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休;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火岩山 2022-12-04 发布于浙江

作者;子休

图片

一:“执”字甲骨文
甲骨文,
是夏朝之前的文字,在没有纸和笔的三皇五帝时期,所有的文字都是契刻在龟甲、骨头、青铜器上来进行流传。
在三王中的商朝时代,因青铜器的鼎盛发展,文字也因青铜器的鼎盛而开疆拓土得以弘扬,文化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传播,文明也因力量的范围而教而化之。
我们祖先造字的本意和日常用字,与我们今天对字的理解和认识有什么不同呢?来看看这个“执”字,所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图片

先来看第一个,甲骨文。

图片

“执”字甲骨文
我们看这个字,左边是一个器皿,右边是一个跪着的人伸出手在操作这个器皿。这个器皿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只要把这个器皿究竟是什么搞清楚了,就知道这个字的本意是什么了,对于后面字体的历史演变脉络就能清晰透彻而不困惑。

图片

这个器皿就是记录时间的漏刻。漏刻是什么?漏,是指带孔能漏水的容器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计算的标记。漏刻的本意,就是容器漏水,这个漏是有意而为之的漏,根据漏水(沙)的多少而记录下来刻度,然后来计算时间的标准。简单讲漏刻,就是记录时间的容器。

图片

青铜漏刻
这个就是青铜漏刻。这个漏水的嘴很矮,人要是操作就必须要跪下来才可以操作,这就是甲骨文字形为什么人要跪下来伸手操作的意思。
二:天文定人伦成
《易传》: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在以前,文字的传播比较受限制,每一个字都是单独形成的,比较碎片化,只有刻在龟甲骨上才能形成一整句话,那时候的刻叫“契”。
《黄帝阴符经》: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意思就是说,真正的至道,不是音乐,历法所能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的,就类似于我们讲的无字天书。
在炎帝时期,也就是三皇时期,炎帝(神农)根据以前伏羲传下来的天文,指导农业生产,完成了农耕文明安居乐业的生态基础,奠定了华夏民族人口的繁荣昌盛,成为了老子口中至治之极的理想社会。
再往后就是从黄帝开始的五帝时期,黄帝命仓颉造字,是为了用文字记录重要的历史,所有的造字,都是围绕着天文历法而展开的,后面历朝历代就以天文为核心去完善文字的表达。
五帝之后是三王,也就是从大禹开始的虞夏,殷商,姬周三王。
文字真正的起源时期,是伏羲一画开天地定人伦。
文化真正的大同世界,是在农耕文明的炎黄时期。
文明真正的兴盛时期,是在青铜器时代的殷商。
文礼真正的完善时期,是在竹简书写便捷的姬周。
这是中华文明真正的大爆发时期,也是华夏文明的鼎盛时期,此后的文明一直都在道裂为百再裂为千的碎片化中不断裂变没落,人的认知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退化,人也因为认知的退化而变得越来越愚昧无知。
我们的文字造字,礼仪制度,器物文明,农耕文明,风俗人情,家风家规,都是祖先效法天地而来,因此,我们要真正的理解文字的本意,就要法天则地。
三:“执”天之行
在农耕文明中,什么最重要?种地能得以丰收,时间,农时,节气,对天气的把握,人人都希望能够风调雨顺。把握好时间节点,种好庄稼,有好的收成,这是农耕文明生存繁衍最重要的保障。对时间的了解,对时机的把握,对于每一个人就显得非常重要,就像今天的我们,如果没有了时间的参照,你又如何统筹安排时间工作,休息,吃饭,睡觉呢?

图片

在造这个字的时候,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看上面这个图,上面一横,下面一横,中间是一个“日”字。
上面一横代表的是天,
下面一横代表的是地,
中间日字代表装下记录天地运转的“日子”(时辰)。
天左旋,地右旋,天地相交而时变顺矣,阴阳交替而四季变化。如何才能掌握这个变化并抓住时机趋吉避凶呢?知道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如何才能知道究竟是哪一天哪一刻发生了变化呢?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这个漏刻,记录每一天每一刻发生的事,历史书上的时间记录就要求很准确。
以前说时间白天说时辰,这是2个小时为一个时辰。晚上说更,也是2个小时为一个更。另外小一点的单位就是刻,把一小时分为四刻,每一刻就是十五分钟。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一日有四分凌晨、上午、下午、夜晚。
一时有四刻一、二、三、四刻。
午时三刻,就是以太阳在正午之后的第三刻,也就是第四十五分钟。此时正是阳气最旺阴气刚刚生发之际,也就是阳极阴生。午正时刻,每个地方的时间不一样,以太阳日照正午为准。古人是以刻为计时单位,也就是今天的十五分钟,后来钟表上面的刻度也是如此而来,

图片

中间的这个是日字,代表的是容器,里面装的是水,用来测算一天十二时辰的。
这个漏刻里面装的水是一天十二时辰的量,一天分为一百刻。到了汉朝时期,漏刻把水改为沙子,把一天改为一百二十刻。《汉书·哀帝纪》:“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有了漏刻,人类的计时开始摆脱依赖天象,开创了人类制造计时器的新纪元。这个漏刻需要有人来管理和记录时间,也就是要报时,就像闹钟到点就要响一样,需要有人报数。这样就需要有人来做这件事,把漏下来的水,按照每一刻的容器来测量,并计录好时间。

图片

旁边的这个跪着的人,就是“控制”时间的时官,这个人,在那个时期,叫天官。也就是掌管时间。和更夫还不一样,更夫是打更的,更夫的时间来源,是从这里报来的。

图片

看这个漏刻的水嘴很低,需要人跪着才能做。这就是象形文字根据器物形状,造出这个“执”字的来源。“执”字的本意,就是掌管时间。
《黄帝阴符经》开篇第一句就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在古代,谁要是掌握了时间,就掌握了天道,也就掌握了天下神器。这些都是秘而不宣的机密。
主执度,臣循理者,其国霸昌。主得位臣辐属者,王。
——《黄帝四经》之《经法》
注解:
君主理政秉法执度,大臣行事遵循事理,则国家昌盛称霸天下。君主居得其位,大臣团结在君主周围,这样便可称王天下。
吾畏天爱地亲民,立有命,执虚信。
——《黄帝四经》之《十大经》
注释:
我谨畏上帝,敬爱大地,爱护人民,立身行事以天命为本,持守道本,立心诚信。
上面的部分,是关于甲骨文时期之前,三皇五帝老子时期的典籍中关于“执”的解释。“执”,我们看见的是天官手执漏刻,看不见的是君王“执”天下神器。
因此,“执”有两种表达;一种是看得见的动词,一种是看不见的形容词。知道了这个“执”字的本意以及表达的意思,就能知道“执天之行”一句话在这里面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了。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

手工米酒醪糟,为你健康加油。
注天然好货,助力乡村振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