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疫科普|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防护攻略

 2018MZYS 2022-12-03 发布于河北

 如何在疫情期间

进行自我心情调节呢?

来听听心理专家的建议

图片

面对持续的疫情防控,有些人容易产生心烦意乱、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疲乏、入睡困难、睡眠浅及多梦等不适症状。当出现上述反应时,不要惊慌,不要过度担心,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提供心理问题疏解小贴士,教你如何正确疏解疫情期间的心理问题。

1

不同人群的心理调适

图片

建立对疾病的客观认识,通过官方媒体了解准确的疫情信息,不传播和轻信来自非官方渠道的疫情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盲目乐观或恐慌心理。

图片

避免不必要的外出

疫情期间,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与家人共同学习疾病防治知识,关注家人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居家氛围。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与家人共同进行棋牌等游戏,与亲属、朋友等通过手机、互联网等进行沟通交流,形成互相关爱的支持系统。


制定一个新的健康生活时间表

保持规律的作息,尝试每天在家中进行运动,如太极、八段锦等。


做好个人防护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若出现发烧等疑似症状,应冷静对待,到定点发热门诊寻求诊断和治疗。

图片

图片

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长时间阅读或讨论负面信息,如国较长时间处于消极情绪中,要有意识地调节,转换想法,调整行为。


保持健康的作息

保持健康睡眠节律, 早睡早起,半夜不要看手机。保持健康饮食。即使不能出门,也要注意个人卫 生。


坚持每天锻炼

探索适合的锻炼方式, 如广播体操、垫上运动、街舞、八段锦、 太极拳、瑜伽等。


保持课内课外学习

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有计划地学习。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参加网络课程学习,完成家庭作业。


提高信息判断能力

不信谣、不传谣, 不要仅看信息表面,而要根据信息发布方的公信力、信息的支持证据和逻辑做 出鉴别判断,避免受谣言误导。


维护人际支持

通过远程方式与不能见面的家人、朋友、同学等保持积极联系,彼此表达关心。有情绪波动时可与亲友倾诉,可以为压力较大的亲友提供力所 能及的情感支持。


图片

积极适应新工作模式 

学习疾病防控知识,做好个人防护,避 免过度焦虑,积极适应新工作模式 :在工作场所返岗者,遵守工作单位、 工作场所的防护要求;如果需要与同事远程协作办公,应积极学习和磨合,降低工作方式改变带来的紧张和焦虑。远程办公的返岗者,要尽快学习和适应线上工作方式,加强与同事的沟通和磨合。


居家办公的返岗者

建议通过有仪式感的方式划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如准时起床,穿戴整齐,找到一个尽量安静 的地方作为工作区,清晰区分上班和下班等,与同事保持顺畅沟通。工作过程中,尽量避免接触疫情信息等容易导致分神的内容;执行关键任务时,应彻底杜绝无关信息,确保注意力聚焦在工作中。


保持对自己身心状态的觉察

若出现过度疲劳或家里有确诊患者、疑似患者、 医学观察人员,一方面及时向上级领导 或同事求助,请求换岗或休息;另一方面,可通过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寻求 专业帮助;若自身有可疑症状,请及时就医。

图片

线

图片

避免劳累过度

避免长时间工作,适当安排换班,脱离病房环境。


注意饮食

饮食清淡丰富,补充维生素 C,保持自身的免疫力。


放松心情,适当锻炼

在休息时可以听一些轻音乐,做一些娱 乐活动。每天练习深呼吸 2~3 次,呼气要缓而慢,因地制宜地做一些体育活动,如伸展肢体、做八段锦、太极拳等。


保持充足睡眠,调整情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