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期医话三则

 孙郎中 2022-11-29 发布于山西
【壹】昨天和老爸通电话唠家常,他告诉我前几天老家居然听到很响的雷声,这很不正常。我从中医角度来分析,冬天打雷的确不是好现象,是天地之间的气机逆乱,这样最容易造成暖冬。暖冬实为天之虚之象,人处其间,亦易阳气上浮,导致上实下虚,同时也会诱发温疫,对当下的抗疫大局不利。冬天阳气本当闭藏,若打雷则是阳气升发疏泄,由此会造成阳气不能闭藏,会引发烦躁、咽干、失眠、头晕、口疮等症状。那我们该如何补救呢?我的建议是,可以多喝点酸味的东西!比如,乌梅白糖汤、酸梅汤、沙棘汁等,或者用陈醋加温水稀释亦好。事实上,不但人会受天地气机影响,冬小麦也是如此!冬小麦会因冬季温度高,麦苗长的高甚至过早拔节,有智慧的老百姓会用石碾子、拖拉机碾压或用人工去脚踏才能够确保麦苗拔不了节,从而达到来年不减产!碾压的过程实则就是潜阳的过程,简单但实为大智慧!总之,冬天寒冷,是属自然规律。寒主收引,天寒地冻则阳藏而不动。若逢暖冬,阳气不藏,反泄于外,人感而闭藏失司、阳气易泄,至春最易出现传染病等疏泄过度引起的疾病。因此,暖冬需特别重视潜阳,少动相火,静以养神,多食萝卜、山药等收敛食物,并减少剧烈运动,早睡晚起,以助阳气敛藏。
【贰】中医从来就不是高大上的医学体系,生活处处有中医,很接地气。田间地头,常见中药的身影;家中厨房,调料食材都能治病;乡村闾间,都有民间中医人!中医就扎根于老百姓的生活之中,我们每天所吃的,所喝的,都与中医相关。比如,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就把一些食物与中医理念相结合了。因为冬天阳气闭藏,外寒内热,阳郁容易化火,导致阳明不降,要吃白萝卜来通气解郁;夏天阳气外浮,脾阳反虚,吃生姜来温暖脾阳。这样就顺应了天地之道,人自然会更健康。作为一个中医人,我努力把自己所感悟的中医理论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希望能让每个有缘人都能理解中医,都能认识到中医的美妙,从而接受中医,进而选择并享受中医。我认为,中医博大精深,里面蕴藏有大智慧,不但能让我们健康,还能让我们快乐,更能让我们心安,让生活更平和!当然如今也有很多人相信现代医学,他们觉得现代医学代表着现代科技,自然比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的中医高明。对此,我并不想争论二者孰高孰低,只想弱弱问一句:现代医院越来越豪华,机器设备越来越高大上,然而治病疗效也高大上了吗?
【叁】生命需要活在当下,安住在当下,享受在当下。所谓活在当下,就是全神贯注在当下,不幻想未来,也不忧虑过去。无论眼下的状况是好是坏,都是我们必经的路。冀希望于未来,未来还没有到,是虚无缥缈的;沉迷于过去,过去已随风而去,是无法把握的!只有当下才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可是我们总是杞人忧天,总是不断想到明天可能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总是想过去做过的某个事情。结果就是心很累,很烦,甚至会生病。《黄帝内经》讲“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即是教诲我们要活在当下。以健康为例,当下的状态最要紧。如果当下还健康,那就享受健康;若当下患病了,那就在当下调节饮食起居,保持和畅的情绪。如果每个当下都能如此,我相信,疾病必然可愈,心情必然欢快!我从中医角度来理解:就一年而言,若逢冬天,就享受寒冷,让阳气多多闭藏;若遇夏天,就喜欢炎热,让阳气多多长旺;逢春则升,逢秋则降,在当下体会阳气的四时变化规律。就一日而言,白天好好上班,宣畅阳气;晚上好好睡觉,收藏阳气。随时都享受当下的快乐,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即便在疫情当下的特殊时期,不能旅游,不能出门,不能正常上班上学,也肯定还是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呢!您说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