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读《孟子》【子晋】

 太行文学l苑 2022-12-02 发布于河南

浩然磊落大丈夫

——初读《孟子》

孟夫子之于国人,犹如水之于鱼,他的思想早已融入了我们千千万万华夏儿女的灵魂深处,渗进了我们的身体发肤,甚至是血脉骨髓。虽时隔两千多年,我们依然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这样一个场景: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礼乐已经崩坏,国与国之间共同抵御戎狄捍卫华夏文明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人与人之间只谈利益不讲道义,人命如草芥,九州大地视王道如蔽履。一位胸怀浩然之气,心忧亿兆生民,奔走于列国之间,游说于王侯之门,以一己之力使天下归仁,救民免于水火之中,解民免于转死沟壑的凛然大丈夫——堂吉诃德式的大丈夫——孟轲随着时代应运而生。

儒家志存高远、皎皎不群,向来以人人致尧舜为终极目标,维护君臣父子纲常名教,修身治国平天下,可谓堂堂之师正正之鼓,这也是儒家在和平年代得以进入庙堂为百代师法之因由。自孔孟以来虽然法先王的理念有些过于美化尧舜禹汤,甚至到了爱屋及乌的程度(“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或许让普罗大众有种理想化的错觉,可目标原本就应该要有挑战性,所谓“法乎上取中,法乎中取下”。既然世道已大乱,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已成为战国时代的主旋律,百姓民不聊生、朝不保夕,随时都会横死道边、无疾而终,儒家提出效法先贤圣王之仁政,施行类似井田制十一税轻徭薄赋之义举,孟子更是超前时代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对孔夫子亲亲尊尊温情脉脉的忠君思想大刀阔斧地加以改良,相对于率兽食人、猛于恶虎的苛政来讲不是一件极具人道主义和进步意义的利国利民之策么?或许尧舜禹汤不是那么完美,也许井田制本身也不是孔孟所描绘的那么低税率,但是这些细枝末节真的那么重要么?三代之桀纣和隋唐之杨广或许本身没有后世史书描绘的那么昏庸,但是作为一个反面典型来警戒当政者却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若是所有的人都如同法家那般“法后王”和“以吏为师”,那么一旦出现谄媚面谀的奸佞小人被昏君重用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甚至是文明的湮灭,事实上赵高指鹿为马窃取了秦朝统一天下之胜利果实后旋即秦朝便夭亡,赵宋王朝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一班庸臣使得长江以北之民身陷金元两百年蹂躏……

先秦时代儒墨为显学,儒家以其积极进取之精神,百折不挠之韧性照耀千古。孔老夫子谦谦君子,邦有道则显,无道则隐,虽一肚子不合时宜到处碰壁,如丧家之犬般四处奔走,对于不买账的诸侯世家仍能以德报怨。孟夫子即便嫉恶如仇略显偏激,可为了实现理想始终有着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性。孔孟之差异在于个人性格气质不同,求仁得仁的外在表现上并没有高下之分。

不论王侯将相还是士农工商,但凡想要做出点成就的人,不都从孔孟身上汲取了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了么?只不过孟夫子的失意在于把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以至自己的理念寸步难行,自己成了战国的堂吉诃德。其实利国利民相互不冲突的政策还是不少的,是时代误了孟夫子,非战之罪。

以前批判错的终究要捡起来,当下儒学复兴蔚然成风,孟夫子的思想也愈发受到重视,当我们合上《孟子》一书,一个为民请命拳拳之情、爱民如子殷殷之态,心如赤子、不惜羽毛的倔老头跃然浮现在眼前,激励着我们时时刻刻直面困难、挺起胸膛、勇往直前!

【作者简介】:子晋,山西夏县人士,客居异地,酷爱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