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埔四期生林伟俦回忆:我下铺的林同学,在塔山和天津把我打惨了

 风声之家 2022-12-02 发布于江苏
始建于清朝末年的“京师习艺所”,是有史可循中国首个劳改机关。
此后,这里成为了国民党第二模范监狱,直到新中国成立才被公安部所接管,用以关押和改造位极人臣的重要战犯。
曾任国民党第十七兵团副司令,官至六十二军中将军长的林伟俦,也在这里接受过我党改造。
林伟俦在被羁押期间,总是把昔日黄埔军校的老友林彪挂在嘴边,言语间都是无奈和不甘。
在林伟俦的记忆里面,他和林彪是一起考入黄埔军校的第四期学员,就读军校时期的林彪,就已经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华。
而多年后,更是在塔山和天津两地,把老同学打得狼狈不堪。


打不赢的老同学

1948年10月的一天,林伟俦接到了一封来自傅作义的电报。
身为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命令林伟俦带着他的六十二军开拔葫芦岛。
对于这样的安排,林伟俦的心里,可谓是一百个不愿意。
他知道自己这一去,避无可避地要和正在攻打锦州的林彪正面交锋,这可不是个好惹的家伙。
一心想避开林彪锋芒的林伟俦,在回电中提到东北地区气温骤降、部队尚未配发棉衣的问题,试图让傅作义取消六十二军奔赴葫芦岛的命令,但最终未能如愿。


在傅作义的坚持下,林伟俦率领六十二军带着“军令难违”的无奈,不情不愿地来到葫芦岛。
水土不服的军部直属队和人员尚未整编的一五一师,怎么看都不像一支能打胜仗的部队。
塔山地区的大台山,是林伟俦部需要攻占的第一块阵地。
一五一师四五三团趁着夜色突袭,抢占了大台山下的207高地。
可过了不到半小时,就又被解放军的一波反冲击给夺了回去。
围绕207高地的战斗,连续打了两天,麾下部队折损大半,却始终没能前进一步。


林伟俦惊讶地发现,那个当年睡在下铺的林彪同学,在指挥军队的本领上,早已比自己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
正值一筹莫展之际,顶着“国防部战地视察组组长”唬人名号的罗奇,赶到了塔山地区,他还带来了素有“赵子龙师”之称的独立第九十五师作为兵员补充。
主力军的加盟让林伟俦信心大增,反正九十五师不是自己的部队,用起来自然也是不会心疼。
他大手一挥,命令九十五师按照梯次配置,分批对目标阵地发动了攻击。


梯次配置、分段阻击的打法,本来是用于围点打援的阻击战,兵行险着的林伟俦,妄图另辟蹊径,打老同学一个措手不及。
却不承想这样的“添油”战术,反而推动了自己兵败的速度。
我军阵地前由枪炮组成的火力网密不透风,发起冲锋的国民党军队一批接一批地倒下。
根据林伟俦多年后回忆:林彪十分钟吃掉我一个营,打到最后,河滩上全部都是国军的尸体。
眼睁睁看着老部队被打得溃不成军,担任过九十五师师长的罗奇很是心痛。


作为视察组组长,罗奇开始发挥自己手中实权的作用,他直接呼叫了空中支援,来援助陷入困境的林伟俦。
可让罗奇和林伟俦万万没想到的是:姗姗来迟的战斗机根本无心恋战,他们投下的炮弹甚至炸死了自己的士兵,草草应付过后,两架飞机就忙不迭地原路返航了。
愤怒的林伟俦,不由得破口大骂,可眼前的败局却并不会因为他的愤怒而有丝毫改变。


锦州城的炮火声已经停止,塔山地区的战斗,也就失去了继续的意义。
林伟俦这次来到葫芦岛,不仅没能为六十二军军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反而碰了一鼻子灰,而且还成就了解放军部队“塔山英雄团”的赫赫威名。
二人这次交手,林彪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作为昔日同窗的林伟俦则是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这时的林伟俦还不知道,老同学带给他的压迫感才刚刚开始。


