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奇珍: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运用“学情分析法”构建高中语文魅力课堂

 昵称15221501 2022-12-04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运用“学情分析法”构建高中语文魅力课堂 

      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      刘奇珍     邮编:445300

   [摘要]学情在教学设计、学习指导和课堂教学调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依据学情分析,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实践“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益。学情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四种:1、直接经验法;2、预先了解法;3、现场诊断法;4、课后反馈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学情分析法   高中语文   魅力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是学生原本的认知结构在新的学习情景中的意义建构。学生只有自己经历了学习的过程,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意义建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完成自身的角色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习学生的指导者,教师应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关注,摆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位置。这就是说,教师如何教,从根本上说,也是由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特点决定的。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就必须关注学情,从而以学定教,以教导学。这不仅是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的地位的尊重,也是对教学效果的真实追求。在大力提倡并纷纷实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今天,关注学情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就十分明显地凸现出来。教师了解学情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经验引导法

    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了解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的系统结构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里有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和学生接触,因而对学生的情况总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在备课中,凭借平时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来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来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我们叫直接经验法。这里说的“经验”,不一定局限在教学时间较长,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身上。教学时间久的教师可能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更全面、更准确,但只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即使只有一个月的教龄,他也会拥有一个月的经验。

    教师在备课中自己的感觉很重要。如果说在一篇课文的阅读中,教师理解也觉得很困难,那么学生学习会不困难吗?凭借教师和学生的接触和自己的阅读经验,教师以己之困、度学生之困是有利于事先估计的。记得2005年高考语文中有一道古诗鉴赏题,是关于李白与徐凝的同题诗《望庐山瀑布》的,苏轼还有一段评价。当时我去送考,同学(有的平时成绩还不错的)出考场后问我苏轼的那段话是什么意思。因为没有看到试卷,我自己也不清楚苏轼说过这段话,所以就赶紧回家查阅相关内容,查到了徐凝写此诗的背景,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谈到的这个内容。这使我后来在分析高考试卷时,既从容不迫又切合了学生需要,也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种方法很重要,但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有一次,我在《先秦诸子散文》这个专题学习过程中,我打算让学生准备专题小论文进行交流。我想当然的认为,高中学生做一份这样的作业是不成问题的。谁知作业的完成情况不够理想,大部分学生没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作业。完成的作业也是东拼西凑。后来我进行了及时反思,因为对从初中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这个内容比较陌生,尤其阅读文言作品,是我们学生的弱项。在一定时间里既要阅读一定数量的作品,还要查阅一定数量的相关资料,这是有相当难度的。布置这样的作业,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于是,我马上在另一个班级调整方案,一是推荐部分参考资料,减轻学生查找资料的负担,帮助他们制定阅读计划。这为学生作业的完成提供必要的支持;二是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选择“诸子”的代表作品进行研读;三是在个人的兴趣爱好基础上,完成一篇《我欣赏的一个学术流派》。这样调整之后,效果就比前一个班级好。

     2.预先了解法

     在上课前,教师可以事先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的理解有什么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设计时把怎样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考虑进去,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布置预习,是事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法。学生根据个人的阅读习惯、阅读经验、阅读基础来完成任务。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每个人存在各自不同的阅读障碍,教师让学生将问题记录下来。教师将这些“问题”汇总之后,结合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等进行合理设计,从而找出一个最符合大多数学生学习需求、学习策略的方案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上节约了教学的时间,提高有效教学的效率。

    我在上《脚步声》这课时,估计学生会有不少问题。《脚步声》是当代作家陆文夫的一篇散文,其中有不少句子反映出作者的独特经历和心境,学生是不易理解的。其实教师也有不少地方不清楚,但是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可以查阅资料,可以相互探讨。以教师之困、度学生之困,于是我就布置学生事先预习,提出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整理,归结为18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如王健、金圣昊等同学提出的:“第4段说'在繁华的城市中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第6段开头说'凡夫俗子们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这指的是什么?那么什么人才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蒋逸冰、陈国烨、葛友红等同学提出的:“最后一段的'金光大道’与全文有何联系,是否可以删去?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这些问题的提出对我深入钻研课文和有针对性的备课确实有很大帮助。

    3.现场诊断法

    现场诊断是指在课堂教学或语文活动表现中注意学生的反映,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在讨论时出现的争论,在教师的讲课中会出现欣喜和迷惑,你从他们一笑一颦的表情中就能觉察到。这种方法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反应的关注,准确的捕捉到信息,从而为教学过程中的调控提供依据。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学生的反映,根据教学现场的情况来确定如何处理。比如从学生的问答中注意发现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掌握的学情适当“插话”,及时推广好的学习经验,并就共性问题纠正偏误,解难答疑;教师要随时随地进行点拨、提示、评价、鼓励,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更加顺畅有效;还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准确把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利于现场观察和发现。

     我在阅读教学中曾经这样尝试过,在新接的高一起始年级,为了尽快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也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我们的语文教材,要求每节语文课前的五分钟演讲活动,必须围绕手中的课本展开。演讲的内容可以涉及对教材课文的分析,也允许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不同见解;可以向大家介绍你所知道的作家、作品的知识,也可以给大家推荐些你读过得另外的相关作品。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高一两个学期)的实践,我任教班级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普遍较高,有些课文的理解、分析甚至主要由学生们来完成。像《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在我们一起完成对“月光下的荷塘”一段语言、写作手法、表达情感等内容的学习之后,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将后面的段落从“景与情”角度进行理解分析。从课堂上学生的表情、反映来观察,可以知道,他们非常愿意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结合曾经阅读过的相关知识主动与课堂的实际教学联系起来,畅所欲言。到上《耳闻不如目见》一文时,我提前请大家推荐或自荐,确定了两位学生主讲。我布置给他们回家“备课”的要求,并且明确两个人的不同分工。从后来的学生反映看,也有不错的效果。

