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解笔性,怎能写好书法?②

 翠谷叠泉 2022-12-02 发布于山东

笔性论-用笔的物质性与科学性之基础

节选自《书法研究》1992年3期
作者 白鹤
未完待续……

三、笔性与中锋运笔间的关系

按一般的观点,中锋运笔的概念,便是传蔡邕《九势》中的一句话-“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这也便成了历代书家所遵循的首要原则。所以如此,其关键与运笔过程中,笔毫在纸面上的作用力的分布有关。中锋运笔只是形式,使笔笔产生厚重的质感,才是它的目的。

图片

如图三所示。由于笔心(主毫及锋端)始终在点画中运行,笔毫在纸面上的作用点与行笔的中心线相对一致。如果,笔毫入纸深(长),笔锋到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就长,作用点在行笔中心线上重复的距离也长,作用力大,笔迹易厚实。这是其一。其二,笔毫齐顺,作用力集中,流墨顺敞,墨在纸面上的渗透力既大又匀称。这是中锋运笔的物质根源和力学根源。

任何艺术都来源于实用,在实用中所形成的一整套经验,以后便发展成为技法的重要部分。古人作书,往往不知法而法自在其中,这个法,便是由经验得来的顺笔中锋,就像用刷子刷漆,起收轻虚,而行笔厚实。虽无起、收之妍媚,但中截丰润,朴茂灵和之气自然溢于楮墨之外。

当然,最初与书写材料有关,竹、木简比之于帛、纸,质地既硬又光滑,故稍不留意,笔毫容易在上面打滑。顺笔作中锋运笔,既可避免这种毛病,又便于写快。这种书写方式,实在是从实用书写中产生的。以后,书写者考虑到起、收之妍媚,技法慢慢变得复杂,并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用笔系统。

在具体的书写中,因笔杆的倾斜方向的不同,中锋行笔的功用和表现出来的意象也就各异,其中主要分顺、逆两种。所谓顺笔,即图三所示,笔杆倾斜的方向与行笔的方向基本一致,行笔仿佛是笔杆的“投影”。如写一横,笔杆微微向右方倾斜,作用点呈横向椭圆形,并集中在离笔跟的最近处(即三角形的直角上),故锋端的作用力较弱。

另外,在行笔时,由于纸面上的反作用力和磨擦力的作用,使锋毫裹起(即笔锋不打开或打开的程度很小,故作用力的重复主要集中在行笔的中心线上,正因如此,行笔的速度越快,锋毫就收得越紧,笔画变细;

反之,锋毫紧收的程度小,笔画变粗。当笔上的墨较少、或较浓、或写到劲疾之处,在行笔的中心线上,便会产生一道墨痕(墨实),而在轮廓线上,便会出现枯毛的意象(墨虚),从而给人以圆柱式的视觉效果。黄宾虹《山水画语录》中,称其为“中柱法”,如图4示,笔杆倾斜的方向与行笔的方向相对相反,这叫逆笔。由于笔杆微微向左方向倾斜,作用点改变,呈纵向椭圆形,在三角形作用力关系图上,作用点也在直角上,但与前者相反。

图片

从而可以看出,作用于笔锋上的力,显然较前者大些,锋毫也因此而被匀称地打开(铺开)。正因如此,在同样粗细的行笔中,逆笔入纸比顺笔入纸要浅(短)。但无论顺、逆,行笔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是相似的。逆势行笔,因受反作用力的磨擦力的影响,锋毫的两边有一种向内收紧的趋势,近笔画轮廓线的两端的笔毫因此较多,故作用力的重复主要在面上。

当笔上的墨较少、或较浓、或写到劲疾之处,在行笔的中心线上,往往会出现一道白痕(墨虚或无墨),而越近轮廓线,墨色越深,竟如双勾,世称“口子”,给人一种有棱角的立体的视觉意象。

在黄宾虹《山水画语录稿》中,称其为“剑脊法”,便是我们常说的(逆笔)平铺中锋。这两种行笔所产生的意象各异,前者中实外虚,后者中虚外实;前者如逆光看柱子,后者似顺光观剑;前者朴茂灵和,后者挺秀神俊;前者以颜真卿《祭侄稿》为代表,后者以王慈《柏酒帖》、《汝见帖》(见《万岁通天帖》)为典型。当然,顺、逆行笔之法,决非机械,而是变通于整个书写过程中。此所谓,因势生势,因势得势,人意随笔,笔随人意。

又因材料的不同,行笔的方式亦有所选择,如用软毫在较厚的夹宣上书写,因纸的吸墨量和磨擦力过大,因顺势运笔,笔毫过分紧裹,既不易拉开,又时而会出现“鹤膝”的弊病,故不如以逆笔为主,打开锋势,减弱反作用力。另外,如以整个一笔为一个过程,一味顺或逆,都能使这支笔曲而不能复直、不能还原。

所以,在收笔时,必须反顺为逆,反逆为顺,这样才能使锋毫挺立、还原,既能充分发挥毛笔的弹性,又便于下一笔的书写。因为,任何有效的方法,都来源于对该物体的合理的操纵,尤其是软性物体。

图片

除了中锋运笔外,还有偏、侧之争。所谓偏,指偏锋行笔;则指侧锋运笔,两者截然不同。先就侧锋而言,如图五所示,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作逆笔,笔杆倾斜的方向稍偏于行笔的中心线,即以侧取势。这样,一是容易铺毫,二是利用偏于一侧的锋毫,通过提按,勾勒出某种优美的姿势。

(二)尽管锋毫偏于一侧,但作用点仍在行笔的中心线上,呈斜侧横向的椭圆形。

(三)在不平中求险绝之势,以此增强笔触的表现力。

(四)在收笔时,笔锋向另一侧(竖即右侧)作顺笔收势,使笔毫复归中锋和还原。正因如此,侧锋运笔既能得其厚处,又能取其媚趣,而媚趣,在中锋运笔中是难以达到的。另外,在一个面上,有三百六十度,而侧锋运笔正是为了穷其变化之能事。这些均是侧锋运笔的特点。这些特点,在王羲之的《丧乱帖》、米芾的《蜀素帖》中,表现得尤为充分。而偏锋则不同(如图六):

图片

(一)笔锋完全偏于一侧,笔几乎同行笔的中心线成直角,作用点落在笔画的一侧。这样,便造成了笔毫在纸上的作用力分布截然不匀,以致笔画的一侧墨深,另一侧枯败,重心不正,意象平扁。

(二)由于上述的原因,结果必然会:(a)无法使收笔含蓄饱满;(b)无法使笔毫还原,锋毫扭曲散乱,造成接二连三的枯败平扁的迹象。这种运笔,因完全违背了笔性和笔毫在运动中势能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终为笔性所“嘲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