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东湖宾馆(作者:王梦珍)

 realjet 2022-11-29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图片

走进
东湖宾馆

王梦珍

2021年2月10日,正值庚子银鼠渐行渐远,辛丑金牛哞哞临近之际,应老友诚邀前往东湖宾馆,共度别开生面的小年夜。

图片

听说,现在的东湖宾馆,曾经是老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私邸。杜公馆落成之后,由于时局动荡不安,杜月笙全家最终未能入驻此邸。

当年的杜公馆名噪一时,后几经易主,出入皆社会名流,极具浓郁的人文历史风貌。

百年岁月细流长,风起云涌故事多。

笼罩神秘色彩的东湖宾馆,像磁铁一样吸引我们,期盼走进东湖宾馆,一探究竟。

图片

东湖宾馆庭院内,环境幽雅,水木清华,静谧安祥。

随着旋转圆门旋进大厅,满目雕栏玉砌富丽堂皇。

图片

(此图取自网络)

这里,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时尚的现代气息融为一体。仿佛伸手即可触摸缕缕浓稠的浮华岁月,举目即能仰望丝丝飘渺的时代烟云。

图片

大厅西墙上,巨幅木雕古朴大气。寓意祥瑞珍贵的游龙戏珠,同时也有神龙护主(珠)的含义。

图片

大厅左侧,通往二楼的阶梯上,铺设着图案精美的地毯。精雕细刻的护墙板、五彩斑斓的窗户玻璃,无不彰显宾馆的矜贵典雅。

图片

绚丽夺目的玻璃墙和图案别致的地砖,揉入了西方装饰风格的建筑元素。

图片

环视美轮美奂的大厅后,步入东湖厅用餐。

图片

华丽的东湖厅门口,摆设着古色古香的圆型屏风。

图片

午时,由于疫情原因,偌大的东湖厅空空荡荡,唯有三桌开席,拢共十来人就餐。食客们细品慢咽悦言相叙,共享难得的清静优雅。

图片

精致的水晶壁灯、欧色彩绘玻璃、湖蓝色的皮质座椅,勾勒出老上海高档餐饮和时尚社交的典雅场所。

图片

餐厅一隅,摆放着老上海的老家俱、老照片、老花瓶、老物件。

图片

餐后,悠然步入大厅西北角的“金玫瑰酒吧”小憩。

图片

装饰精致的“金玫瑰酒吧”过道。

图片

想当年,多少达官贵人阔少靓女,曾在此饮酒娱乐谈笑风生?

如今是,繁荣奢华浮云散,斗转星移换人间!

图片

酒吧墙壁上,张贴着老上海的香烟广告。画中的模特儿,丰腴美艳风情万种。

图片

忆往昔,这里曾藏龙卧虎岁月峥嵘。黑白两道、杜月笙门生、汪伪政府、国民党军统、美国外交官,你方唱罢我登台,来去匆匆,好不热闹!

所幸,经历近百年沧桑时代变迁,尤其是十年动乱之后,这幢花园豪宅仍能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大幸,万幸!

图片

走出金玫瑰酒吧,来到宽敞明亮的大厅。

大厅右侧墙上,久已泛黄的老照片和铜牌文字说明,默然述说着东湖宾馆的前世今生:

东湖路70号,上海东湖宾馆,该建筑最早是杜月笙的新公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财政部长宋子文委托杜月笙包办发行航空奖券。杜月笙将这一赚钱的机会送给了门人金廷荪,金廷荪包销航空奖券发了横财,知恩图报,耗资三十余万美元,建造了这幢花园豪宅赠予杜月笙作为五十岁寿礼。

图片

当年的杜月笙曾做过这样的安排:

底层客厅可摆筵席,平时作会客用。东厢房作帐房间。二楼给第二夫人居住,三楼给第一夫人居住,西边给第三夫人居住,东边给第四夫人姚玉兰居住。

图片

正当杜月笙准备入住时,恰逢'八一三″战事爆发,杜月笙离开上海前往香港。上海沦陷后,这幢房子被作为汪伪政府的财政部使用。抗战胜利后,这幢房子一度被国民党军统占用,后来用作美国新闻处和美国领事馆。

解放后改为华东局招待所和上海东湖招待所。1986年正式命名为上海东湖宾馆。

图片

东湖宾馆庭院里,初春萌发的新枝嫩叶,与残冬的干枝枯叶,正无声无息地有序交替,吐故纳新。

世间万事万物何尝不是如此?历史的跌宕起伏,朝代的更迭兴衰,社会的曲折发展,人类的生老病死,是乎都遵循一个套路规律——推陈出新,势不可挡!


上海东湖宾馆,历经百年沧桑,依然光彩照人。它见证风云变幻的民国旧上海,见证日新月异的新上海,将见证上海更美好的明天!

来源:美篇“空之轨迹”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