   学生自己分析试卷,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到了高三,师生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类试卷打交道。以前,每张试卷教师都精心讲评,但仍会发现很多出错的习题在另一张试卷中还是出同样的问题。我就想,这个问题不能很好解决,会制约学生的进一步提高。于是我进行了让学生自己分析试卷的尝试。试卷发下去后,教师不要急于评析,而是要求学生第一步订正错误;第二步分析失分原因;第三步制定自我提高的错施。尤其要求学生在分析失分原因和制定自我提高上做足文章。这样做,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同时也只有让学生自己分析学习过程中的得失,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精确知识的建构。

    经过这样的分析之后,我发现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情况认识大致是比较客观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分析结果远比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认识准确,我们任何一个教师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试卷分析,每人平均用时20分钟)完成。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大部分同学已经找到了提高某一方面能力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才能达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效果,如果真能坚持完成自我完善计划,那么收效肯定不容小觑。

    4.课后反馈法

    课后反馈法,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在和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经常接触,学生有问题可以去找老师,也可以只是在随便的交谈中提到;一是通过学生作业、测试等书面形式,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多。教师只要以平等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去,靠近学生,俯下身子,或侧耳倾听,或驻足察看,或适当质询,就能了解到许多情况。

    有一次,我在一个班上《祝福》。下课后,发现大家议论纷纷,有的同学对祥林嫂悲惨的命运虽表示同情但对其改嫁时的“破格地闹”表示不解,有的甚至将祥林嫂看成“不祥之人”,认为她确实是个“倒霉、可怜的人”。看来,如何让今天的学生跨越时间的沟壑,理解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中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是需要好好思考一下的。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我对小说相关背景的介绍上。第一课时是由我来介绍小说的发表时间、社会环境等,从后来的反馈看效果并不好。因此,第二次教学时我对此文的教学作了一些新的尝试。

    第二次我提出课前的预习的两个要求:一是通读课文。这篇课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这件事完全可以放到课外去做,使学生课前熟悉课文内容,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二是了解课文背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弄清相关的历史背景。为此,我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祥林嫂生活背景的相关信息,对不熟悉的时代、社会背景,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这件事学生也完全有能力自己来做,如今的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一点也不容小觑。从第一次上课的反思中,我也感到,作品人物形象的鉴赏要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对主人公进行一番综合各方面信息的“立体”的分析理解,教师“越俎代庖”的效果并不好。

    收到学生的预习作业,发现总体效果不错,学生们都能围绕课文找到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有的抓住时间“旧历年底”,有的找到鲁镇这个辛亥革命后的落后农村的当时状况,有的去了解“祝福”是一种怎样的习俗,还有的注意了祥林嫂周围的“一群人”——鲁四夫妇、卫老婆子、柳妈、婆婆与大伯、“我”等的各自特点。这就使得在接下来的课上,我们可以比较轻松地从作品的肖像描写入手,探讨人物描写跟人物心理、性格及人物命运的关系。

    看着同学们在自主、兴奋的学习状态下阐释各自见解,交换个人收集的资料,我也受到很大的激励,我终于体会到什么是源自内心的学习需求。而教师能够了解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激发起怎样的学习热情。

从学生的书面作业和试卷中也能看到学生的学习存在的情况以及我们教学中的疏忽。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较为客观。它也是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作业情况、检测结果等情况发现问题,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如在某个问题上,发现较为普遍的偏差时,就应该在教学中增加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在完成《威尼斯商人》一课的课堂教学后,我布置了本周的随笔练习——《我看夏洛克》。要求:观点可以自由,但必须从课文或原著中寻找到依据。

    但是从交来的随笔中可以看到,不少同学对夏洛克是持同情的态度的。他们的理由是:只因与资产阶级的信仰不同,便被赋予“冷酷无情的家伙”、“万恶不赦的狗”等明显污辱性的称号,而且这场官司明明是应该夏洛克赢的,因为他要回的是他应有的东西。但最后被那群所谓的“重友谊、讲仁爱的基督徒”施计害了。由此得出夏洛克是个值得同情的、善于把握自己利益的商人。

    看到学生们的这些观点,我感到有点意外。应当说,夏洛克确实有令人同情的一面,但是夏洛克表现出来的残忍是无法令人同情的。19世纪英国著名批评家哈兹列特也曾指出:“(夏洛克的)报复的欲望几乎和屈辱的感觉难于分开,因此我们不由得对于'藏在犹太人宽大长袍’下的高傲的精神表示同情,夏洛克的这种精神由于一再受到不应得的激怒而变成疯狂状态,于是设法采取拼命的、合法的报复行为,以便洗刷那种堆积在他和犹太民族身上的辱骂和迫害所造成的恶名声,直到他用以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非常残酷,而且态度非常顽固的时候,我们方才失去同情而对他有反感。”

    针对学生的认识问题,我想,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个原则,就是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要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来分析。如果我们阅读了《威尼斯商人》全剧,了解当时的民族的、宗教的矛盾的背景,以及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我们对于剧本主题和人物性格的认识可能更符合实际。由此我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时安排了三个内容:一是对关键情节“割一磅肉”的讨论,以此来明辨善恶;二是了解作品的背景;三是了解莎士比亚剧作的艺术特色。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作业,才让我能够清楚知道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我去思考,如何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以上四种方法,我们只是初步的归纳,这四种方法也不是不能兼容的。但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适应学生,这是毫无疑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