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根龙胆汤

 德寿堂图书馆 2022-12-04 发布于黑龙江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伤寒上

原书主治:治伤寒三四日不瘥,身体烦毒而热。

组成:葛根八两  龙胆草  大青各半两  升麻  石膏  葳蕤  各一两  甘草  桂心  芍药  黄芩  麻黄各二两  生姜二两

用法: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煮葛根,取八升,内余药,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实用千金方选按》认为本方清凉解表,清热解毒。主治外感风寒,表证未解,里热已炽。证见恶寒轻,发热重,头疼身痛,心烦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者。

《寒温天一——<千金方>的运用与研究》中《葛根龙胆汤治疗治疗高热病124例》认为“该方寒温并用,内外结合,上下通治,正邪兼顾。方中石膏、大青叶、黄芩、龙胆草、升麻清泻三焦热毒。石膏还能生津止渴除烦,用量一般在100g300g。麻黄桂枝生姜配以大队凉药,能去性存用,有开启腠理、疏达皮毛、宣泄内热之功,无论有否表证及汗出均必用,甚符《内经》'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旨意。有表证无汗,桂枝麻黄的用量各在10g以上;无表证有汗一般用量各6g。生姜可制龙胆草过于苦寒伤胃而引起的恶心呕吐。葛根解肌透热,生津止渴。原方用量特大,这是孙师的宝贵的独特经验。我用之在60g80g之间。白芍和营敛阴制麻桂之辛散汗出。玉竹滋阴扶正。全方组方缜密,配伍奇巧,味味相扣,无懈可击。十多年来,我们常用此方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中暑等高热病人每获奇效,一般13剂即可退热;同时其他症状亦随之减轻或消失,热退后无复升之虞,是一首极具临床价值的好方。临床上我们常在方中加入青蒿、柴胡以加强退热之效。”

其用葛根龙胆汤加味方:

葛根60g  石膏(先煎)250g  桂枝10g  麻黄10g  龙胆草10g  大青叶30g  柴胡15g  青蒿30g

白芍15g  玉竹20g   升麻10g  黄芩10g  生姜6g   甘草10g

每日一剂,分两次煎服。

加减法:上药为成人量。临床根据病人体质强弱、年龄、热势高低确定用药量。若体质强壮,体温39.5℃以上者,可日服两剂,石膏加至300g,并加黄连10g。若气虚体弱者,加党参30g、黄芪30g

录其“大热”案一例于下:

谢某某,女,18岁,2007620日就诊。

高热头痛5天,行B超肝胆、X线胸片、血细胞检查无异常发现。反复用退热、抗病毒、抗菌消炎、输液治疗无明显好转,常稍退热不久又复升,体温在39.5℃~41.2℃之间,经人介绍就诊于余。患者高热(40.2℃),精神疲惫,时恶心,呕吐大量清稀痰涎,口干,饮难解渴,进食呕吐,纳呆,全身乏力,急剧消瘦,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无力。

  麻黄10g  桂枝10g  葛根60g  龙胆草8g  板蓝根30g  党参30g  石膏(先煎)300g   黄芩10g  白芍15g  法半夏10g   青蒿30g  柴胡15g  甘草10g  玉竹15g  红枣生姜引

2剂,日一剂,分两次煎四次服,每次用水1000ml

二诊(622日)

服药一剂,发热头痛减轻,余症稍减,二剂发热头痛明显减轻。现T38.3℃,恶心呕吐停止,可进食少量米粥,精神不振,口干乏力,舌质淡红,苔黄干燥少津,脉细数无力。

  麻黄10g  桂枝10g  葛根40g  龙胆草6g  板蓝根40g  西洋参15g  石膏(先煎)150g  白芍15g  玉竹15g  青蒿20g  柴胡10g  甘草10g  生姜3片  麦芽30g   红枣引

2

三诊(624日)

发热已退,头昏,全身乏力,口淡乏味,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善其后。

是退热方甚多,然退高热,退热速度快,则非易事,葛根龙胆汤组方精到,现代临床中尤其儿科发热的情况较多,儿科用药需要疗效快而持久,对于小儿的发热,这个方子给了我们很好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