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处理与导师的关系?

 小宋老师幸福课 2022-12-07 发布于上海

小兰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她有点害怕去见导师。

这是因为,在最近一次的交流当中,导师批评了她的论文进展缓慢,这让她感觉很受挫。但是,写论文这件事情毕竟不能仅凭她一个人独立完成,总归还是需要导师的指导。

小兰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既想找导师,又害怕去找导师。

“究竟怎样才能和导师处理好关系啊?”这是小兰目前所面临地最大的一个困惑。

如何和导师更好地相处,是很多研究生同学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好的关系,可以滋养双方。和导师关系相处融洽,无论是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学生都可以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指导,从而可以促进不断成长;假如和导师关系处理不好,作为学生就会花很多时间用于“内耗”,阻碍个人的发展。

我一直觉得自己比较幸运,在读研期间,分别遇到两位特别好的硕导和博导。由于家庭成长环境的原因,从小我没有得到太多的父爱。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和成年男性接触的过程中都会感觉很不自在。

但是在读研期间,我所遇到的两位男性导师,都非常和蔼可亲,无论是对我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地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治愈了我的内心,让我在和成年男性(尤其是权威男性人物)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不再像之前那般拘谨了。

在和导师相处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三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第一,有界限感,尊重老师的时间。

良好的关系,通常都离不开界限感和分寸感。很多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是自己的导师,就可以百分之百地亲密无间,所以经常会晚上或者周末时间随意打扰。遇到问题了,就马上一个微信甩过去。

比方说,晚上十一点多了,给导师发信息说,“老师,在吗?

要知道,导师通常都是很忙的,除了教学之外,身上还担负着科研、指导其他众多学生等诸多繁杂的事情。所以说,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否则不要轻易在非工作时间打扰导师。

第二,抓住机会,适当地自我表现。

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总是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往往也欠缺一些展示自己的勇气和能力。

作为研究生,肯定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导师的认可或者赏识。这就要求研究生同学需要具备一些抓住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

比方说,用心准备小组汇报;用心阅读文献,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认真完成导师所布置的作业等等。

总之,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和导师见面或接触的机会,给导师留下一个认真学习、积极努力的形象,这一点很重要。

第三,积极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

我一直认为,积极主动,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一个关键。很多研究生会抱怨导师太忙了,自己都没有太多机会和时间去导师接触。

其实,作为学生,在这种抱怨的背后,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积极主动地去联系导师了。作为研究生,不能总是等着导师来联系自己,而要主动去联系导师。有同学说,“导师太严肃,我害怕见导师。”

怕,也要联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联系导师之前,要稍微做一些准备

比方说,在请教导师某个问题之前,自己先要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梳理,查找一些文献资料,确保自己想要请教的那个问题是一个“真问题”而不是一个“假问题”。

这是对导师时间的尊重,同时一个明确、具体、高质量的提问,也有助于自己得到更为有效的指导。

P.S.关于和导师或老师交流,大家有什么感想,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