打不散的家国情

打了败仗的六十二军,前往秦皇岛地区进行休整,狼狈不堪的林伟俦,只能黯然登上撤退的军舰。
不久之后,他又被委派至天津驻守,而这次调任,更是直接改变了林伟俦的命运。
原本塔山战役的失利是要问责的,但林伟俦却很幸运地全身而退。
他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反而升官做了天津防区的副司令,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这个副司令的位置并不好坐。
来到天津后的林伟俦,绝望地发现,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已经将天津城密不透风地包围了起来。


而统领四野的司令员,居然又是自己的老同学林彪。
其实在解放军的部队正式攻城之前,时任天津城防司令的陈长捷,是有机会选择和谈的。
但是他的犹豫不决和模棱两可的冷处理,最终引火烧身让自己成为了阶下囚。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放军发动总攻之前,还专门派出通讯员来到六十二军军部,送上了一封林彪亲笔写的信件,而信件主题:自然是关于守军起义和和平解放天津的内容。
按照职务级别的划分来说,这封信原本是应该直接送到陈长捷手中的。


可是,林彪却选择首先送至林伟俦所在的六十二军,可见林彪对昔日的老同学还是有些情谊的。
换句话说:林彪把尊重给到了林伟俦,也把机会给到了林伟俦。
怎奈,“不解风情”的天津城防司令陈长捷,却亲手毁掉了这份最后的善意和尊重。
收到信的林伟俦,第一时间找到陈长捷,想要商讨出一个明确的结果。
然而优柔寡断的陈长捷,却在关键时刻显得极为拖泥带水,久久拿不定主意。


最后在给林彪的回信中,陈长捷极尽含糊其辞之能,既不提起义也不说投降,反而是做了些“武器是军人第二生命”的官样文章,甚至要求解放军,派代表进城详细商谈诸多细节。
这封毫无诚意的回信彻底惹恼了林彪,已呈困兽之姿,却还要求解放军主动派代表进城商谈,这般傲慢的态度,也让林彪失去了好言相劝的耐心。
眼见林彪再未回信,林伟俦深知天津守卫军已无退路可言。
先礼后兵的林彪,没能在礼待他人中获得对应的反馈,那接下来就只能准备迎接林彪的怒火。


果然,在总攻开始后的第一轮攻击中,林伟俦手下的一个团长直接被打死。
而这仅仅是解放军解放天津卫的决心的一个小小缩影——对于国民党的更大的绝望还在后面。
天津守备军的防线轰然坍塌,几乎还没来得及组织有效反击,就已经被解放军攻破了城池。
后知后觉的陈长捷想要和谈,但林伟俦认为:此时的林彪早已不会接受这样的请求。
事情发展和林伟俦预想一致,没等他和陈长捷商量出结果,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势如破竹闯入了指挥部。


眼看被一群高喊“缴枪不杀”的战士包围,林伟俦自知,这次真的大势已去。
数年后提及这段往事,林伟俦苦笑着说道:自天津城防守备司令陈长捷和副司令林伟俦算起,多达十三万人均被解放军消灭或者俘虏了。
兵败被俘的林伟俦,被羁押在功德林监狱,对于两次输在林彪手里他始终耿耿于怀。
但相比于个人之间的胜负得失,他更看重的也许是“谁才是中国正确的答案”。


我党的积极改造,也让林伟俦的思想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战犯管理所学习的这段时间,他分别写下了《塔山战役的回忆》和《天津战役亲历记》这两篇回忆录。
文章中,不少篇幅都用来还原当时那些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留给了林伟俦自己对生平过往,以及国家发展的思考。
富有成效的改造,产生了正向积极的引导作用,党和人民对林伟俦选择了包容和接纳。
此后,他还陆续担任广东省政协文史专员,广东省政协第四届和第五届常委等职务。


