隔笼灯,

星悬宝塔灯,心空一慧灯,

风雨异乡灯,倦客望村灯,

鬼火战场灯,除夜两年灯,

雪市减春灯,茅屋祗书灯,

书隐酒楼灯,穴鼠暗窥灯,

殿列九华灯,星聚广陵灯,

棋罢暗篝灯,疏林见远灯,

蛩吟半壁灯,农谈共瓦灯,

屋漏夜移灯,明灭几风灯,

窗昏梦后灯,流萤不避灯,

寒闺织锦灯,形影共寒灯,

调鹰彻夜灯,海舶浪摇灯,

夜泊聚船灯,霜风逼旅灯,

灵焰凤梨灯,春宫万户灯。

元朝无名氏的散曲《[双调]折桂令》,也是独桥体。

[双调]折桂令

叹世间多少痴人,

多是忙人,

少是闲人。

酒色迷人,

财气昏人,

缠定活人。

钹儿鼓儿终日送人,

车儿马儿常时迎人。

精细的瞒人,

本分的饶人,

不识时人,

枉只为人。

间韵诗

间韵诗,又称平仄两韵诗,一首诗间隔着押两个韵,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

唐朝章碣首创间韵诗,他自号变体诗。全诗如下:

变体诗

东南路尽吴江畔,

正是穷愁暮雨天。

鸥鹭不嫌斜两岸,

波涛欺得逆风船。

偶逢岛寺停帆看,

深羡渔翁下钓眠。

今古若论英达算,

鸱夷高兴固无边。

另有版本,第二句作“正是穷愁薄暮天”,第三句作“鸥鹭不嫌斜雨岸”。

本诗仄、平两韵相间,单句韵脚“畔、岸、看、算”属“十五翰”仄韵,双句韵脚“天、船、眠、边”属“一先”平韵。

间韵诗,有点儿名气,历代书上都有记载,但仿写的人却没有,唐朝章碣首创间韵诗后,自己也不再写了。它的名气,我想来自作者之名,并非诗作本身。朱自清先生在散文《诗韵》中,作了这样叙述:“章碣'变体’只存这一首,也不见别人仿作,可见并未发生影响。他的试验是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我想是在太板太密。”朱先生说的“太板太密”,指的是韵的问题。韵脚过于密集,诗就显得呆板单调。

促句诗

促句诗,三句为一叠,一叠一换韵,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通常分为二叠和三叠两种。

宋筠的《悲秋》,就是二叠促句诗。

悲秋

江南秋色摧烦暑,夜来一枕芭蕉雨,

家在江头白鸥浦。一生未归鬓如织,

伤心日暮枫叶赤,偶然得句应题壁。

诗中“暑、雨、浦”同韵,“织、赤、壁”同韵。第一句是虚写秋来,第二句是实写秋来,第三句是因秋思家,第四句是思家不归,第五句是怕到秋深,第六句是作诗悲秋。层层都到,可与文忠公之《秋声赋》并传。

黄庭坚的《观伯时画马》,便是三叠促句诗。


观伯时画马

仪鸾供帐饕虱行,翰林湿薪爆竹声,

风帘官烛泪纵横。木穿石盘未渠透,

坐窗不遨令人瘦,贫马百吃逢一豆。

眼明见此玉花骢,径思着鞭随诗翁,

城西野桃寻小红。


《诗人玉屑》中还有一首三叠促句诗:

青玻璃色莹长空,烂银盘挂屋山东,

晚凉徐度一襟风。天分风月相管领,

对之技痒谁能忍,吟哦自恨诗才窘。

扫宽露坐发兴新,浮蛆琰琰抛青春,

不妨举酒成三人。

虚 极 以 观 复

先秦道家的哲学思想强调“无为”、“无知”。然而,同“求生不得生”一样,“无知”也有类似的难题:先秦道家以“无知”为最高的境界,但“无知”又绝不可求,或者说,不能以通常的“加法”的方式来追求。老子提出了一种“减法”的方式,以使人放下“知”的重担。对于中国的美学思想而言,这种“减法”很有意义。

