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记者斯诺问毛主席:原子弹还是纸老虎吗

 云语禅心 2022-11-29 发布于河南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算是毛泽东的老朋友了。抗战期间,他辗转多地来到延安地区,访问了毛泽东,之后发表的《红星照耀中国》引起了巨大轰动。

通过这一本书,全世界不仅知道了中国革命,也知道了中国有一个革命领袖叫毛泽东。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了拥核国家。斯诺在这之后又对中国进行了访问,见到毛主席时,他问:“主席阁下,现在原子弹还是纸老虎吗?”

毛泽东的回答相当有意思。

那么,斯诺为什么要提到“原子弹是纸老虎”这个问题呢?

文章图片1

一、“原子弹是纸老虎”说

“原子弹是纸老虎”说,是毛泽东认识原子弹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在1946年8月提出的,这事还得从美国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时说起。

为了逼迫日本军国主义无条件投降,美国政府于1945年8月派飞机携带“小男孩”和“胖子”这两颗原子弹,先后投放到日本广岛与长崎。

两次爆炸都很成功,被轰炸的地区几乎都被夷为平地。

日本天皇怕了,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不仅日本人害怕,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原子弹爆炸后,《解放日报》也做出了第一时间的报道。作为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肯定也是以最快速度知道这件事的。

《解放日报》这样点评:原子弹威力巨大,彻底熄灭了日本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然而,对于同样的一件事,毛泽东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1946年8月,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来到延安,在杨家岭的一间窑洞里采访了毛泽东。

文章图片2

安娜问了许多问题,其中就包括毛泽东对原子弹的看法。

毛泽东说:“一切反动力量都是纸老虎,依我看,原子弹也只不过是美国政府用来吓唬人的纸老虎而已,战争的胜利还得依靠人民,人民才是主要因素!”

回去后,安娜撰写了《毛泽东访问记》一文,于同年9月29日在《参考消息》上刊登。

当人们从新闻中看到毛泽东居然认为“原子弹是纸老虎”时,不免一片哗然。

有的人对此持怀疑态度,有的人又深信毛泽东说得在理。

作为新闻界的名人,斯诺也记住了这一论断,之后又问了毛泽东一遍。

二、毛泽东的回答

虽然毛泽东说“原子弹是纸老虎”,但他并没有否定拥有核武器的重要性。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从抗美援朝起,美国就一直对中国进行核威胁。

后来,连苏联这个昔日的老战友也在对中国进行核威胁。

在这些刺激下,毛泽东意志坚定,坚决支持国家发展核武器。

文章图片3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意味着中国也成了拥核国家。

只不过,虽然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但西方怎么也不可能相信这个事实,如何报道出去?这就成了很关键的问题。

周总理想了许久,最终想到了将这一消息传播出去的最佳人选,这个人就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朋友——斯诺。

之前,因为中美关系的特殊性,斯诺已经很久不来中国了,到原子弹爆炸前后,两国的关系终于缓和了一些,这为斯诺来到中国提供了条件。

10月18日,受到周总理邀请的斯诺来到北京,受到了总理的热情接待。

斯诺一来,周总理就让人将原子弹爆炸当天的8张高清照片寄回来,然后交到斯诺的手上,让他拿去报道。

马不停蹄,斯诺拿到照片后就走了,随后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事,都为之震惊不已,特别是日本人。

文章图片4

对于人们的焦虑,毛泽东代表中国作出承诺:中国绝不率先使用核武器,愿为世界和平做出努力。

1965年1月9日,斯诺又一次来华。

上一次,他没有见到毛泽东;这一次,他受到了主席的亲切接见。

从抗日战争起,他们便认识了,正是斯诺的报道,全世界才认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

他们聊了很久,不经意间4个小时就过去了。

期间,斯诺问了毛泽东一个问题:“主席阁下,你以前说过原子弹是纸老虎,现在还这么认为吗?”

听到这话,毛泽东乐得哈哈大笑,回答说:“真打起仗来是要死人的,原子弹爆炸了也是要死人的,但它们最后都被消灭了,那时也就变成纸老虎了!”

文章图片5

毛泽东一说完,斯诺和其他人似乎都听到了自己想要听的答案,钦佩不已。

结语:

毛泽东回答斯诺的那一句话,说的应该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咋样的,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时,人们用的将会是棍棒!”

只能说,毛泽东与爱因斯坦都说到了同一个点上。原子弹是守卫国家利益的利器,不是战争的攻击武器,一旦使用了,那人类将会迎来灭亡的危机。

到那时候,原子弹都没有了,不正是毛泽东所说的“都是纸老虎”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