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本/伤寒杂病论》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原文释文

 昊晟堂 2022-12-03 发布于山东

《桂林本/伤寒杂病论》

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条   方首

1、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言我满,此为有瘀血

病人胸部胀满,口唇枯蒌而不润泽,舌质青紫,口中干燥,只想嗽水而不想吞咽,没有恶寒发热,脉象浮大而迟,从外形看,腹部并不胀满,但病人自觉腹部胀满,这是体内有瘀血。

2、病人如有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宜下瘀血汤。

病人自觉有热,心烦胸满,口咽干燥而渴,诊其脉并无热象,这是热伏于血分,是有瘀血,应当用攻下法逐瘀血。用下下瘀血汤治疗。

下瘀血汤方(脑溢血可用此方)

大黄三两、桃仁二十枚、䗪虫二十枚(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丸,以酒一升 ,水一升 ,煮取八合,顿服之,血下如豚肝愈。

3、膈间停留瘀血,若吐血色黑者,桔梗汤主之。

胸膈间停留有瘀血,如果吐出黑色瘀血,可以用桔梗汤治疗。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去津,温分再服。

4、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黄土汤亦主之。

吐血不止的,用柏叶汤治疗,黄土汤亦可以治疗。

柏叶汤方(胃虚寒吐血,胃出血)

柏叶三两、干姜三两、艾叶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 ,合煮取一升 ,去滓,分温再服。

黄土汤方(胃出血,拉沥青样柏油样黑色大便,吐血)

灶中黄土半斤、甘草三两、地黄三两、白术三两、附子三两 (炮) 、阿胶三两、黄芩三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5、心气不足,吐血,若衄血者,泻心汤主之。

病人心烦不安,吐血,鼻出血,用泻心汤治疗。

泻心汤方(胃实热吐血)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去滓,顿服之。

6、下血,先便而后血者,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下血,如果先有大便,而后下血的,这称为远血,用黄土汤治疗。

7、下血,先血而便者,此近血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下血,先下血而后大便,这称为近血,用赤小豆当归散治疗。

赤豆当归散方(痔疮出血)

赤小豆三升(浸令毛出曝乾)、当归十两。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8、师曰:病人面无色,无寒热,脉沉弦者,必衄血;脉浮而弱,按之则绝者,必下血,烦而咳者,必吐血。

老师说:病人面无色,体温正常,脉沉弦者,一定会流鼻血;脉浮而弱,按之则绝,是无阴,所以知道一定会下血,如果烦燥且咳者,一定会吐血。

9、从春至夏衄血者,属太阳也;从秋至冬衄血者,属阳明也。

从春到夏衄血者,属太阳;从秋至冬衄血者,属阳明。

10、尺脉浮,目睛晕黄者,衄未止也;黄去睛慧了者,知衄已止。

尺脉浮,则肾有火,眼珠子发黄,是肝有热,所以知道衄病还没有好;如果眼珠子发黄退去,就可以知道衄病已经好了。

11、问曰:寸口脉微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出者云何?师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此名金疮;无脓者,王不留行散主之;有脓者,排脓散主之,排脓汤亦主之。

问:寸口的脉象浮微而涩,按理应当有吐血、下血等失血及汗出症状,假如没有汗出,这种脉象又怎样解释呢?答道:这是因为身上有金疮,是被刀斧砍伤而失血的缘故。被刀斧等金属兵器所伤而致金疮病,用王不留散治疗。

王不留行散方(金疮药,刚受伤,无感染化脓)

王不留行十分(烧) 、蒴藿细叶十分(烧) 、桑根白皮十分(烧) 、甘草十八分、黄芩二分、蜀椒三分(去目) 、厚朴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

上九味,为散,饮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

排脓散方(金疮药,已经感染化脓用)

枳实十六枚、芍药六分、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排脓汤方

甘草二两、桔梗三两、生姜一两、大枣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去滓,温服五合,日再服。

12、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浸淫疮这种皮肤病,能从局部遍及全身。若疮从口向四肢发展的,其趋势为由内向外,病可以很快治愈;若疮始于四肢,然后逐渐向口蔓延,其趋势由外向内,则病不易治愈。治疗浸淫疮用黄连粉主治。

黄连粉方

黄连十分、甘草十分。

上二味,捣为末,饮服方寸匕,并粉其疮上。

13、诸脉浮数,法当发热,而反洒浙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凡是浮数的脉象,应当有发热的症状,但是病人反而怕冷,冷的象被冷水浇在身上一样,如果身体某处疼痛,此处将要发生痈肿。

14、师曰:诸痈肿者,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也。

老师说:辨别各种痈肿是否有脓的方法是:用手按在痈肿的部位上,有热感的,为有脓;没有热感的,为无脓。

15、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也,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肠痈病人,出现全身肌肤干燥粗糙得象鳞甲一样,腹部皮肤紧急,但按之则柔软如肿状,腹部没有肿块,全身不发热,脉呈数象,这是肠内有痈脓,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盲肠炎化脓,慢性盲肠炎,子宫化脓)

薏苡十分、附子二分、败酱草五分。

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煮减半,去滓,顿服,小便当下血。

16、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此为肠外有痈也;其脉沉紧者,脓未成也,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也,不可下,大黄牡丹汤主之。

肠痈病人,少腹部肿胀而痞硬,按之有压痛,疼痛牵引阴部,象淋病疼痛一样,小便正常,时常发热,自汗出,又怕冷。脉象沉而兼紧,是痈脓未成,可用下法治疗,用大黄牡丹汤主治。服药后,可见大便色黑(有血),瘀血由大便排出,肠痈可愈。如果脉象洪数的,为痈脓已经形成,就不能用下法治疗。

大黄牡丹汤方(急性阑尾炎,盲肠炎)

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冬瓜子半升、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 ,去滓,顿服之,有脓者当下脓,无脓者当下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