一、涤除玄鉴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十章)老子认为,要恢复心地的光明,首要的是“涤除”——像洗涤尘垢一样,去除后天的“知”的蒙蔽。在美学的角度,就是要除掉那些令人的眼光变得单调僵硬的重重积淀。涤除的工夫让人对世界的领会变得简约一贯,让人的心目如同澄澈的镜子一样映照天地。后来,庄子深入地阐述了“用心若镜,不将不迎”的修心与审美之法,正是接着老子的“涤除玄鉴”讲的。以心为镜,荡涤尘滓,是先秦道家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之一。

老子的哲学所面对的是一个永恒的动的世界,有无相生,奇正反复。其妙其徼,都投射在心灵之镜上面,而这面镜子本身是不动的。这就是中国哲学的“静观”的思想。这个思想的影响深远,连后世标榜反佛老的道学家们也提倡“万物静观皆自得”。

“静观”思想在《老子》里有一段集中的表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作”是意义世界的永无休止的动相。万物虽为假名,但毕竟森罗毕现,甘辛不爽。庄子用长风寥寥、众声喧哗来喻示动静好恶的无常,“激者,稿者,叱者,吸者,叫者,嚎者,窈者,咬者”(《庄子·齐物论》),宛如宏大的交响乐。老子则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五章)天地之间的变易,犹如造化之手在鼓动风箱,从虚空中源源不断地鼓荡出造化的戏剧。“并作”是“有生于无”,而“归根”则是“有”又复归于“无”。一般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很难同时顾及此生彼灭的不同事物。人总是习惯于聚焦在与自己的爱恶相应的东西上面,对万物永恒流转的实相视而不见。老子提醒人要超脱出一己之爱恶,静观万物的动止和生灭。一旦人拥有了智慧的“明”,“我”就已不再属于流转无息的万物,从而获得了自由。由此,我们再看前面提到的有关老子反对“五音”、“五色”、“驰骋田猎”的主张。人如果被过于强烈的声色刺激所诱惑,人心就会逐渐地变得粗糙和迟钝,就会越来越疏于察觉和欣赏世界的复杂性。老子指出,只有具备一颗精细的心,人才能真正地去观“万物并作”。人心回归精细的前提条件就是“静”。

在一阴一阳的对待关系中,静与动是并列的关系,而“守静笃”的“静”却并非与宇宙万有的“动”、“作”相对而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二十六章),“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静与躁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躁动是人的欲望之象或有为思虑之象,而“清静”超乎一般的动静之上。老子说“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十九章),庄子说“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大宗师》),《易传》说“天下何思何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都是以静为君的表现。老子的虚静思想在庄子那里有进一步的发展。他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庄子·德充符》)镜子可以映照动静,是因为它本身是澄澈无扰的,故庄子以“止水”喻心镜。止水的“静”不仅仅是静止,更是为朗照万象提供了条件。人的精神世界因为虚静而廓大和稳定,是以能承载得起“万物并作”。

“静观”概括了先秦道家对于宇宙人生的态度。有些人认为道家思想是偏于出世甚至避世的。这是一个误解。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老子同样肯定有作为、善生养的人生,其无为的智慧是关于如何更好地作为和生养。庄子也说“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庄子·知北游》),唯有自心清净,才能平等地观照万物的“作”与“归”,并进而积极地投入到宇宙大化之中。庄子对“虚静”作了更为积极的解释,颇有“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他说:“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者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庄子·天道》)总之,“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虚静能够让人更积极地入世。

