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感谢聆听”

 三驾马车1966 2022-12-01 发布于河南

刘向军

学生:老师,“聆听”是一个敬词,是听讲者对主讲者表达敬意的用语。可是现在有太多的主讲者在讲话结束的时候说“感谢大家聆听”,这种用法正确吗?

老师:这种用法是不正确的。第一,颠倒了主客关系。“聆听”是听讲者对主讲者说话时用的词,而不是主讲者对聆听者说话时用的词。第二,颠倒了谦敬关系。听讲者对年长者、权威者、尊贵者或者出于礼貌表达自己的恭敬听讲之情时可用“聆听”。而主讲者无论讲得多高明,也无论自己的身份多尊贵,面对听讲者都需要心怀谦恭,不能说“感谢大家恭恭敬敬地听我的高论”之类的话。

学生:老师,那从主讲者的角度来说,在讲话结束的时候用什么词语结束为好呢?

老师:主讲者如果要表达谦虚态度的话,可以说“感谢垂听、敬请指导、敬请批评”之类的话;如果中性一点的话,可以说“谢谢听讲”;如果偏于口语的话,还可以说“感谢大家听我絮叨”,“感谢大家听我卖弄”;当然,还可以只是礼貌性地说“感谢大家”“谢谢大家”即可,其它的话不言自明。

学生:老师,现在主讲者用“感谢聆听”“谢谢聆听”来结束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会是个什么结果呢?

老师:一种结果是“聆听”变得不再是一个敬词,而成为融入了一定的谦虚语气近似于“听讲”一词的表达效果。第二种是习非为是,大家把错误的用法当做正确的用法,结果“聆听”既可以是听讲者用来表达恭敬之情,也可以是主讲者用来表达谦敬之情,使得“聆听”兼有了谦和敬两种情感。语言就是这样发展的。如“对牛弹琴”,既可以讽刺听者傻,也可以嘲讽弹者笨。

学生:老师,主讲者才是很辛苦的啊,讲话之前要精心准备,讲话之中常常要站着,全程要绞尽脑汁只怕出错,为什么反而还要对听讲者说“谢谢”呢?

老师:原因很多,不只是出于礼貌、客套。第一,众多的听讲者停下了所有的工作,用共同的宝贵时间来陪伴主讲者。第二,主讲者得到了最大的锻炼、实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得到了莫大的荣耀。第三,听讲者常常更累、更辛苦,他们没有机会“卖弄”自己,只是呆坐着被动地接受。第四,主讲者常常可能是一家之言,有片面、错误之处。总之,主讲者实在应该感谢听讲者。

2022.1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