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洛威尔的最后七年

 置身于宁静 2022-12-04 发布于浙江

文|许晓琰

罗伯特·洛威尔是美国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美国第六任桂冠诗人,自白派诗歌的创始人和代表,曾获多种文学大奖。他影响了毕肖普、普拉斯、安妮·塞克斯顿、默温等在内的多位同代及后辈诗人,被誉为“他那一代最好的美国诗人”“时代的诗人历史学家”。伊丽莎白·哈德威克是美国知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纽约书评》创始人之一,洛威尔的第二任妻子,生前写了大量有相当影响力的书评和杂文,有“作家之作家”的美誉。《海豚信:1970—1979》收录了洛威尔生命中最后七年——1970年至1977年,也是其个人危机与创作革新期——与哈德威克的所有书信,以及他们与圈中好友的部分往来信件,共347封。这些书信立体生动地传达了洛威尔最后七年的人生轨迹,展现了洛威尔晚年情感、创作、生活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对于哈德威克也是如此。

《海豚信:1970-1979(上下)》[美]罗伯特·洛威尔、伊丽莎白·哈德威克 著,[美]萨斯基娅·汉密尔顿 编,程佳、余榕译,大雅|广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也可谓洛威尔晚年著名诗集、普利策诗歌奖获奖作品《海豚》的姊妹篇和“阅读指南”。书中收录的洛威尔与哈德威克的往来书信,不仅为《海豚》提供了灵感来源,书信中的大量句子也直接化为《海豚》中的诗句,这让哈德威克感到愤怒,从而引发了一场纠纷。

书中收录的这些书信,涉及洛威尔和哈德威克日常的工作、家庭和情感生活,诗歌和小说创作,也涉及两人大量文学圈、出版圈、朋友圈的信息,尤其是与一些名闻遐迩的大作家,如与麦卡锡、毕肖普、里奇、沃尔科特、贾雷尔、伯林、乔纳森、贝里曼等鲜为人知的往来和友情,涉及诸多名人逸事,可以说,本书为二人描摹了一幅幅前所未有的真实“肖像”,生动还原了20世纪美国文学圈的生活场景。除了洛威尔和哈德威克的书信,本书还收录了两人与伊丽莎白·毕肖普、里奇、麦卡锡等人的多封往来书信。尤其是洛威尔与毕肖普,两人之间的友谊长达三十年,传为诗坛佳话,而本书所收录的通信,涉及二人讨论诗歌创作的诸多具体细节。

罗伯特·洛威尔

洛威尔和哈德威克的婚姻纠葛可说是美国文坛的一件公案,本书向我们诠释了在经历近三十年婚姻生活的跋涉之后,两人如何最后走向宽容、和解。他们的婚姻也带来了一场关于艺术限度的辩论——艺术作品缘何而生,艺术家必须遵循怎样的道德和艺术准则,它能带来什么样的创新?由二人引发的关于文学创作与伦理的讨论,一直持续至今。不同于泛泛的书信集,本书的原编者萨斯基娅·汉密尔顿做了大量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为这些信件写了详尽的导言,根据通信时间编制出具体的年表,并配合诗集《海豚》,为每一封信做了详细的注解和对照,为读者的阅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有利于读者理解这场旷日持久的辩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海豚信:1970—1979》出版之前,广西人民出版社的“洛威尔系列”已推出诗集《海豚:手稿对照本,1972—1973》、文集《臭鼬的时光:罗伯特·洛威尔文集》等品种,未来还将出版洛威尔的其他诗集《笔记本》《生活研究》以及与著名女诗人毕肖普的书信集《空中的话语》等,力求多角度地呈现这位诗人的整体创作风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