“涤除”与“虚静”不仅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开其源流,而且也成为中国美学的一大原则。魏晋南北朝的美学家将“涤除”的观念引入到了文学艺术领域,如宗炳提出的“澄怀味象”和“澄怀观道”接续了“涤除”的思想,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则把庄子提出的“疏瀹”、“澡雪”(“疏瀹尔心,澡雪尔精神,剖击尔知”)与“虚静”结合在一起。南北朝之后,从美学上讲虚静的人更多了。刘禹锡诗:“虚而万景入。”苏轼诗:“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画论家郭熙则将“涤除”与“虚静”概括为“林泉之心”,认为有了林泉之心才能“万虑消沉”,“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第40—41页。

积极的作为实现了功利,成就了道德,而心灵的静观和超脱则转化了功业的意义,以审美的态度赋予其更丰富的意义。人有了“观复”的自觉,故能“止”,亦能“弗居”。因为弗居于美善,人在入世作为的同时,心灵保持着超脱的状态,成功之后不仅身退,而且心退。所以,中国的审美“静观”不是西方近代意义上的“无功利”的“审美态度”,而是入得进而又出得来的“超功利”的人生态度。朱光潜把“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看作是中国人协调“入”与“出”的理想境界。朱光潜的这个观点与其说得自西方近代的“距离说”,不如说是从老子美学当中来的。

二、反观其身

中国哲学与美学的“观”带有明显的身体感。与名相符号不同,身体感是一种较为切近的生命体验。在《老子》当中,“身”被特别提出,作为开启其哲学思考的起点。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十三章)哲学起于人类最深沉的忧患。西方哲学的问题起于“自我规定”的忧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而中国哲学以个体生命的局限为忧患,“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老子这里,“长生久视”是哲学思考的指向,“吾有身”则是其思考的基点。

在老子这里,“身”也是有生于无,又复归于无的象征。肉身的有限性决定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受制于时间的条件,一个人只能占据历史长河当中十分短暂的时光;受制于空间的条件,人只能活动于有限的范围,接触到有限的事物。人生意义的有限性与身体的物质局限性有莫大的关系。身命的维持需要充足的物质条件,而且不论如何细心地维护,终究也要归于无有。庄子说:“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庄子·达生》)“大患若身”昭示了有限而渺小的个体在这个无边世界中的无可摆脱的局限性。人总是希望以尽可能多的意义创造来突破自身存在的局限,而追求意义创造的过程却又处处是陷阱:过分地追求物质的利养,以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或执着于虚假的名相,以刍狗为神圣,自欺欺人。人类的哲学有一个任务,即在于以思想的觉解来突破“身”所导致的自我有限性的困扰。

与某些彻底否定肉身的神学观念不同,中国的思想更倾向于在“身”的现有基础上寻求超越其局限的道路。在老子这里,“身”既是遮蔽的渊薮,也是复归光明的凭藉,所以要“以身观身”(五十四章)。从哲学的角度看,“身”乃是介于主客、物我、知行之间的一种存在,能够突破各种二元对立的格局。“身”是思想的凭藉,而不仅仅是一种使思想得以运行的硬件。《老子》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二十四章)即是以身体现象解悟道理的最简单、直接的例子。这种“身观”是一种思想的方式——不是以逻辑、思维、理性来“观察”物质化的肉体,而是在体验中回归身心的一致性,通过身体而思。

老子提出了一个看似极端的主张,要求人们“闭目塞听”: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五十二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四十七章)“兑”上两点象征“开口”,故《易》之“兑”为口,为说,为悦。广义而言,眼、耳、口、体都是“兑”,即信息交换的门户。人从这些门户出发,寻求有关这个世界的知识,表达自己的见解,寻求各种欢乐。然而,正如庄子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出而不返的结果是迷失在那些与生命体验相脱节的道听途说当中。甚至关于道德的修养、审美的鉴赏,人也乐于用见闻之知来自欺欺人。冯友兰曾引用元好问的诗句“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强调真切体验的重要。冯友兰:《三松堂自序》,第194页。元好问的诗出自《论诗绝句》,《遗山先生文集》卷一一。道听途说的信息、知识只会遮蔽人对世界的真切把握,所见所闻越是纷繁,所知越少,以至“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礼记·中庸》)。老子主张闭塞这些知识的门户,摒弃忙碌的心思,以回归真切的体验。庄子将之发挥为返观内视的思想:“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骈姆》)一般认为,审美欣赏不能离开耳目,道家的美学却恰恰主张“闭目塞听”。

