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说“天地之间八万里”?八万之数是怎么得来的?古人的智慧

 一甲山人 2022-12-04 发布于山西

“年丰米贱身独饥,今朝得米无薪炊。地上去天八万里,空自呼天天岂知”,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古人认为从天上到地下的距离约为八万里,为什么是八万里?这个“八万里”之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

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和公转,其方向为自西向东。但是人们站在地球上,是感觉不到地球运行的,只能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每年都在绕着黄道运行一圈。其实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了一圈,所形成的一种视角。

这就好比坐在列车上观看路边的风景一样,列车往前行驶,路边的大树就会向后移动一样。其实大树是不动的,是因为列车的运行而造成的一种假象。所以“斗转星移”以及太阳的运行,都是以地球公转为参照物而形成的一种假象。

地球公转一圈为一年,太阳也在黄道上运行了一圈,为一个回归年。两者的时间是一样的,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将这个时间平分为二十四个等份,每一份为十五度,约为十五天五个多小时,就是一个节气的时间。

所以每个节气的交节都是以太阳黄经来决定的,太阳黄经到达零度就是春分,九十度为夏至,一百八十度为秋分,二百七十度就为冬至。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夏至是太阳北行的终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南北回归线。

每个节气的度数是怎么得来的?

古人没有先进的工具,只能通过日影的变化,来判断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在地上立一根八尺标杆,通过太阳的影子长短,来确定方位和节气,俗称“立杆测影”。这种工具就被称为“土圭”,是最古老的天文工具。

《周礼》中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圈,其影子也会绕着标杆运行一圈。

冬至的太阳在南回归线,其表影长度最长,为一丈三尺五寸。过了冬至之后,日影长度逐渐变短。到了小寒节气为一丈二尺五寸,大寒节气为一丈一尺五寸,立春节气就变成了一丈五寸。到了夏至,太阳到底北回归线,表影最短,为一尺六寸,之后又开始逐渐加长。

所以每个节气,其日影的长度变化大约为一尺左右。而春分和秋分两天,其日影长度几乎相等,约为七尺五寸五分。于是人们就用三个标杆来观测这两天的日影,发现只有春分和秋分两天,太阳从正东升起,又从正西落下,并确定了正东和正西两个方位。

天地之间“八万里”到底是怎么来的?

人们在“立杆测影”之时,发现同样的时间里,标杆的位置不同,其日影的长短也不一样。比如夏至当天的正午,八尺标杆的影子长度为一尺六寸。如果将标杆的位置向南移动一千里,其影子长度就会减短一寸。如果往北移动一千里,又会加长一寸。

于是就得出来一个结论, 那就是标杆在正南正北的距离每相差一千里,其日影长度就会相差一寸,也就是日影的一寸等于一千里。其实早在《尚书》就有“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记载。人们根据这种比例,又测出了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当八尺标杆测到日影长度为六尺的时候,又用一根长八尺,直径为一寸的竹管观测太阳,当太阳的大小正好可以遮挡住竹管之时,又得出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八万里。因为八尺等于八十寸,一寸等于一千里,八十个一千里就是八万里。

这就是天地之间八万里的来历,所以在《晋书.天文志》中说“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有诗云: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当然八万里之数只是古人的一种认知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