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不欺天就是不欺自己的良知?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惟念念不忘诚致良知才能集德生慧,迸发出极强的创造力

 读原著 2022-11-30 发布于四川
   一个人随时在事上正自己的心,诚自己的意,致自己的良知,明自己的明德,这个时候,这个事上所尽的心,这个事上所诚的意,这个事上所致的良知,这个事上所明的明德,即是人的本来面目,便是如天,渊一般广大博厚高明悠久,这个时候的一节之心,之意,之知,之明德,便是全体之心,之意,之知,之明德,便是无一毫人欲之私,尽夫天理之极,便是《中庸》中的“溥博如天,渊泉如渊”。
  《传习录》中就有——
   黄以方问:“先生格致之说,随时格物以致其知,则知是一节之知,非全体之知也,何以到得'溥博如天,渊泉如渊’地位?” 先生曰:“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真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乃指天以示之曰:“比如面前见天,是昭昭之天,四外见天,也只是眧眧之天。只为许多房子墙壁遮蔽,便不见天之全体,若撤去房子墙壁,总是一个天矣。不可道跟前天是昭昭之天,外面又不是昭昭之天也。于此便见一节之知即全体之知,全体之知即一节之知,总是一个本体。”
  人在生命之初,其良知本就与天地精神一致,无私,至诚是其显著的特点,只是到了后天,人有了诸多私欲的沾染,才与天地精神分道扬镳了,与天地精神分道扬镳,同时就意味着人自身的失真,人格的分裂。人想要依着自己本来面目成长,则需要时时处处纯亦不已的诚致良知,依良知而行,奉良知而动,正如王阳明先生所言:“'先天而天弗违’,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时’,良知即天也。”
    俗话说,人不能欺天,本质是讲,人不能欺自己的良知。《易经》有一方面是讲问天,当自己的良知被私欲蒙蔽,自己不能自信自己的良知时,这时候如有重大要决定的事宜,就可以交给跟自己良知本是一样的天来解答,卜筮是一种,——卜筮时心要无比虔诚才能中道;人们在尊德性而道问学时的互相切磋,也是一种,只不过这时候是借别人的天来交养互发,唤醒,澄明自己的天,或是说,借别人的良知来交养互发,唤醒,发明自己的良知。
  王阳明先生即道——
  今之师友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类,皆是卜筮。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谓人心尚有所涉,惟天不容伪耳。
   人的本来面目即是圣人面目,圣人面目是人人本自俱足的,其特质就像天一样,无往而非天。头顶,日月星辰之上是天,脚下,九地之下,地之最深处也是天,就像太阳在看得见的地方有其光和暖,看不见的地方也有它的光和暖,人们看到圣人谦和,以为是圣人刻意这么做的,其实不然,圣人从不刻意降而自卑,就像天,又如太阳,它们只是自然的“大而化之”,圣人的谦谦君子,和光同尘亦如是。
    孟子将人的修养境界和对应的进德方式罗列了出来,主要有三:“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里面的第一种,尽心,知性,知天,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事,是修养水平最高的一种,或者讲,对上等气禀的人来说,随其本然状态安而行之即可;其次,一般人受后天习染重,就只能学而知之,在事上学去私存良知,用存心养性事天的功夫去往上修,或者讲,中等水平的人,需通过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格物致知等功夫利而行之;最下一等的是困而知之,平时从不进德,到了困境触底时才知道悔悟发愤,此时就必须先立起“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的信德之志,同时还得下人一己十,人十己百的克己复理功夫,择善而固执之,勉强而行之。
     王阳明先生对此即道 :“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 。’存心者,心有未尽也。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已与天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贰其心 ’,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