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上瘾,毁掉你的人生

 天地人和w 2022-11-29 发布于福建

图片

本文为书报文摘原创,欢迎转载


某乎上有个2亿浏览量的提问:“年轻人不能碰的东西有哪些?”
下面的每一条回答,都是过来人含着血泪的经验教训。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是:“所有能获得短期快乐的东西。”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事物诱使我们陷入快感中,每天胡吃海喝、熬夜刷剧、沉迷游戏、用大把的时间看直播……然而当时爽翻天,事后却后悔不迭。
那些短暂的“垃圾快乐”,正在葬送我们本该精彩的人生。
只有不断超越自己,远离垃圾快乐,才能驾驭更自由的人生。

1

Part.1

远离垃圾快乐,别让其摧残身体

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没有回程票。
身体健康的重要成度不言而喻,世间万物都靠一个“度”字去衡量,却总有人忍不住放纵自己,放纵自己的食欲、玩欲、熬夜欲、懒欲……
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不要轻易让垃圾快乐摧残了身体,而要与诱惑拉开安全的距离。
前阵子,黄晓明在社交平台发了自己在医院吊水的照片。
原来,他前一天晚上吃了很多青岛“硬菜”,导致生了荨麻疹患了肠胃炎。
他前一天还兴致勃勃地“深夜放毒”,第二天就惨兮兮地进了医院。
事后黄晓明发文提醒大家,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嘴,而让身体饱受折磨。
越来越多的人一边不敢看自己的体检报告,一边不愿意放弃“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短暂快乐日子。
细思极恐,垃圾快乐正在摧残我们的身体,但我们却浑然不觉。
贪恋短暂的口腹之欲,放纵自己胡吃海喝,总有一天会付出昂贵的代价。
今年,专家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做的报告发现,近80%的晚睡党都喜欢玩手机。
不管是刷扣人心弦的剧,还是看情节跌宕的小说,或是吃鸡打王者看短视频,嗨得不亦乐乎,都能让人在夜晚精神抖擞,迟迟无法入睡。
第二天除了黝黑的黑眼圈和精神不济的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
稻盛和夫曾说:“欲望本身不是罪恶,凭借欲望无节制的为所欲为才是罪恶。
一味地放纵自己的欲望,只会毁掉自己的身体和生活。
岁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放纵自己的人,远离垃圾快乐,是好好爱自己的最好方式。
就像村上春树所说的那样:“肉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

图片

2

Part.2

远离垃圾快乐,别让其消磨意志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沉溺于短暂虚拟的快感,虽然能逃避一时,却逃不了一世。
那些让你沉迷的东西,也在慢慢蚕食你的意志。
不久前, 在民警和志愿者的帮助下,湖南小伙杨某终于在20年后与家人团聚了。
曾经拥有一片大好前途的大学生,为何会流浪20年不敢回家?
原来,杨某学习成绩很好,是村里少有的大学生。然而考上大学后,他沉迷游戏无法自拔,跟不上课业离家出走。
20年来,他四处流浪,身份证丢失,居无定所以捡废品为生,与家人失去联系。
20年后,在见到亲人的那一刻,他后悔得泣不成声。
如果当初他没有因为沉迷游戏,意志力脆弱,也就不会离家出走。
如果他没有深陷游戏的快感中,便不会有流浪和家人分离的20年。
垃圾快乐,其实是一种消磨意志的“精神鸦片
叔本华曾说:“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明明打算读书,听课,做家务,可就是放不下手里的游戏、短视频。
心里默念着最后一把、最后一集、最后几分钟,却不知不觉又过了好几个小时。
心理的无数次挣扎,濒临崩塌的意志力,都被短暂的快乐蒙蔽。
长期沉迷于垃圾快乐,会让人变得颓废,失去价值感,无异于自我毁灭。
分得清及时享乐与长远收获,才能不在自暴自弃中追悔莫及。

图片

3

Part.3

上瘾的克星,是高级自律

心理学家亚当·阿尔特发现,有一样东西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能让人上瘾、难以戒除。那就是能让人用极小代价获取快感的东西,如每天都沉迷在短视频、爽文小说、伪立志等的事情中。
也就是反馈越短的时间越容易获得快感。
所以一件事的反馈越短、快乐越大,会越让人上瘾。而且这种上瘾是无法从健康渠道获取快乐的。
与其靠意志力痛苦地硬拼,不如用正确的方式逐渐克服上瘾。

A.

