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地旅游的国际发展与中国路径(上)

 贵理工涛声涛影 2022-12-05 发布于贵州

地球陆地表面的48%位于海拔500米以上,27%位于1000米以上,即国际公认的高海拔地区。10亿人,即世界人口的15%生活在该地区;全球一半以上的淡水、森林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也集中在该地区。山区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当地居民福祉至关重要,同样也对低海拔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旅游业被认为是综合效益最优的山地产业门类。山地旅游发轫于十九世纪的欧洲,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仍在锐意前行。

01

山地旅游及其

国际发展历程

Image

山地旅游的概念和特质

根据国际定义,山地旅游资源不仅是指山体本身景观,也包括与之相关的水文景观、生物多样性、天象气候、地域人文等多种旅游资源组成的综合体。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山地旅游的业态和旅游方式也在不断延伸,增加新的内容。目前全世界的山地旅游包括山地观光、山地文化、山地乡村、山地休闲、山地度假、山地康养和山地运动等主要类型。

鉴于世界人口的60%居住在离海岸线100千米的范围内,全球10个最大的城市中有9个是海滨城市,山地旅游的最大特质便在于与日常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自然和文化图景。

首先是气候和景观特质。绝对海拔造就了山地独特的气候和气象,如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同纬度高海拔地区阳光丰沛、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冰雪资源、日照金山与星空云海等气候和气象条件被直接转化为避暑、越冬、滑雪、摄影等旅游度假产品。对于山地景观而言,起伏高差往往比绝对海拔更为重要,造就巍峨陡峭的山峰、五彩斑斓的植物垂直带谱和妙趣无穷的生物多样性,与海滨和平原地区“差异产生美”。
Image
其次是地域文化特质。受地形限制,山地居民存在交通不便、通讯困难等问题,即使人们有着相同的起源,语言和文化传统也会因山谷而异,甚至在相同地区因村庄而异,这其中记录着久远且深邃的人类精神基因,更具象为世代传承的土著生活方式。这种“文化岛”或“少数民族”的多样性是开展深度人文旅游所得天独厚的资源支撑。

最后是产业经济特质。跌宕地形虽然限制了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可能,但激发出山地居民的无穷创造力,他们灵活适应乃至运用不同海拔、坡度、土质和植被,种养殖品种丰富程度远胜平原地区,并形成如“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等具有标识性景观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文化和物料的独特性也令山地社区传统手工业拥有无可替代的市场价值。

山地旅游的国际发展历程

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的历史源远流长。国外的户外运动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的欧洲。到19世纪下半叶,山地徒步旅行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富裕阶层中开始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成为一种最为普及的大众假日生活方式。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山地旅游目前占据世界旅游市场20%左右的份额,在全球旅游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与城市旅游和海滨旅游“三分天下”。2002年,联合国发起了“国际山岳年”活动,并且从2003年开始,将每年的12月11日定为“国际山岳日”,以确保山区的农业和野生生物多样性,同时重视保护山区生态系统和促进山区居民福祉。
Image
欧美地区山地旅游虽起步早、发展相对成熟,但近年来受人口结构显著变化、消费能力实质性降低、休闲时尚迭代加快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出现滑雪等一系列山地旅游细分领域景气度走低的状况。与此同时,山地旅游的主要客流正向中国等新兴市场迁移。近几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举办冬奥北京会等重大赛事活动、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山区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日益改善等利好因素共同推动新兴山地旅游市场迅猛发展。

总体上,旅游业为山区生产生活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模式。世界上很多山地居民的生存依赖于旅游业。旅游业为其带来额外收入与就业机会,为高质量的地域特色农产品和手工品开拓了市场。然而,旅游业给山区发展带来正面经济影响的同时,也在生态、文化乃至人口等方面造成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损害。为了在山地旅游的正面收益最大化和负面损害最小化之间谋求可持续的最优均衡,全球政府和业界通过长期探索,就发展规律和模式达成系列共识。

02

山地旅游的

发展规律和模式

Image

高乘数和低漏损

是山地旅游的典型发展规律和优势

旅游业是带动性强大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这种由旅游业带来的乘数效应在内陆山区尤为强烈,出于物流成本高且效率低、员工待遇和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等因素,如餐饮、住宿、购物等游客消费所需的物料生产加工和直接间接服务人员均主要采购自本地,为相关旅游企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创造收入流,再外扩至原住社区居民通过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和开展家庭生产获得资产性和工资性收益,呈现出旅游业创造的收入和就业在本地社会经济中逐级传递和分配的“涟漪现象”,令地方经济循环的外流漏损相当有限,这与城市旅游和滨海旅游的常见情况反差鲜明。
Image
▲王岗坪贡嘎滑雪场 石棉融媒体 杨磊 摄
以山地旅游的重要分支滑雪行业为例。全球有近2500个滑雪场分布在约70个国家,在奥地利这样的阿尔卑斯地区发达国家,滑雪产业在其GDP总量中占比达到4.5%。全球滑雪行业目前提供近1000万张商业性床位,这意味着该行业仅通过住宿服务就能创造100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即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季节性雇员,这为那些原本偏僻贫困的中高海拔山地社区带来前所未有的的发展机遇。

山地旅游的典型集聚模式

● 观光吸引物主导型集聚

该模式通常以山地景区为核心,呈现出“单中心+节点”空间形态。

其优势在于“聚焦”,针对观光功能和接待规模等定向配置食宿购娱业态,可以高效释放观光客群的常规消费诉求,并便于主管部门监督服务质量和调控引导客流。

其劣势在于游客规模和停留时间受制于单一吸引物,消费诉求不够丰富,导致难以形成完善的业态体系而仅为消费节点。此种模式面对主景区吸引力下降的抗风险能力差,并且多以酒店、快餐厅、购物点等“标准化”业态为主,在旅游经营和收益上与本地社区相对“脱节”。

● 主题功能主导型集聚

该模式通常以地形、气候、物产等某一优势资源为依托,呈现出“单中心+集群”空间形态。

其优势在于利用优势资源作为“公共吸引物”,充分释放其接待容量和体验可能性,引导该主题下的产业链有序发展,从而实现对到访游客消费绩效的深度挖掘。例如滑雪度假区、温泉度假区、山林康养度假区等都是典型形态,将“观光消费点”提升为“体验消费链”。

其劣势在于对优势资源的依赖性较强,通常难以规避季节性影响,并且目标客群范围相对较小,无法实现对大众客群的普适性,从而往往需要面临与同类旅游地之间针对专项细分客群的激烈竞争。同时,尽管业态集群自身发育较为系统,但与地方产业体系的联动性欠佳,对周边社区发展的带动性一般。
Image
▲摄于王岗坪景区
● 综合度假主导型集聚

该模式通常结合多元化风景和资源,呈现出“多中心+域面”空间形态。

其优势在于弱化季节和题材局限,对大众客群具备广谱吸引力,并可高效分流导流,充分释放到访客群的消费潜力。更为重要的是,其可形成旅游业和原有地方产业门类的融合平台,激发旅游导向下的消费业态持续生长和迭代,显著提升地方产业体系的发展质量和抗风险能力,并有效带动周边社区发展,最终实现最优综合效益。

其劣势在于对全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前置要求较高,需要地方政府具备较强的投入和管理能力,能够有效调控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方向和进度,避免出现房地产业过早过度发展等影响长期整体价值的现实问题。


来也股份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
编辑:东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