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可染的三句话

 书虸 2022-12-01 发布于山东

资料包——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李可染的山水画》

李可染的三句话

(整理:刘分明,研究生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中学美术教师,现居北京


(一)

图片

万山红遍

    1954年,李可染、张仃和罗铭克服重重阻力赴江南写生,拉开了中国新山水画变革的序幕。此后,长安画派的赵望云、石鲁,新金陵画派的傅抱石、钱松嵒等人也开始走向真山真水,描绘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山川新貌和新时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与此同时,毛泽东诗词逐渐成为中国画坛极为重要的创作主题,各家各派纷纷投入创作,以展现其诗词中的山水意境。1960年结束多年写生、重新回归画室创作的李可染也自然而然地开始涉足这一题材,创作了一批经典佳作,《万山红遍》可谓这其中的巅峰之作。

图片

《万山红遍》局部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为描绘“红遍”,朱砂自是必不可少,凑巧的是,1961-62年间,李可染偶然得到了故宫流出的半斤乾隆朱砂,这些非常珍稀的朱砂为《万山红遍》增色不少。

图片

《万山红遍》局部

    李可染用朱砂如用墨,运用完全相同的笔法和墨法,使得色、墨融合,浑然天成。朱砂略浅处,有墨色浮上;中间色调处,则墨色相融;最为明亮处,点以厚重朱砂。整个画面最终呈现出的色调效果极为庄重雄浑、古朴典雅。

    在构图上,呈现出李家山水中典型的“丰碑式构图”和“门板式构图”。

    传统山水画里,画面上下总会留出很大空白;李可染却截掉了峰峦和坡脚,采用了不留余地的满幅构图,产生如同仰望纪念碑一般的震撼感。

    此外,李可染还刻意减弱透视,强化了平面感:画面主景的七八层山几乎被压缩到同一个平面,像门板一样垂直地堵在观众面前。

    如此,通过丰碑式和门板式构图,山体造型的视觉冲击力被极大地强化,更凸显群山之气势撼人。

图片

《万山红遍》局部

    画面的平面感虽被刻意加强,但并非全平。一方面,近、中、远景的层次关系采用了类似浅浮雕的处理手法,李可染把这种微妙的空间处理手法称“两度半空间”;另一方面,为营造“万山”的幽深辽阔,李可染在画面左上角做足了深度的文章。“门板”在这里似乎开了一道缝,可以遥见氤氲中直达天际的层层远山,通向无限深邃。

    李可染受黄宾虹和林风眠的启发,逐渐发展出一套结合了山水画之积墨法与西画之逆光法的艺术语言体系,突破传统水墨的灰调,使画面黑白对比强烈,更显精神。

(二)

     李可染著名的三句话。

     40年代,他提出了“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图片

《岩泉积翠》

    “打进去”就是从哪里来。李可染不断深入传统书画,早年习石涛八大,后师从齐白石学用笔法,又师从黄宾虹学积墨法,后来更是上追唐宋。“打进去”的道理就如同钻井一样,钻得越深,就越容易发现石油。

    “打出来”就是往哪里去。体现为打破传统,打破自己。当传统掌握到一定程度,怎样突破自己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就像齐白石那句“不惜饿死京华”也要衰年变法一样,李可染同样敢于重新塑造自己。他一生中三次长途跋涉户外写生,借用西画的某些元素如逆光、光影等来加强传统国画的表现力,在写生中处理与创作的关系,进而大胆改造,成就自己独特的风格。

图片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是李可染的自勉印章。

    胆就是要勇于开拓创新,就是为了艺术要有舍身忘死的胆量和勇气。魂就是精神,就是境界。以我的胆识,励精图治,创造时代的精神和自己独有的艺术精神。这便是这句话的意义。

图片

漓江纪游

    李可染还有一方印章是“废画三千”,他说自己是苦学派,是白发学童,作画没有太多大道理,就是大量的练习,是顿悟,是千虑一得。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