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谋家告诉你无为无不为背后的秘密

 莫为天下先 2022-12-01 发布于湖南

有所为有所不为

每天面对众多的事务,精力与时间是有限的,如果缺乏自主的选择,只是被动地应付各种事务,则智力、精力、劳力、时间就会被分散,而不能集中于一个方向,最终将碌碌无为。因此,要根据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不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生命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根据这样一个指导原则,有智慧的人就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放小,抓主放次,做自己善于做的事。

对于一个组织、一个机构、一个企业来说,有利于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事务,主要的、重要的、紧迫的事务,就要“有所为”;不利于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事务,多余的、次要的、不重要的、不必要的事务,就可以“有所不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每个组织都是利益主体,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由他们去协调,对于不该管的事,就应当简政放权,“有所不为”。如果事事都要管,很多事情往往管不好。应当知道什么事情要“有所作为”,什么事情应当“有所不为”。

有为无为相制相成
在社会领域,如果出现过于强调“有为”的现象,则“有为”就会无限度膨胀。例如,面对大自然,现代文明过于强调有为,主张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造成人与自然的严重冲突。在有为思想的主导下,科学越进步,经济越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就越严重。在此情况下,就需要运用“无为”的智慧来加以纠正,今天的人要学会敬畏自然、珍爱自然、顺应自然。在个人的生活中,如果过于强调“有为”,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仅会身心疲惫,而且当到达一定高度时还不满足,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物极必反,而走向失败。一个人对人生事业的追求也需要运用无为的智慧加以平衡。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人生需要积极进取,但是对物质世界的追求不能无限膨胀。如果一个人只讲“无为”而不讲“有为”,过多的“无为”就会演变为消极、懒惰,丧失进取精神。一个有大智慧的人,需要把握好“有为”与“无为”的度。学校领导、教师、家长运用“考分”这一指挥棒,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除教科书外生命一片空白,这样的“有为”越多,教育越失败。分数至上的教育使得孩子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严重丧失,孩子的体质下降,人格扭曲,道德缺失。

生活无为而事业有为
在生活中应该做到清静、寡欲、节制、俭朴,不要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吃喝玩乐、穿着打扮。耗尽精力,挖空心思,就为了车子、房子、票子,这样的人生就很沉重。在工作上,在做学问上,在道德修养上,应该积极有为,一个人如果能够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做成一件有益于大家的事,其人生价值就是巨大的。

君道无为,臣道有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老子的政治智慧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上级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要越俎代庖,更不要用强制的手段限制下级提出不同意见。唐太宗说,隋文帝苛察而不明断,多疑而不信任臣下,事事亲自决断,大臣们懂得他的个性,虽错也不敢谏,天下这么大,岂能什么都由一个人独断?他说,我选大臣,委以重任,视其能否称职,把每个人的才能都发挥出来,就比较有把握把事情办好了。而下属则需要积极有为,在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积极努力地把事情做好,做圆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