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地缘政治特征系列文章(三十)

 djx0614 2022-12-05 发布于重庆

(7)中华民族历史家园的半孤立性

中原农耕世界西边是青藏高原、西南是云贵高原,北边是蒙古高原,作为地理屏障防护,西北内陆是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东边和南边则是茫茫大海,这使得中原文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易受到异质文明的入侵和挑战,尽管这未必是幸事。这为原生性文明和轴心文明逐步成长为一个巨大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共同体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广袤的发展空间。《文明的表现》346页

古代中原相对孤立、半封闭的地缘环境是中华民族生存的基本安全的地理空间,中华文明在这里演化,发展出具有强烈历史感、鲜明特色的中华文明。

对于古代中国来说,北纬42度线以北的地区,基本属于农耕的禁区,即使有充沛的降水或者高山补水,寒冷的气候让人没有将那些森林、草地,开垦为农田。                     

中华文明所栖息的东亚被高原、雪山、沙漠、戈壁、海洋和热带山地丛林所隔绝,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又因与外界有一定的交通路线,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且统一的政治体而长期存在。

图片

①丝绸之路公元前2世纪张骞凿空西域,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西域、中亚通往南亚、中东、欧洲的丝绸之路开通了。

丝绸之路的涓涓细流,让中华文明不再孤立于亚欧中西部之外,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相互影响之路。

宋以前的亚欧贸易主要通过思绸之路,骆驼和马队从长安出发,经过两千里的河西走廊、进入西域茫茫沙漠戈壁,再往西翻越天山山脉或帕米尔高原,继续往西进入丝路之路中间站-中亚,亚欧大陆边缘各个农耕区文明成果传播到中亚,在中亚与其它文明相互交流。

中原农耕区从丝绸之路的涓涓细流与亚欧西部世界交流贸易,获得植物种子和宗教思想文化,输出成熟技术。

西南的山脉高原,西北的沙漠戈壁、高原、山脉,基本杜绝了西方殖民势力从中亚入侵中原的企图,也杜绝了中原农耕帝国远征中亚的梦想。

②丝竹之路川渝盆地往南,经过云贵高原崎岖的山林,公元前二世纪以前有一条丝竹之路通过云南前往缅甸、印度、阿富汗。抗日战争时曾有滇缅公路-抗日战争输血管,现代有缅甸输气管线,年输气110亿立方米,缅甸铁路出口皎漂港。多了一条出印度洋通道。

中南半岛,多属热带季风气候,物产丰富,人口多集中分布于大河下游三角洲,人种多是从中国迁移去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各民族,以及先期迁往中南半岛和南亚的南亚语系各民族,以及南岛语系各民族。

③海上丝瓷之路中国东部和东南部濒临茫茫大海,古代海洋是天堑,古代没有任何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能漂洋过海来进攻中国。

宋时期,西北丝绸之路堵塞,宋用船装运货物出海。200吨船装的货物得700匹骆驼驮运,装载量大,瓷器业兴起。

近代,通过大洋贸易,白银由海外流入,使东南受益却未及西北。后期,明帝国两面受敌,西北有农民暴动的流寇,东北有满洲的骑兵,而帝国的财政资源大致在南方,无从有效动员利用,去支持这两面的战争。《中国大历史》212页

图片

(8)自然疆域满清帝国实现了大一统,1820年的清朝疆域接近完美,高度吻合东亚大陆的“自然疆域”。以天然的地理单位作为疆域的基本结构,以山川、河流作为天然的疆界,称为“地理疆域论”或者“自然疆界论”。

历史上,中原世界有很强的向心力,东亚中心就是所谓的“中原”“天下”,儒家具有浓厚的中原情结。17世纪以后“天下”演变为清朝所有疆域,演变成现代“中国”。

(9)1820年清朝的疆域东边为开阔的大海,在古代是天堑,列强在大洋之外,唯一的曾经的敌人只有倭寇,在明代末期不断袭击中国海岸线。

西南有云贵高原山地森林屏障。

西南被高黎贡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所阻断,南亚不可能构成对中原的威胁;西北边缘有喀喇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的阻隔;中亚绿洲面积小而分散,与中原距离远,大多数时间也不能构成对中原的威胁;如果将这些山脉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自然疆界线”。