可以说,这时的林伟俦是和过去的自己彻底做了告别,他在被特赦后,还为自己四处奔走,想要撤销掉头顶“战犯”的阴霾。
后来,经过慎重的调查审核,证明了林伟俦所言非虚,他确实有着和平起义的主观意愿,而且,最先要求六十二军停止抵抗的命令,也正是在林伟俦的指示下,传达至各部队的。
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后,1986年9月,我党正式撤销了林伟俦的“战犯”身份。
得知这一情况的林伟俦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他终于能够挺直腰杆活在全新的中国。


或许从进入功德林管理所的那一刻起,林伟俦就已经辨别出了是非对错。
也许,林彪的亲笔信送到他手上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理解了昔日老同学的良苦用心。
造化弄人也好,时局所困也罢,见过辉煌也看过落寞的林伟俦,最终也还是选择了拥抱光明。
对于林彪屡次战胜自己的事情他早已释怀,他所在乎的只是那段属于他们的过往。


打不断的同袍义

同为黄埔军校生的林伟俦和林彪,是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的——如若不然林彪也不会将那封亲笔信先送给林伟俦,而林伟俦也不会多年来,一直对与林彪的两次交手念念不忘。
如今,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回溯这段往事,倘若当时林伟俦在塔山战役中的对手不是林彪,天津战役中的对手也不是林彪,最终的胜负会有改变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只是,因为二人之间有过一段同窗的过往,所以这两次交手便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而这也是困扰了林伟俦许久的问题,本质上来讲,他并不是输给了林彪,而是不该挑战正义和民心。
后来的林伟俦,也正是因为领悟了这一点,才最终说服自己真正做到了发自内心地释怀。
相比更强的对手带来的那种压迫感,心魔才是更为强大的敌人。
此外,早期的林伟俦是有些看不上林彪的,虽然林彪在军校时期展现出了不俗的军事才能。
但林伟俦,却对这个差点在夜里,无意要了自己性命的同学并不感冒。


据悉:二人就读于黄埔军校的一天夜里,林彪的配枪不慎走火,一颗子弹由枪膛射出,打穿了头顶的床板,把上铺林伟俦的枕头都打出了一个硕大的窟窿。
当时的林伟俦,恰好外出打水不在宿舍,这才堪堪捡回了一条性命。
对一个连自己武器都保管不好的同学,林伟俦自然是有些微词。
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林伟俦心里是有一股自恃清高的傲气的。
他认为国民党无论是从政权的合法性还是正规性都要高于共产党,因此一直不愿承认共产党的能力。


直到此后和林彪两次交手,林伟俦都没能从对方手里讨到什么便宜。
他这才开始反思:为什么会一直输给一个自己瞧不上的人,国民党又为什么会一直在和共产党的对峙中处于劣势。
随着国民党的兵败如山倒,曾被他们调侃为“穷棒子”的共产党解放军,在一路不被看好的诋毁和蔑视中,已然成长为他们高不可攀的参天大树。


身陷囹圄的林伟俦,才终于愿意跳出舒适圈去客观地思考,原来无论是政党还是军队,其核心竞争力,从来都不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真正的本质差别,恰恰在于重于泰山的“人民”二字。
思想境界的提升,带来的便是眼界和格局的提升,林伟俦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差距,也体会到了新中国的拥抱到底是有多么的温暖,这也是他愿意虚心改造的重要原因。
重获自由后的林伟俦,除了留下两部回忆录文集,也把自己那段错误的过往,留在了功德林监狱。


至于心心念念两次战胜自己的林同学,此刻也更像是国共两党较量的缩影。
林伟俦终于明白,并不是他输给了林彪这么简单
这场较量的双方,一面是维护个人利益,一面是为人民摇旗呐喊,胜负的归属,早在选择立场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参考文献:
《文强口述自传》
《文史资料选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