老子指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五十四章)。“观身”意味着人将对于这个世界的一切认知回归到身体的感觉上面。老子重视在细小处、切近处用工夫。“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六十四章)他说“见小曰明”(五十二章),又说“自知者明”(三十三章)。身体在坐卧动静中充斥着纷繁复杂的细微感觉,只是被人们忽略了而已。人若能时时自知其身心状态的微小动作,也就能够敏锐地觉知事物兴作的细小萌兆。可见,老子并不一概地反对“知”,而是要求人们把“知”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关闭了见闻之知的门户,安定下外出寻觅的心思,展开对自身的静观。这是道家虚静观复的入门工夫。

老子的“身观”被后世道家概括为“返观内视”的修养方法。但在老子那里,建立在身体体验之上的返观内视并没有局限在向内的省察范围中。老子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五十四章)既然“身家”与“天下”是同构的,那么由“观身”即可以知晓整个“天下”。带有身体感的体验消除了知识的遮蔽性,人越能细致地观身内省,也就越能够“明白四达”,把握外在世界。所以,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

在苏轼的《前赤壁赋》里,“苏子”与“客”的一番对话回应并发挥了老子的美学思想。苏东坡写道,当他与朋友泛舟赤壁时,有人感叹:像曹操那样的盖世英雄,仍然湮没在历史的风尘当中,现今也不知道留下了什么,何况你我这样的凡人?人正是由于生命的短促和个人的渺小,才羡慕这了无穷尽的长江啊!苏子回应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段对话包含了两种对“身”的思考角度。“客”从“身”的有限性的角度看待生命的意义。他从曹操的例子认识到,身体的短暂存在是对一切功利追求、事业意义的否定。这就由苍茫的历史感而引出了一种人生的虚无感。苏子也承认人身的有限和功业的虚无,却又强调了身体体验的丰富性和无限性。在排除了占有欲、是非心的意象世界里面,声与色因摆脱了“名”而流动无碍,因打破了实体化的界限而变得丰富,人与物的关系也因此而自由和亲切。专注于当下一刻的体验,平日里追逐知识的耳目形窍竟然变成了温顺的仆从,帮助人来领受平日忽略过的清风明月。在这样的世界里,没有功业的盛衰、生命的久暂可以萦怀,刹那即永恒,我与天地等,有何物事值得羡慕呢?苏子的这个回答对《老子》“塞其兑,闭其门”的思想做了一个发挥:身体在功利的境界当中诚然是有限的,但在审美的境界当中则是无限的。在审美的境界中,耳目的作用发生了扭转,由欲望的渊薮变为自由的助力

在技艺的运用和艺术的创作当中也可以得到一种超越此身的解脱感。在《庄子》中,大凡神妙的技艺,比如《达生》里提到的“佝偻者承蜩”、“津人操舟”、“梓庆削木为锯”等小故事,都强调因专注而忘身(“不以万物易蜩之翼”、“忘吾有四肢形体”);苏轼也用一首小诗概括了艺术创作的心志状态:“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之一,《苏东坡集》前集卷一六。这是通过投入作画的活动而将此身化入了万象,以创造新意义而消弭了有限之身。可见,不论是《庄子》里的技艺,还是书画乐舞的艺术,其价值不仅仅在于产生了有形的作品,而且也让人在凝神专注的体验中扬弃了“身”的局限。

总之,在老子美学中,人的身体一方面造就了生命之“大患”,另一方面也为摆脱“大患”和审美静观提供了可能性。身体意识的引入,使得老子的哲学并不完全是“负”的、消极的,而有了可以入门的阶梯。有关身体哲学、美学的更进一步思考则由庄子继续展开,并与儒家的子思和孟子形成了颇有意味的呼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