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学习笔记——阳明病与承气汤

 灵兰小草 2022-12-03 发布于山西

一、 阳明病提纲

   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本条是阳明病的提纲条文。

  阳明病,正气不虚,邪气也实,正邪交争有力,胃肠功能亢奋有余,处于实证的状态。

  为实证、热证,阳证的表现。 

一种是无形之热的实热,是阳明经证,也叫阳明外证,如白虎汤证。

一种是有形之热的实热,即无形之热与有形之邪相互夹杂、狼狈为奸,若是肠道糟粕的有形邪气,则是阳明腑证(阳明腑实证),以承气汤证为代表。

二、承气汤分型与鉴别

  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枳实5枚(炙)、厚朴半斤、芒硝三合

  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枳实3枚(炙)、厚朴二两

  调胃承气汤:大黄四两、芒硝半升、炙甘草二两

  伤寒论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三、大承气汤的诊断

(一)条文

  322.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41.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而,宜大承气汤下之。

 (二)大承气汤证的诊断标准

  1、大便难(表现为大便鞕、大便困难,或时间长)。

  2、腹部症状,(如腹痛、腹胀、疼痛拒按,不典型的有心下痛、心下鞕)。

  3,热盛表现。(日晡发热、潮热,手足濈然汗出、神昏谵语、口燥咽干、不能食、小便利等)。

  4、舌脉:舌红苔燥,脉沉取滑数有力。

  5.不典型症状,(如下利或自利清水)。

四、小承气汤的诊断

(一)条文

  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譫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譫语止者,更莫复服。

  374.下利譫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二)小承气汤证的诊断标准

  1、大便难(表现为大便干、大便困难,或时间长)。

  2、热症较轻、发热汗出。

  3、伴津液损失。

  4、腹部胀满痛。

五、调胃承气汤的诊断   

(一)条文

  12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譫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二)调胃承气汤诊断标准

   胃中热  大便难  腹胀轻

六、承气汤证各自的适应证

 1、大承气汤是攻下腑实力量最大的方剂,阳明腑实重症如大实、大满、大痛、大热者用大承气汤。

 2、小承气汤是攻下腑实力量较轻的方剂,阳明腑实轻症,里实腹胀满为主者,小承气汤证。

3、调胃承气汤侧重于通便清热作用,里实胃不和、以热为主者,调胃承气汤证,但消胀方面不及小承气汤。

七、三承气汤服药注意事项

 1、适度原则,中病即止。

 2、得下后,里实证已解,就不能再服再下了,避免损伤津液阳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