建立微目标,形成微习惯

大脑生性较懒,喜欢旧的环境,喜欢毫不费力的事。
所以突然间的大改变,会让大脑产生强烈的抗拒。
因此,我们才会对那些毫不费力又能获得快乐的事如此上瘾,且不能自拔。
但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微习惯,让大脑放松警惕,用一些小到毫不费力的小目标,养成好习惯,戒掉上瘾。
如同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克利尔的座右铭“每天提高 1%”那样,改变在每一天。
微习惯要尽量的小,才能不被大脑“察觉”,产生抗拒心理。

B.

远离诱惑根源,寻找替代品

华盛顿大学的黄力泓博士曾提出:“人类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人类拥有多巴胺,多巴胺是先享受,后痛苦。”
多巴胺的作用是把亢奋和欢愉的信息传递给大脑,但是它不会持续分泌,因此它带来的快乐是十分短暂的。
我们常常会被多巴胺支配,无法抵御垃圾快乐的诱惑。
但多巴胺有个敌人,叫内啡肽。与多巴胺相反,它给我们的快乐,更悠长也更痛快。
摆脱对一样东西的瘾,可以找到另一种瘾。
在大脑中,内啡肽最多的区域是学习和记忆区域。
熬夜、打游戏、刷短视频会兴奋,是多巴胺在作祟。而学习、健身会舒适充实,则是内啡肽在生效。
内啡肽越多,多巴胺的兴奋就会减少作祟。
忙碌过后的舒畅,才是真的舒畅。
所以与其苦苦挣扎,想戒掉来自大脑多巴胺的“诱惑”,不如培养其他获得快乐的兴趣习惯。
读书、运动、健身、学插花、学烘焙、学音乐等兴趣产生的内啡肽,都能让多巴胺暂避锋芒。

图片

C.

管理好动机,加分自律法

自律的高级方法,是牢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多巴胺支配,对其他事物上瘾,正是因为心中没有坚定的目标, 没有真正想要做的事。
当我们确立了真正想要的目标,便有了动机。才能释放出内在的所有力量。
在垃圾快乐肆虐的“躺平”路上,“动机+加分自律法”是独家反制秘籍。
先给自己确立动力来源,也就是真正想要做的事,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了动机,便更容易自律。
再给自己设立基础分,可以是100分,也可以是0分,作为加分基线。
此后每做一件积极的事,便多加分,反之减分。
等到100分可以兑换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或实现一个小愿望时,便已经对积极自律上了瘾。
这3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让我们远离负能量,远离自我消耗。
别掉进垃圾快乐的陷阱里,陷入时间黑洞中。
最高级的自律,就是远离垃圾快乐。

SHUBAOWENZHAI

社会在快速运转,我们的生活也到处充斥着垃圾快乐。

暴饮暴食、吃垃圾食品、无意义的消耗时间,看垃圾节目、垃圾资讯等等,带来的都是垃圾快乐。

垃圾快乐,便是在消耗精神与生命。

《贪婪的多巴胺》一书中也说:“每时每刻充斥着多巴胺并不是通往最好未来的道路。”

一个远离垃圾趣味的人,才能在长期的自律生活中赚翻。

一个不沉迷于短暂快乐的人,才能有精彩的生活。


作者简介:小贝&恋小暖,恋小暖写作营学员,心理咨询师,终身写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