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位寄寺为生的僧人,为何经常书信往来

 mengk4fz0yyf5h 2022-12-02 发布于海南

“济欲求先生三尺高、一尺阔小幅,平坡上老屋数椽,古木散樗数株,阁中一老叟,空诸所有,即大涤子大涤堂也”……

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位老僧人正在提笔书写,此人就是石涛。他正在给八大山人写信,求八大山人为自己的大涤草堂重新作画一幅。住在南昌的八大山人曾为扬州的石涛画过一幅中堂。因尺幅过大,此时石涛专门致信八大,请其重画尺幅较小者。

:“……向承所寄太大,屋小放不下……只不能迅身至西江,一睹先生颜色为恨。”

石涛在给八大的信中,不但直接写明了画幅的大小,连画面内容“要求”十分具体。

文章图片1

石涛致八大山人信札

史载大连永原氏,曾藏有八大山人为石涛所画之《大涤堂图》,(现已不见踪迹)内附有石涛手札及其长诗,其手札云:

  屡接先生手教,皆未奉答,总因病苦,拙于酬应,不独于先生一人前,四方皆知济此等病是笑话。人闻先生年逾七十,而登山如飞,真神仙中人。济方六十四五,诸事不堪,十年已来,见往来者新得书画,皆非济可能赞颂得之宝物也。今日李松庵兄还南州,空函寄上,济欲求先生堂画一轴,平坡上老屋数椽,古木樗散数株,阁中空诸所有,即大涤堂也。此事少不得者。馀纸求法书数行,真济宝物也。款求写大涤子大涤草堂,莫写和尚。济有冠有发之人,向上一齐涤空。不能还身至西江,一睹先生颜色为恨,老病在身,如何不宣。上雪翁先生。济顿首。

八大山人和石涛同为明代皇室后裔,是活跃于康熙时期的遗民画家。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于明天启六年(1626)出生于南昌弋阳王府,为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代。南昌弋阳王府为世代尚文的书画世家,朱耷自幼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然而,随着闯王进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和清军大举南下,占领南昌,明朝宗室遭受了清军追杀,朱耷只得东躲西藏,二十三岁时不得不削发为僧,遁入山门,一边静心修禅,一边作诗作画,满腔悲愤形诸笔墨。三十年之后当了一段云游画僧,又佯狂还俗。回到南昌,在他五十九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的书画题款。

明朝灭亡时,八大已是青年,隐匿于南昌周边的山中,成了曹洞宗的僧人。

文章图片2

八大山人画像。

石涛则出生广西全州,原名朱若极,是明靖江王王赞仪的第十代孙。1645年,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唐王朱聿键监国于福州,可这时广西的靖江王朱亨嘉(即石涛生父)也冒失地自称监国,半年后被唐王部将所杀。时石涛年幼,由王府中太监背走,逃至武昌剃发为僧,浪迹天涯,拜名僧旅庵本月和尚为师,开始学习绘画。

文章图片3

石涛画像

石涛与八大的密切交往约在1698年到1701年间。其间二人互题作品增多,八大山人为扬州商人江世栋做山水,据记载年曾由石涛补笔完成。

二人有携手合作的作品,如《兰竹石图》。

李国宋在他们合作的一套册页中题:“八大石公皆故宗室,而高出赵承旨远甚,其书画超绝,笔墨外有遗世独立之意。”

作为明皇室后裔,石涛和朱耷一直频有音信往来,在一则八大与友人的信札中则提到了石涛:“便中望示石涛尊者大手笔为望。”可见,虽然八大与石涛未曾谋面,但足见其二人交往之深。

康熙三十五年,八大山人写《桃花源记》一段寄往扬州,请石涛为《桃花源记》补画,同年,石涛也画了《春江垂钓图》,且题诗赠给朱耷。

朱耷有画作《水仙图》,石涛为了言表他内心对朱耷的想念和崇敬,在《水仙图》上题诗曰:

“金枝玉叶老遗民,笔墨精研迥出尘。兴到写花如戏影,眼空究率是前身。”

石涛曾在与朱耷合作的兰竹作品上题诗曰:“雪个西江住上游,苦瓜连岁客扬州。两人踪迹风颠甚,笔墨居然是胜流。”又言“淋璃奇古如南昌八大山人”。

文章图片4

石涛绘画作品

文章图片5

石涛绘画作品

从石涛在《大涤堂图》诗跋,我们可以想象八大山人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诗云:

石江山人称八大,往往游戏笔墨外,心奇迹奇放浪观,笔欹墨舞真三昧。有时对客发痴题,佯狂李白呼青天,须臾大醉草千纸,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旁人赞美公不喜,胡然图就特丫叉,抹之大笑曰小伎。四方知交皆问予,廿年迹踪那得知,程子抱犊向予道,雪个当年即是伊。公皆与我同日病,刚出世时天地震,八大无家还是家,清湘四海空霜鬓。公时闻我客邗江,临谿新构大涤堂。寄来巨幅真堪涤,炎蒸六月飞秋霜。老人知意何堪涤,言犹在耳尘沙历,一念万年鸣指间,洗空世界听霹雳。

家八大寄余《大涤堂图》,欢喜骇叹,漫题其上,使山人他日见之不将笑余狂态否?时戊寅夏五月,清湘陈人大涤济山僧草。

所谓“公皆与我同日病”,即在弱冠时同遭家国之变,削发为僧也。

朱耷(号八大山人)身为明王朝的后裔,深为国破家亡而忧愤,面对清王朝一直抱着与清王朝不合作的态度,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反抗,朱耷装哑扮傻,弃家为僧。清朝陈鼎所著《八大山人传》中有详细记载:“甲申国亡,父随卒,承父志,亦暗哑,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领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如是十余年,遂弃为僧”。或“未儿病颠,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叫号痛笑,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颠态百出”。

文章图片6

八大山人绘画作品

文章图片7

八大山人绘画作品

与八大山人是同样的身世,同是绘画主张革新的石涛,他的行为与八大山人是截然不同的。因为石涛当清康熙皇帝两次南巡,他都在“接驾”还画了画,作了诗。感慨自己“身在江湖,心在魏阙”。

石涛早年师法梅清, 此后泛学诸家, 尤其吸收元四家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及明代的沈周、陈洪绶等人长处, 逐渐形成豪放宏博、潇洒狂逸、苍茫雄强的艺术风格。

八大山人绘画远溯五代徐熙野逸画风, 受宋元写意花鸟影响, 近追明代林良、吕纪、陈淳、徐渭等名家。经历了塑形、简化、夸张和变形的过程, 形成简逸、空灵、奇狂、拙美的独特画风。

八大山人工山水,花鸟,又长于书法篆刻,复精通诗词,以其富有个性的独特画风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大写意花鸟画。八大之画高在一种精神的升华。

石涛以山水著称。在石涛的山水画里,本质上有着超越的境界、自由的精神,笔墨天真烂漫、酣畅淋漓。石涛的画高在一种气度和包容。如果说八大是文人(禅)画的一种极致的话,石涛可谓是一种大美之至也!

石涛和朱耷是皇族画家这一历史传统的后继者,他们都曾为明皇室贵胄、少王孙,他们的事迹是明遗民绘画史上的一朵奇葩,彰显后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