东部和东南有大海,北部蒙古草原以北是西伯利亚冻原,人迹罕至。

满清兴起于东北冷湿森林,满清统治者熟悉森林狩猎、草原游牧、农耕等多种经济模式的内在逻辑。

满洲八旗骑兵很善于与内亚游牧民帝国作战,将注意力集中于内亚,打击漠西蒙古游牧部落准噶尔。

1690年乌兰布通之役击败了漠西蒙古准噶尔;1696年昭莫多之役历史上结束中国边疆游牧骑兵占优势的转捩点,自荷兰引进的红衣大炮发挥了巨大作用。自17世纪满清逐渐控制了中原和边疆地区。1727年统一西藏,1757年统一新疆。

1683年一次成功的两栖登陆占领台湾。台湾不过是大陆上残余势力退居之地。《中国大历史》225页

清朝统治者用中原农耕区的赋税赎买游牧部落首领,赋税多用于战争,建立了一个多元一体的帝国,清朝稳定版图约1300多万平方千米。是冷兵器时代中华帝国疆域最大限度,基本达到了“自然地理疆界”。

大清疆域西部帕米尔高原伸入亚欧大陆内部,东部台湾岛朝向辽阔的太平洋,北抵西伯利亚冻土带,南达中南半岛崎岖热带山林,背山面海。中国大部分领土处于中纬度北温带地区,在这个地理环境中有清晰的自然疆界,稳定的地缘核心,圈层同构, 

满清帝国对中国的版图贡献是很大的。满清不仅控制了中原农耕区,而且控制了半环绕中原农耕区的边疆地区东北、蒙古高原、青藏高原,西域、云贵高原、海南、台湾。对边疆的统一和融合需要数百年,满清帝国完成了对边疆区的统一和融合。

几千年的迁徙、斗争、融合,使得各民族逐渐融合为了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特别是近代经历了列强百年入侵的屈辱史,中华民族的概念被打入到各民族的头脑中,中华民族成为一个自觉的共同体。

地理隔绝让中古后期的中原人变得故步自封,盲目自大,自视天朝上国,视天下诸国为蛮夷。近代满洲贵族担心汉人与洋人往来会对满蒙的统治造成动摇;满洲贵族闭关锁国,显得比汉族知识分子更尊孔守旧。

图片

(10)中华民族的历史家园的半孤立性造成中古后期中原帝国的停滞国家要想取得革命性的进步,要么对外扩张,靠压榨殖民地取得资本原始积累,要么实行彻底的土地改革,重新分配土地。

满清已达到陆域扩张的极限,达到了自然边界。古代中国不可能走上对外扩张之路,冲出自然边疆代价极高;重新分配土地更不可能的。

中原周边没有更先进的文明让中华文明借鉴,没有对等的文明与中国竞争,没有比中华文明更强大的国家让自己时刻保持警惕。古代中国作为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帝国,只能有一种发展模式。

半孤立的地缘环境使中原农耕帝国不易向海外扩张,中国古代是大陆帝国,拥有巨大的陆地纵深。

中国半孤立状态,让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成为世界最辉煌的文明之一。

中原处于半孤立状态,缺乏与其它文明的交流,进步源于交流。中国人一直不怎么关注外部世界。

历代不同程度的重农抑商。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内敛政策,都是封闭性很强的典型大陆意识。明代后期越来越疲怠、衰弱的根本原因。近代以前中国文明缺乏有深度的和广度的外部刺激。

近代,机械、火药、市场的力量彻底压倒了马匹与弓箭。列强从海上来,不仅器物比中国先进,而且制度和文明也比中国先进。中国甚至落后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李鸿章发出感叹,“三千年未有之大敌,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中国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上终于有了一个与异质文明进行全面、深刻互动的机会。《文明的表现》导言2页

近代中国经受住了列强7次大的战争冲击而没有散架,因为中国地缘政治结构太强大了,以至于压不碎。

清朝处于列强入侵海路末端,西方列强到中国已是强弩之末;清朝是个统一的帝国,具有巨大的战略纵深,巨大的体量规模,虽然西方列强有工业社会对清朝农业社会跨代的优势,中国没有像印度一样被列强吞并,而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中国通过海路向外发展。

中国强大的整体功能,独特的边缘效应,通过圈层同构,结构复制展现出来的稳定性和复杂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