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扁桃体发炎案(马)

 有缘者可网诊 2022-12-01 发布于江苏
(冯世纶教授医案)
杨某,男,3岁,2014年3月1日初诊:
母亲代述:患儿自1岁起经常扁桃体发炎、化脓,每月至少发作一次,常常打针输液,西医建议手术切除,家长不欲,遂来求助于中医。刻下症:昨日扁桃腺发炎又作,咽喉肿痛,发烧38.4℃,自服退烧药后汗出,今又复发烧,体温39.8℃,纳差,无鼻塞,大便正常,日一行,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

辨证分析:
辨六经:咽喉肿痛、发热,纳差,病在半表半里,无寒象,除外厥阴,为少阳;少阳病即半表半里的阳证,阳热之邪,郁集于胸腹腔间,外不得出于表,内不得入于里,热循孔道以上炎,以是则口、咽、耳、目诸炎症,多属于少阳证。高热、舌尖红、脉细数,病在阳明;无恶寒、无身痛、无鼻塞等表证,排除太阳少阴病,故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

辨方证:发热、咽痛、纳差,为病在少阳,予小柴胡汤,咽痛加桔梗清热利咽排脓,加生石膏清热解凝。

处方:柴胡24g,黄芩10g,清半夏15g,党参10g,炙甘草6g,桔梗10g,生石膏45,生姜3片,大枣4枚,一剂,水煎服,日两次,每次服四分之一。

2014年3月3日二诊:
药后烧退,盗汗,咽喉肿减,无咳嗽,纳差,大便日一行,舌尖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去桔梗,减柴胡12g,加陈皮30g,二剂。一剂热退肿消,故减柴胡用量,去桔梗,仍有纳差,故加陈皮,辛温,宽中下气,除满增饮食。

按:儿科自古以来被称为“哑科”,给幼儿诊病,一者患儿不能准确描述其自身感觉;二者诊脉、望舌亦不配合,这就需要医生更加仔细观察,望、闻、问、切更强调细致入微。对于儿科的发烧、咳嗽、肺炎等急性病,中医辨治确有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