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笔记: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大吕 2022-12-02 发布于河南

秋兴八首·其四
杜甫 〔唐代〕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释
似弈棋是说长安局势像下棋一样反复变化。我读《三国演义》时,看到刘备访诸葛亮,听农夫唱诸葛亮的诗:“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对这个棋的比喻,不只刘备,我也很觉得震撼。后来再看诗词,才知道,这比喻不知从谁开始,被反复使用。如:白居易《放言五首》:“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宋代释志文《西阁》:“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邓肃《玉山避寇》:“世事如弈棋,臧否均亡羊。”陆游《秋晚》:“世事无穷似弈棋,不如常采故山芝。”
百年指代一生。汉代古诗十九首中有这样的诗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这两句指唐朝与北边回纥西边吐蕃之间的战事。两句诗用了互文的修辞。
鱼龙泛指水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水经注》:“鱼龙以秋冬为夜。”相传龙以秋为夜,秋分之后,潜于深渊。其实养鱼钓鱼的人都知道,鱼到冬天也冬眠,几乎不尽食。故说鱼龙寂寞。
平居,平素,平日;安居。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这里的平居意思是平素、平日。孟郊《姑蔑城》:“皇风一已被,兹邑信平居。”这句里的平居是安居(诗歌的意思是,这个城市曾经是吴越都城,被皇风教化过,可以随意安居)。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倒装句,这里的平居不是指在故国安居,而是平居故国有所思,平居是平素的意思,杜甫客居䕫府,心思烦乱,还想回故乡,不能算是安居。(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有人将平居看做是在长安平居,这句的意思是,对能在长安安居有所思)
试翻译如下:
长安局势像在弈棋,人生百年,我经历的世事真叫我生了难以忍受的伤悲。
王侯们换了新主,朝廷里的文臣武衣帽都换了样,不同往时。
正北的关山金鼓震耳,征西的军队告急文书飞驰。
鱼龙潜行让人寂寞秋江也变冷了我又像平日一样,对故国有所思
赏析
接着上首诗,杜甫开始写长安。
首联“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概括说一句长安,既有听来的,也有自己亲身经历的,听来的只是外在的乱,似弈棋,经历的带着感情,不胜悲。杜甫在长安求官不得,“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又经历了安史之乱,被叛军逮了又跑掉,而现在连回也回不去了,怎么不悲伤?这句诗的“闻道”,金圣叹《杜诗解》:“'闻道’妙。不忍直言之也,也不敢遽信之也。”
颔联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是顺着首联对长安具体的描绘,长安变成了争斗地,你方歌罢我登场。这是真实的描绘,王嗣奭《杜臆》:“遂及国家之变。则长安一破于禄山,再乱于朱泚,三陷于吐蕃,如弈棋之迭为胜负,而百年世事,有不胜悲者。”也是对世事的概括。不从具体的史实,而从“地老天荒亘古今,桑田沧海几浮沉”角度看这两句诗,或许更有味道。
颈联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写长安所处的环境,北边战事不休,西边战事正酣,也预示着长安还不能安宁。
尾联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从遥想长安,回到䕫府,鱼不游,江水冷,杜甫心在故国,又有所思。思些什么?这一句一下子打开对思长安的闸门,以下四首开始写其对长安的所思了。
读杜甫《秋兴八首·其四》有感
(步杜诗韵)
不管他人怎弈棋,且斟北斗远凄悲。
笔锋应认无能处,美酒须倾有乐时。
万古江河朝夕断,百年岁月瞬间驰。
诗人忧患我方醉,噩梦惊魂亦有思。

诗话段子两则
一、酒能换啥?
江南李泰伯,尝著书非《孟子》,名曰《常语》。时有一士人,颇滑稽而饕餮,闻有馈李以酒者,欲以计求之,因录所业诗数篇投之,其首章乃《非孟》诗也。诗曰:“焚廪捐阶事可嗤,孟轲深信不知非。岳翁方且为天子,女婿如何弟杀之?”言虽鄙俚,然颇合李之意。李喜甚,留饮连日,酒尽方去。他日,士人又闻有馈李以酒者,复著论一篇,名曰《疑孟》,以投之。李读毕,谓之曰:“前此酒本拟留作数日计,君至一饮遽尽,旬馀殊索寞也。公之论固佳,然此酒不可复得也。”士人遂觖望逡巡而退,传者以为笑。——陈《庚溪诗话》
这个李泰伯太小气,不过,这位士人还是用诗换了美酒喝。诗都能换点什么呢?
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席上赋诗曰:“鬟髯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孟棨《诗本事》
刘禹锡一首诗换了个美女。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姜夔身上。
小红,顺阳公青衣也,有色艺。顺阳公之请老,姜尧章诣之。一日受简徵新声,尧章制暗香》《疏影两曲,公使二妓肄习之,音节清婉。尧章归吴兴,公寻以小红赠之,其夕大雪,过垂虹,赋诗曰:“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里桥。”尧章每喜自度曲,吹洞箫,小红辄歌而和之。尧章后以末疾故,苏石挽之曰:“所幸小红方嫁了,不然啼损马塍花。”宋时,花药皆出东西马塍。西马塍,皆名人葬处。白石没后葬此。苏石谓:“小红若不嫁,则哭损马塍花矣。”——陆友仁《砚北杂志》
(顺阳公就是范成大,因郡望顺阳,故自称顺阳公。姜尧章即姜夔,字尧章。)
二、一只啄木鸟,偏有两种话
魏野仲先在章圣朝,隐居陕府东郊,召之不至。王文正公旦、寇忠愍公准皆与之相好,其诗句传人多矣。其《咏木鸟》诗云:“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司马温公颇称之。然又有一联云:“莫因饥不足,翻爱蠹偏多。”其言有规戒矣。至断句云:“勤勤咏还属,无损好枝柯。”盖仁人之言也。世之贪进,因媒糵他人以售己而伤及善类者,闻之亦少愧矣。仲先又有《竹杯珓》诗云:“吉凶终在我,翻覆漫劳君。”尤有所箴也。又《秋夕怀人》诗云:“空看新雁字,不得故人书。”亦为佳句。——陈《庚溪诗话》
说啄木鸟好,则是“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为了除虫而生。说啄木鸟坏,则是莫因饥不足,翻爱蠹偏多。”舌头一翻,一只鸟两个样。大白曾被歌颂,而今大白常被攻讦,看似与这啄木鸟一样,其实不是,初期大白,全是专来医护人员,如今大白,多是临时招募。

诗词小知识
五言律诗平仄,每句前面加两字,就是七律平仄。五律平仄中有一种格式“平平仄仄平”,所有平声处都不可以变成仄声,末一句平声,是韵脚,律诗押平声韵,不能变。前面两平声字若变一个为仄声,就触犯了律诗的一个禁令“孤平”,就是除了押韵那个字以外,整个句子只有一个平声字。七律也遵守这个规矩。
七律还有一个特殊的句式,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联如果是尾联,可以变化成“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例如:宿府 作者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尾联中“已忍伶俜十年事”的平仄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现在却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外,对于七律首句押韵的,宋诗中多有押邻韵的,就是相近的韵,后来倒成了规矩,要押邻韵。像晏殊的《寓意》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逢是二冬,东、风、中、同是一东,不在一个韵部里。)
林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妍在一先韵,园、昏、魂、樽都在十三元)
现在写律诗,尽可以用中华新韵,但欣赏古诗词时,还是要知道这些的,不然,就觉得律诗也像现代诗一样没规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